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王亭
摘要: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與廣泛應用,引發了金融業新的革命,尤其是對商業銀行而言,互聯網的普及不僅給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巨頭開始涉足金融業,商業銀行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在商業銀行與電商企業之間,一輪爭奪互聯網金融創新制高點的新競爭已經開始,而由此引發的互聯網金融風險也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作為商業銀行,如何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趨勢中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掌控風險,是必須思考的問題。因此,基于SWOT模型的博弈分析方法,對電商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的利益均衡關系進行分析,以期發現二者之間的良性發展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電商企業;SWOT模型
引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互聯網金融業悄然興起。伴隨著商業銀行推出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依托于互聯網終端的新興業務形式,越來越多的傳統業務不僅可以在實體營業點辦理,而且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和自動柜員機24小時辦理,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早已不再僅是營業網點覆蓋面之爭。而且隨著以財付通和支付寶為代表的支付電商巨頭企業開始涉足金融業,人們已經可以選擇電商企業提供的理財、保險、基金等產品,甚至是進行小額貸款。其中,由第三方支付平臺打造的余額增值服務—余額寶,截至2015年末,其收納資金規模已經超過6 200億元,客戶接近2.6億人。這無疑對商業銀行造成了極大的競爭壓力。互聯網金融的加速發展已經使互電商金融服務公司與傳統商業銀行的業務邊界越來越模糊,其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我們在看到互聯網金融在給商業銀行經營模式帶來機遇和沖擊的同時,更應關注其誘發的新風險,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而如何利用如火如荼的互聯網金融服務趨勢,是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試圖通過對互聯網金融的分析,來探討其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文獻綜述
目前國外學者研究的焦點是網上銀行業務對傳統銀行業務的影響。美國知名學者wiam.w.Lang,Karen Furstand,Daniel.E.None(2008)對于網上銀行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研究,討論了網上銀行業務發展的影響因素及網上銀行盈利能力的相關性,分析了網上銀行業務與銀行傳統金融服務之間的聯系,同時對近年來網上銀行和傳統銀行的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見解。他們認為,網上銀行業務將在銀行發展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Wadie Nasri,I.~qXlouar Charfeddine(2012)通過對Tunisian銀行客戶的調查探討了影響網上銀行的經驗因素。作為示范模型,作者應用了技術接受模型(TAM)和計劃行為理論(TPB)。結果表明,銀行應提高安全和隱私防御水平以保護消費者的個人和財務信息,這將增加用戶的信賴度。政府也應發揮作用,支持銀行業在此有一個明確的和堅實的法律地位,將確保客戶更有信心的使用網上銀行服務嘲。
國內學術界對互聯網金融的研究主要是針對互聯網金融趨勢下的商業銀行經營策略提出了許多建議。邱峰(2012)分析了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指出由于商業銀行的特殊地位,電商企業涉足金融領域后其本身尚存在一些問題,所以還不能撼動或取代商業銀行的優勢地位。劉亮(2013)認為,互聯網金融的興起迎合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具有高效性與經濟性、信息化與虛擬化等特點,商業銀行利用互聯網金融來進行創新的道路任重而道遠,一定程度關乎我國今后20年間經濟的健康發展。陳海強(2014)認為,商業銀行應該在信用的可獲得性、大數據產品的整合、網絡金融載體的構建、財富管理動力的創新方面加強應對,提升在互聯網金融新形勢下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目。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一)互聯網金融的現狀
1.互聯網普及率的上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我國政府對互聯網行業進行了連續的政策扶持。得益于此,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快速提高,從2005--2015年,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從8.5%增長至50.3%。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88億,半數中國人已接入互聯網。我國網民數量的持續增長,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更多的潛在客戶,推動了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的興起和發展。
2.用戶對互聯網金融的需求不斷增加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越來越追求高效率的金融服務,而傳統銀行業的柜臺服務方式有著網點覆蓋存在盲區、人工服務效率不高、多個人群共享有限窗口服務等缺點,這與當前人們最求服務的高效化、及時化極不相稱。
(二)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1.金融活動不受時空限制,業務處理高效化
這是互聯網金融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金融客戶感受最直接的特點。在互聯網金融條件下,人們不再需要在特定的場所、特定的時間、持特定的貨幣進行交易。
2.金融服務成本低、品種多樣化
互聯網金融由于是網上處理業務,不需要昂貴的辦公場所,也不需要有大量的員工和遍布大街小巷的營業網點,因此大大降低了營業成本、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3.金融交易直接,信息公開化
傳統的金融活動中,大多需要金融中介機構的參與,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弱化了金融中介機構的橋梁作用。整個操作得過程都是透明的,信息也是公開的,打破了之前商業銀行柜臺式作業帶來的神秘感。信息的公開化是互聯網金融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更是推動金融業向前進步的重要源泉。
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
(一)基于SWOT模型的互聯網金融競爭環境分析
1.SWOT分析模型
SWOT分析模型是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用來確定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strength)、競爭劣勢(weakness)、機會(opponunity)和威脅(threat),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起來。通過SWOT分析,可以明確我國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條件下的處境,幫助商業銀行制定更加明晰的競爭策略。
2.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中的優勢
(1)客戶資源豐富。我國公民由于傳統文化和現實環境的影響,儲蓄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擁有著令任何國家都羨慕的龐大的客戶資源。這些客戶資源均是提供支付結算貸款融資、理財管理等金融服務的基礎,也是在互聯網金融條件下商業銀行最大的優勢。
(2)信用好、安全性強。金融服務是一項特殊的服務,評價這項服務好壞的標準不僅是服務的質量,更應該從客戶的資金是否得到安全的保護考慮。我國的商業銀行特別是工、農、中、建、交五大商業銀行,由于其擁有的國有背景,長期以來在客戶中擁有良好的信用口碑。在不同的經營理念的帶動下,我國商業銀行在安全領域投入的資金和精力遠遠大于電商金融服務公司。
3.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中的劣勢
(1)創新不足。由于我國各大商業銀行在初期對網上銀行建設認識不足、投入力量不夠,導致現階段網上銀行建設創新嚴重不足。由于銀行業安全性、流動性的要求,商業銀行無法像電商金融服務公司那樣投入大量的資金快速進行產品創新。一方面,這可以使商業銀行的業務風險處于可控的范圍之內,有利于確保客戶的資金安全。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商業銀行網上業務的進一步拓展,阻礙其競爭力的提高,將會削弱商業銀行在傳統業務領域的核心地位,對商業銀行的長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2)操作不便。客戶在商業銀行辦理網上業務時往往需要一系列安全控件,如u盾等。這些安全防護流程往往操作復雜,流程繁瑣。這阻礙了一些客戶對網上業務的向往,而電商金融服務公司提供的小額貸款業務等有著快捷的支付方式,如二維碼掃描、語音驗證等。在傳統商業銀行進行貸款時,填申請表及進行抵押、核保、登記等流程一項都不能缺少,而且審批放款速度也較慢。以宜信為代表的電商金融服務則對貸款流程進行了革新,做到了無須抵押擔保,而且2-3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放款,極大簡化了流程,提高了借貸速度。
4.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中的機會
在小額貸款的競爭中,商業銀行已經處于劣勢地位。但以宜信為代表的金融服務公司也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啟示。特別是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穩步推進,商業銀行現有的經營模式很難快速掌握市場資金的供求狀況,因此就很難在利率水平上做出快速而準確的反應。目前的各種測算模型都或多或少存在著與我國市場的脫節現象。而在宜信模式中,只要參與人數與資金規模足夠大,通過對出借人和貸款人的撮合,就可以很好地快速地掌握市場上的資金供求狀況,從而確定最接近市場情況的利率水平。這對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的經營有著重要的啟示,如果我國商業銀行能夠在現有的信貸運作方式中融入此種模式,將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這也是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必須認真考慮和抓住的機會。
5.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中的威脅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作為商業銀行主要職能之一信用中介職能受到了越來越嚴重的威脅。首先是市場威脅。現階段,金融市場高速發展,金融工具創新能不斷。為了選擇更為便利的融資方式和追求最低成本,有資質的企業往往更多選擇發行股票、債券進行直接融資,中小企業也越來越多通過民間渠道進行融資。因此,商業銀行的傳統中介職能必然會受到威脅。其次是技術威脅,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是沒有界限的,而且創新周期也大大縮短。
四、研究結論與應對策略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得資金運用效率顯著提高,同時依靠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在這個大數據、云計算方興未艾的時代,隨著電商企業加快涉水金融業,我國商業銀行不得不時刻警醒,意識到潛在危機和改革的必要性。
(一)積極學習電商金融服務公司的有益經驗
目前,網絡渠道在零售業擁有巨大的優勢,而這種優勢不僅包括快捷、便利等,更是擁有著令人艷慕的成本優勢。據測算,中國銀行業的平均交易成本每筆分別為:營業網點2.94元,ATM機0.78元,網絡銀行0.39元。網上業務的成本不到營業網點的14%,成本優勢明顯。這啟示我們,商業銀行可以學習電商企業的經驗,利用網上銀行積極開展類似于P2P模式的貸款業務,這樣不僅可以免去因為抵押擔保而產生的煩瑣程序,還可增加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減輕補充資本的壓力。
(二)加快與電商服務公司的合作
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與電商金融服務公司有著廣泛的合作前景。一方面,電商金融服務公司利用自身的優勢,可以專注于小微貸款,同時從商業銀行那里得到資金支持和以往信用狀況,從而防止資金鏈斷裂、客戶信息虛假等潛在風險;而商業銀行也可以從批發資金各電商企業的業務中獲得收益。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利用電商金融服務公司的組織模式進行產品的創新,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務能力,降低業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