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潔
經過多輪“面試”,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麾下的國務卿人選于2016年12月13日花落埃克森美孚公司掌門人雷克斯·蒂勒森。
早在競選期間,特朗普便聲稱著意在商業巨子中挑選國務卿以服務于美國國家利益。這樣的標準下,蒂勒森似乎完美契合了特朗普對于這一職位的設想:在能源行業摸爬滾打數十年,熟悉經濟運行規律和企業管理技巧,擁有全球視野,兼具商人強勢作風和敏銳的利益嗅覺。
“世界級玩家”
特朗普說,蒂勒森不只是商人,更是熟稔規則的“世界級玩家”。
蒂勒森現年65歲,來自得克薩斯州,1975年大學畢業后進入埃克森美孚,早年曾長期在美國中部、也門和俄羅斯等條件艱苦的產油區工作。蒂勒森迄今在埃克森美孚任職超過40年,在生意上與許多外國政府打過交道。在他帶領下,這家石油巨頭如今的業務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蒂勒森與俄羅斯“交情”不淺。自20世紀90年代起,他分管埃克森美孚的不少海外業務,在推動企業對俄羅斯巨額投資方面扮演關鍵角色,2011年,蒂勒森還促成埃克森美孚與俄羅斯企業的能源合作,并因此被克里姆林宮授予俄羅斯友誼勛章。
史蒂夫·科爾在其研究埃克森美孚及其影響力的著作《私人帝國》中寫道,這家油企早期試圖打入俄羅斯市場時,蒂勒森曾力排眾議力主與國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蒂勒森認為,雖然當時的俄羅斯石油公司實力有限,但埃克森美孚仍要與其合作以顯示對它的支持。
有分析指出,蒂勒森以及埃克森美孚在俄羅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以及埃及等國有著廣泛個人關系和商業觸角。因此提名蒂勒森出任國務卿一方面凸顯出特朗普有意改善和修復美俄關系的意圖,一方面則傳遞出美國意欲加強與阿拉伯國家合作的信號。
“通過任命蒂勒森,特朗普坐實了他想與俄羅斯在外交政策層面加強合作的意愿,以期在敘利亞問題、烏克蘭問題等諸多復雜議題上做到相互理解,”黎巴嫩地緣政治分析師里亞德·艾德說,“鑒于商人與生俱來的實用主義觀念,一名擁有經濟背景的國務卿會有助于促成美國(在各個領域)達成重要協議。”
永不“失焦”的美國利益
蒂勒森獲提名后,俄羅斯第一時間給予積極評價,希望俄美關系當前的危機能早日結束。
俄總統普京的高級外交政策顧問尤里·烏沙科夫說,不只是總統普京,俄羅斯許多人與蒂勒森保持著良好的“工作關系”。俄總理梅德韋杰夫表示,蒂勒森的觀念和想法“務實”,沒有“固有的反俄思維定式”。
但是,正如一些政治分析師所說,盡管俄美關系回暖前景看好,但出任國務卿的蒂勒森勢必會把在海外推行美國的對外戰略目標放在第一位,不會因為他個人與俄羅斯的“良好關系”而在尋求美國國家利益時有所妥協。
在美國智庫大西洋學會南亞中心客座研究員阿米爾·漢賈尼看來,蒂勒森之前之所以反對因烏克蘭問題制裁俄羅斯,完全是因為這樣做可能觸及埃克森美孚在俄的利益底線。此外,在這家石油巨頭供職期間,蒂勒森在維護企業利益時也是出了名的強勢。
“他今后不再只是那個為簽合同而奔走的生意人了……他的目標是達成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協議,”美國俄亥俄北部大學歷史學助理教授羅伯特·沃特斯說,“蒂勒森不是那種會在激烈談判中讓美國目標‘失焦的業余選手。”
漢賈尼認為,如果把蒂勒森放在特朗普內閣整體的人員構成中去比較,他看起來似乎更溫和、更圓融,好似套在特朗普國家安全團隊外的一副“天鵝絨手套”,然而,一旦涉及美國核心利益,蒂勒森骨子里的強硬,或許不輸“鷹派”人物。
“能源帝國主義”?
除了美俄關系,蒂勒森獲國務卿提名的另一大看點在于,能源因素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美國的外交政策。
有行業分析師預言,鑒于蒂勒森深諳石油在國家對外戰略實施中的作用,他出任國務卿可能標志著美國領導的“能源帝國主義”迎來一個全新時代。這樣的前景下,同樣以能源為武器的俄羅斯今后難免會與美國在能源領域展開博弈。此外,即便美俄關系獲得改善,相關成果也可能因美國與伊朗關系趨于惡化而沖抵殆盡。
美國能源分析師史蒂夫·霍恩說,盡管特朗普和蒂勒森主導下的美國外交政策方向仍不明朗,但可以預見的是,“能源帝國主義”將成為美國國務院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源、石油和天然氣過去是也將繼續是所有地緣政治活動的中心,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此背景下,強化對美國傳統盟友沙特的支持,并以此制衡在中東地區影響力不斷擴大的伊朗,或將成為特朗普政府優先的外交政策選項。
沃特斯說,就蒂勒森自身的商業背景以及他對阿拉伯產油國經濟狀況和政治玩家的了解而言,他上任后可能會用新的“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推進中東和平進程。
不過,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對外戰略意圖和目標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眼下仍是未知數。特別是考慮到特朗普入主白宮后可能面臨施政遭遇國會掣肘的現實,蒂勒森準備在外交上“大干一場”的宏圖很可能步步荊棘。
(摘自《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