○ 鐵成
江蘇特大文玩鑒定詐騙案揭秘
○ 鐵成

家住重慶的江先生已經退休,平時酷愛收藏古董,對古錢幣更是情有獨鐘。兩年前,一位相交多年的朋友送給他兩枚古錢幣,一枚“光緒元寶”,一枚“大觀通寶”。江先生非常喜歡,一有空就拿出來看看,仔細擦拭一番。
2016年5月初的一天上午,江先生上網去收藏群里聊天,并向網友咨詢自己手里這兩枚古錢幣的市場價格。網名“慧眼”的網友看了江先生發的古錢幣照片后,馬上加他為好友,并在
“私聊”中告訴江先生:“我是江蘇一家專業文物公司的業務經理,姓史。憑我的直覺以及多年的從業經驗,你手里的兩枚古錢幣非常值錢,我們公司愿意出140萬元買下這兩枚古錢幣,前提是要經過專業鑒定,確認你這枚錢幣沒有問題?!?/p>
江先生欣喜若狂,因為在當地140萬元可以買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高級住宅。他告訴史經理:“這是
一位相交多年的好友送給我的,我相信品質上不會有問題。”對方堅持說:“還是有專業的鑒定證書更靠譜吧。”江先生覺得對方說得也有道理,畢竟是涉及百萬元的東西,換了自己也會慎重處理,怎么也不會僅憑對方的一兩句話就相信,于是同意找專業機構鑒定。對方卻明確提出:“我只認與我長期合作過的幾家專業機構的鑒定結果,畢竟我與他們經過多年的磨合,彼此已經有了充分的信任,希望您能理解。”
之后,在史經理的勸說下,江先生專程坐飛機來到江蘇無錫,找到了史經理所供職的江蘇利寶藝術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一進門,江先生就被這家公司的豪華裝修給震住了,只見這家公司設在無錫鬧市區一家著名商業大廈里,所有辦公桌椅都是花梨木的,工作人員在拿取物品時都戴著精致的白手套。
不一會兒,兩名鑒定師走到江先生的面前,對他帶來的兩枚古錢幣來回看了幾下后,不約而同地指著其中的一枚“光緒元寶”說:“這枚成色相當不錯,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苯壬_心地問:“那它的市場價格大約是多少?”對方答復:“還需要通過一些儀器,進行更進一步的鑒定。只要確認是真的,市值至少在100萬元以上?!?/p>
在史經理的勸說下,江先生與這家公司簽定了一份《藝術品收購協議》,約定只要這枚古錢幣經過鑒定為“官造原版”,這家公司就以140萬元的價格收購。
聽說鑒定費要1.6萬元,江先生猶豫了,表示要考慮一下。史經理一邊開玩笑地說江先生“太會算賬,只進不出”,一邊又熱心地說:“我可以在我的權限范圍內,幫你減免一半費用,你就交8000元的鑒定費吧?!苯壬肓讼?,覺得如果再不同意,那就真的顯得自己太吝嗇了,于是當場答應。
隨后,江先生在這家公司一名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將那枚“光緒元寶”送到了常州市錢信藝術品檢測中心鑒定。一周后,江先生拿到了這家公司出具的鑒定結果:“年代到了,但銀含量偏低,與后期仿制幣成分數據相符?!?/p>
這個結果,讓江先生的情緒一落千丈。史經理又給他支了一招:“你手里不是還有一枚‘大觀通寶’古錢幣嗎?我們公司的人一致認為,‘大觀通寶’更有收藏價值。這次我保證,只要鑒定結果沒有問題,我們公司會以1000萬元的價格收購?!?/p>
江先生又交了1萬元的鑒定費,可鑒定結果竟是:“鐵含量偏高,為當期仿制品。”
回到重慶后,江先生越想越覺得事有蹊蹺。自己不僅損失了近2萬元的鑒定費,還白白花了數千元的往返機票、住宿費,最后就得到兩張莫名其妙的鑒定證書。史經理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憑什么說自己的古錢幣“價值千萬”?這家公司會不會有什么問題???于是,江先生將自己的這番經歷,打電話通報給了江蘇常州警方。
就在同一天,南京市民劉先生也向常州警方報案,稱自己“遭遇了文物詐騙”。據劉先生說,他資助的一名云南貧困學生,家有一個祖傳的金絲楠土沉木。云南學生在網上認識了一個自稱是無錫利寶拍賣公司工作人員的網友,說可以幫他出售,前提是必須要先進行鑒定,并稱“公司只認可常州龍城藝術品鑒定中心的鑒定,因為它有鑒定資質”。劉先生支付了近2萬元的鑒定費,得到的結果是:“因為年份不足,公司無法收購。”劉先生越想越覺得其中有貓膩,果斷報警。
這兩起報案,引起了常州市公安局新豐街派出所的重視。從2016年3月起,這家派出所就陸續接到過類似的報警,但此前的報案人都是在文物交易過程中與收購人出現價格糾紛。
常州市公安局天寧分局相關偵察部門研判后,認為此案極有可能涉嫌詐騙。警方當即對上述案件進行立案偵察,并派專人到當地工商等部門進行調查,發現該案涉及常州、無錫的四家公司,其中常州市錢信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下稱“錢信公司”)的經營范圍并不包括文物、古董鑒定。臥底警察還發現,帶賣家去鑒定的工作人員主要來自常州盛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江蘇圣寶德拍賣有限公司以及無錫利寶藝術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中圣寶德公司的股東之一和錢信公司的老板是同一人顧某。警方由此認定,這四家公司其實是利用藏家想賣高價的心理,騙取受害人的文物鑒定費,然后再以檢測結果達不到標準為由,使交易無法成交。
2016年5月25日,已經掌握確鑿證據的常州警方決定收網。當天,常州市公安局天寧分局抽調了300多名警力,兵分天寧、鐘樓、武進、無錫四地進行集中抓捕,共成功抓獲涉案嫌疑人168名。當天,常州警方還查獲了大量作案電腦、手機以及賬本、賬單、銀行卡等。目前,警方已核實的案值達250多萬元,受害人遍布除北京、新疆、臺灣外的全國所有省份。這起特大文玩鑒定詐騙案案值之大、涉及人數之多,在全國都屬罕見。
經審訊,周某、顧某、許某、段某等犯罪嫌疑人向警方交代了詐騙事實。說起自己的作案動機,42歲的顧某竟然稱“完全是被其他騙子逼上這條路的”。據顧某說,他幾年前花了80多萬元購買了一個所謂的皇宮鳥籠,有一個自稱是上海某拍賣公司負責人的騙子告訴他,說他的這個鳥籠目前市值至少1500萬元左右,并承諾如果他能拿出相關鑒定報告,他們公司就以高價收購。最終,當顧某交了20萬元的鑒定、展覽、拍賣等費用后,對方卻以各種理由說他的鳥籠“有點問題”,最后連電話都不接了。
這次受騙經歷,竟然讓顧某發現了一條“生財之路”。他知道,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喜愛收藏的人越來越多,而其中絕大多數人并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顧某認為,“所有的人都覺得自己收藏的東西是寶貝,都夢想著有一天能夠賣出高價,實現致富夢。他們的這份夢想,就是我們的商機?!?/p>
2015年年底,顧某成立了江蘇圣寶德拍賣有限公司,隨后又與周某等人聯合成立了盛璽、利寶兩家公司。他們將相關行騙方法寫成專門的“劇本”,對業務員進行“崗前培訓”,并要求每個業務員至少要能熟練背誦出28個常用的詐騙問題,才能正式上網尋找獵物。顧某等人還特別交代:千萬不要騙常州本地人。
因為這伙人的精心設計以及極強的隱蔽性,這幾家公司的“業務”發展得非???,平均每天至少有四名受害人上鉤,被騙數額少則6000多元,多則5萬元上下。生意火爆時,每天都有近30名左右的藏家前來交費鑒定,上述公司的業務員平均每人每月能拿到四五萬元的提成。
值得一提的是,案發后常州警方通過各種偵察手段,在全國范圍內共查找到近200名受害人,其中只有約五分之一的人向警方報了案。一些受害人告訴警方,事發后他們也曾懷疑過其中有詐,但考慮到他們人在外地路途較遠,同時也不好意思讓別人知道自己受騙的經歷,否則會讓圈內人懷疑自己藏品的真偽,“以后就很難在這個圈子混了”。
2016年12月初,江蘇常州檢察機關對相關涉案嫌疑人提起公訴,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以案說法】
一些收藏愛好者缺乏相關的收藏專業知識,卻幻想通過收藏一夜暴富,這給了騙子以可乘之機。
目前我國在文玩檢測方面的相關法律基本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導致文玩檢測機構的準入門檻低,也缺乏具體的操作標準。眾多的古玩市場、檢測機構只要有工商執照,游離在文物部門監管之外,加之詐騙團伙注冊投資的手續簡單,違法成本極低。
檢方特別提醒廣大收藏愛好者,對于在收購前就要求藏家支付高額鑒定費的拍賣、藝術品公司一定要擦亮眼睛,即便這家公司不直接收取費用,而是委托第三方鑒定收費,也要多個心眼,其中極有可能暗藏陷阱。
(編輯陸艾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