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
2017漢諾威歐洲機床展引領全球高新生產技術
陳洪
全球首屈一指的金屬加工行業盛會——漢諾威歐洲機床展(EMO)時隔四年,重返漢諾威,將于今年9月18-23日在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舉行。主辦方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VDW)總經理Wilfried Sch?fer博士表示:“本屆展會以‘互聯系統促進智能生產’為主題,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生產技術制造商展示現有解決方案,利用生產操作數字化和網絡化,實現客戶利益最大化。”同時,也旨在運用這類新型解決方案,提高機床供應商的競爭力。
EMO展覽會在規模、國際化和創新方面已成為行業翹楚。2017年1月底,報名參加展會的企業已有1,850多家,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凈展出面積超過16萬平方米。本屆展會約有450家展商來自亞洲,近110家來自中國。Sch?fer博士稱,“這一數字遠遠高于上屆展會的注冊人數。”各種跡象表明,2017漢諾威歐洲機床展參展人數有望創新紀錄。
對金屬加工行業的國際專家而言,EMO絕對是一場不容錯過的盛宴。從觀眾數量看,2013漢諾威歐洲機床展吸引了來自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3,000多名專業觀眾。海外觀眾的比例超過42%。如此高比例的海外觀眾人數,在全球生產技術展會中無出其右。
這些專業觀眾質量較高,并握有決策權。例如,最近的一份觀眾調查顯示,80%的觀眾對公司采購擁有話語權。展商對展后業務開展的期待也十分高漲。事實上,2013年第四季度已出現轉機。繼國際訂單量連續七個季度下跌后,訂單量首次增長6%。Sch?fer博士總結道,“我們把這稱為EMO效應”。
EMO展被視為生產技術創新的櫥窗。許多制造商的新產品推出計劃與漢諾威歐洲機床展的開展日期契合,他們期望在展會期間向全球貿易觀眾展示他們的創新產品。Sch?fer博士表示,“這也是靈活制造概念、高速加工、線性驅動器使用等的趨勢所向——在EMO濃郁的生產氛圍中,開啟成功之路。”2013年,45%的展商均表示攜帶最新產品蒞臨展會現場。
漢諾威歐洲機床展將世界生產技術最為關注的話題——數字化與網絡化定為展會重要的探討主題。然而從本質上來說,機床和制造體系傳統要求仍是重中之重。質量、生產率和經濟高效制造的實現,須以機械強度、可靠組件、可靠的機械控制系統,以及智能加工設計和控制為基礎。漢諾威歐洲機床展將全面展示用于上述領域的各類機械。
其中更是不乏價格實惠的標準機械。如需可用配件,本屆展會也補充提供具有充足修改方案的簡單機械。結構堅固、維護方便的標準組件,因操作簡易優勢顯著,在價格敏感市場供不應求。例如,針對從事鋼結構、簡單機械制造或多用途機械生產的公司,可通過升級三軸機械(如有需要,可增加第四軸),創建全新場景。相比之下,零部件和夾具標準概念則能在購買新機械時,最大限度降低相關輔助生產成本。
另一個主要類別則囊括了機床和壓模構造機械。為制造復雜的自由表面提供特定支持,無需操作員參與,便可在很大程度上處理冗長的零件運行時間。就昂貴的維修工具而言,可將其與增材制造技術的其他工藝整合。利用激光或超聲系統,進行表面結構化處理,使專業觸覺表面符合消費者的全新需求。
滿足大規模系列生產和運行超高質量要求的多用途專業設備,則被納入展會另一個企業展示類別。 該設備與大量自動化解決方案相結合,從簡單的托盤轉換到全自動存儲和搬運系統,利用完整加工和技術整合,最大限度提供再現性和可用性,確保有利的單位成本。
為了優化消費者工廠的工藝,提高可用性或產出,性能特性與數字世界新方案掛鉤。
漢諾威歐洲機床展的主辦方堅信,EMO展覽會是促進實施備受熱議的工業4.0或物聯網的重要動力。Sch?fer博士表示,“就機床行業而言,我們早已實現數字化。比如數字圖像模擬技術已實施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目前,工業4.0的首要任務是全面構建生產經營網絡,切實完善附加值鏈。
持續網絡化制造生產線上,利用優化序列,或可實現靈活生產;因此,即使收到小規模緊急訂單,也能妥當處理。可進行實時溝通和控制的整條生產線,在完全網絡化后,將在開展橫向溝通(從收到訂單到貨物派送全過程)時,實現公司附加值最大化。此外,就附加值鏈而言,不僅須構建供應商網絡,還須建立物流合作伙伴和相應客戶網絡,從而實現生產率、靈活性和效率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