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念群 《一個糾纏千年的文化心理公案》
宋代就有重南輕北的習慣
楊念群 《一個糾纏千年的文化心理公案》

南人和北人相互看不起不知始于何時,我們可以大致推測宋代就有重南輕北的習慣。宋人是出了名的尚文輕武,連皇帝都把自己裝扮成高級文化人。與此相對應,宋朝軍人與北方蠻族交戰就經常顯得不堪一擊。于是,一種奇怪的心理補償論逐漸流行起來。這種怪論把遼金人想象成沒有文化品位的種族,只會在馬背上打仗撒野,一旦遭遇大宋的文明氣象,心里卻矮了三分。
“心理補償論”特別容易在朝代更迭的過渡期頻頻發作,比如宋元之際和明清之際就是如此。由于宋代之后南北軍事形勢被徹底逆轉,漢族王朝在對北方少數族群的征戰中從沒占到過什么便宜,用文化優越的心理去補償國土喪失之痛就變成了南方文人不得已的選擇。清初流行一種說法,認為帝王多定都北方,所以凡能統一天下者都是自北而南,順勢而下,地氣生成蔓延也是如此;相反,天下動亂的發生多是由南向北。如康熙皇帝就特別喜歡這種“地氣論”,他說,金陵雖憑借長江天險,卻地脈單薄,所以凡是建立在南方的政權總是逃不脫偏安的命運。這與南方文人的想法顯然南轅北轍。
宋人“心理補償論”引發的南人優越感一直延續至近代,突出的一個例子是革命黨人還利用宋人那一套說法來做助推革命的燃料。比如朱謙之就強調廣東地理位置特別重要,因為它是中國“科學”和“革命”的策源地。經朱謙之一點撥,廣東不但搖身一變成為吸納近代科學文明的重要入口,而且也是推翻北方蠻夷出身的清朝統治的發軔之地,真可謂是宋人自戀的近代極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