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面二胎政策實施以來,很多專家預計高齡孕產婦數量增多,婦幼健康和優生優育的服務面臨挑戰,因而高齡女性的懷孕過程受到更為突出的醫療干預。相關的社會討論常聚焦批判醫療與社會的關系,將女性視為醫療權力操控監視下的客體,較少談及孕產婦在與醫療體制互動過程中的主動性和行動性。青年學者邱濟芳在最近的文章中轉變視角,孕產婦作為生產活動的主體,側重其在醫療體制中的行動性,關注女性在懷孕產檢過程中的主觀體驗和具體行動,嘗試挖掘醫療權力關系與人們日常生活行動策略的互動機制。作者根據以產婦D的孕產經驗為中心的調研,認為高齡產婦對高齡生育風險的認知隨著孕產生命歷程而豐富其內涵,孕婦利用網絡媒體上的醫學知識認識風險,不斷感受自己的身體體驗,最后采取一種理性的醫療選擇行動策略。普通民眾的再技能化和生活政治安排造成現代醫療和平民之間的“批判性距離”,網絡論壇也給孕婦提供了另一種話語空間。孕婦群體內部的話語支持給他們賦予了更多的醫學選擇權力,甚至成為同類群體中的“平民專家”。因此,孕產婦在國家、市場和醫療權力中間,以自己的實踐經驗為基礎積累醫學知識,成為一個積極的行動者。
邱濟芳:《流動性經驗和理性醫療選擇——基于高齡產婦的個案分析》,《婦女研究論叢》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