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實習記者 劉一穎
北部灣城市群發展,兩會代表們怎么看?
□ 文/本刊實習記者 劉一穎
2017年2月17日,中國國務院批復了《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一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而在2017年3月份召開的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下簡稱“兩會”)上,北部灣城市群發展再度成為中國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兩會期間,廣西代表團記者會吸引了境內外各路媒體記者爭相提問。“作為廣西‘雙核驅動’的重要一環,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推進效果如何?”來自香港商報的記者對此十分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委書記肖鶯子回答時談到:“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發展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從戰略的高度為推動區域加快發展、協調發展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目前,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4市已在交通、金融、通信等領域率先實現同城化,下一步結合《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實施,將繼續加快推進同城化步伐,提升北部灣經濟區區域競爭力。”

2017年3月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廣西代表團,與代表共同審議報告
按照《規劃》,未來4市在通訊、交通、城鎮體系、金融服務、旅游、口岸通關、產業發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資源等方面都將實現一體化,將給4市的市民生活帶來更大的便利。目前已經實現了4市通訊服務的同城化和資費的同城化,取消了4市間的通話漫游費和長話費。在交通方面,將實現六景—欽州港、玉林—鐵山港、防城港—東興、南寧外環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實現南寧—欽州、欽州—北海、欽州—防城高速鐵路公交化運營。同時完善欽州、防城港兩市城市候機樓,啟動北海第二機場建設。
欽州位于北部灣城市群重要一“軸”,作為欽州市委書記,肖鶯子還進一步談到《規劃》的實施對欽州的未來發展有重大利好,有利于把欽州的開放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國家給予廣西很多的國家級的平臺和政策,大部分是集中在了欽州,比如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保稅港區等,打造了區域性產能合作新高地,讓欽州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東盟的“始發站”和東盟企業走進中國的“落腳點”。
按照《規劃》,中國南寧將打造成輻射帶動作用更強的核心城市。同時,南寧也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的門戶城市。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持續高漲,“雙創”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南寧市也正在不斷推動“雙創”服務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發展,2016年7月,南寧—中關村雙創示范基地在南寧高新區正式揭牌運營。
全國人大代表、南寧市市長周紅波談到,南寧將努力創建國家級的雙創示范基地。以南寧—中關村雙創示范基地為龍頭,繼續對接中關村以及包括美國硅谷、以色列和新加坡等地的創新資源,使“雙創”基地與世界各地同步創新。此外,進一步構建“雙創”生態體系,將創業者、創新團隊的概念變成設計,使設計投入生產,產品進入市場,以此營造一個全生命周期的“雙創”生態體系。南寧將借助相關優勢,進一步吸引全國各地或者全世界的“雙創”人才和“雙創”團隊,讓這些人才和團隊集聚南寧—中關村雙創示范基地以及該市打造的其他“雙創”平臺,“全力以赴打造一個立足廣西、服務西南中南、輻射東盟的‘雙創’服務平臺。”
加強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廣西加快落實“三大定位”,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縮短廣西與東盟國家的空間距離,促進雙邊多邊貿易便利化,推動與東盟開放合作。
“互聯互通是開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礎,但當前廣西面向東盟互聯互通基礎設施仍較薄弱。”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李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到。李敏長期關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建設,并對廣西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進行過深入調研。2017年全國兩會,她提出了加快推進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建議中國加大項目傾斜力度和資金投入,支持廣西推進港口設施建設,優化廣西通往東盟及世界各國主要港口航線,實現與東盟國家海上互聯互通和運輸便利化。她還希望國家支持廣西出海出邊出省區陸路大通道建設,協調與周邊國家共同編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規劃,將廣西陸路大通道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規劃層面,推進連接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家的跨境鐵路、公路建設,并支持廣西陸路邊境口岸和邊民互市點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
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海上互聯互通,是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目前,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中國—東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一期正式啟用,初步實現了與馬來西亞關丹港港航物流信息互聯互通。
“從總體來看,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欽州基地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中國—東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與東盟國家主要港口的物流信息數據對接存在較大困難。”為此,全國政協委員、欽州市政協文教體衛委員會原副主任張小玲建議,盡快建立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溝通合作協調會議機制,邀請東盟相關國家及港口城市參與,推動合作網絡建設。同時,盡快組建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中方秘書處,外交部、交通運輸部等國家有關部委給予支持并指導,加大中國—東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運營建設力度,實現東盟國家港口與國內各港口信息對接。
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最具活力、最有潛力的經濟區域之一,北部灣經濟區擁有諸多優勢,借機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加強同東盟各國間的深度合作。“系統謀劃北部灣經濟區與東盟間的開放合作,正當其時。”全國政協委員、防城港市工商聯主席林興建議,應制定出臺對東盟開放合作政策措施,統籌協調開放合作的重大問題,促使之前的政策及合作項目落地落實;應深化與東盟的合作機制,建立健全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機制。
為充分發揮與東盟海陸相鄰的區位優勢,林興建議,加快構建中國—東盟互聯互通中心,積極打造北部灣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布局面向東盟的集裝箱運輸網絡、參與東盟各國港口的合作建設與運營管理。“可以加強與東盟國家間的交通、物流、關檢標準體系對接,嘗試共同開辟跨境聯運大通道。”林興還建議創建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示范區,探索開放合作新模式。比如,可以探索開展“兩國一檢”通關新模式,以提高通關便利化;探索建設中國—東盟邊境貿易國檢試驗區,對邊境經貿發展起示范帶動作用。
?聯系編輯:2849464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