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張宇
3月23日,遼寧鐵嶺技師學院,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工業控制項目中國集訓基地,國家集訓隊的5名選手正在緊張備戰。
王陳,這個在基地專家組成員眼里性格溫和的孩子,正是其中一員。“因為年齡原因,這次是我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最后一次機會,我必將拼盡全力!”這位來自湖北三峽技師學院的22歲大男孩,全身心投入在程序調試、電纜布線等繁瑣的訓練步驟中。
從2015年參加中國技能大賽——湖北省首屆技工院校技能大賽工業控制項目比賽中獲得第三名開始,這個看上去有些內斂的男孩,開始從湖北宜昌走向世界的舞臺。
近年來,湖北三峽技師學院廣泛開展技能競賽,并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國家、省、市技能大賽,為技能雛鷹搭建技能展示、切磋技藝的平臺,更讓技能競賽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實現工匠精神培養的日常化,通過以賽促教、學、管,引領師生主動成長。
入選國家隊 沖刺“世界杯”
王陳成功的背后,離不開他好朋友韓銳的支持。因為年齡等種種原因,曾經在湖北省首屆技工院校技能大賽工業控制項目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韓銳退到幕后,當起了“陪練”。
“王陳能得好名次,韓銳有一半的功勞!”三峽技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楊慶華稱贊道。
三峽技師學院有著41年的辦學歷程,于2012年6月在原湖北三峽高級技工學校基礎上組建成立,如今為國家級示范中職學校。
2015年,三峽技師學院接到承辦首屆中國技能大賽的任務,并在全校挑選參賽選手,這個消息讓韓銳和王陳興奮起來,作為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他們都是第一次接觸技能競賽。
經過層層選拔考試,他倆和幾位同學脫穎而出,便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工業控制競賽集訓。
所謂工業控制,即使用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電氣手段,使工廠的生產和制造過程更加自動化、效率化、精確化。在每次4天共22小時的比賽中,參賽選手需要根據全英文題目需求進行電路設計、故障排除、硬件安裝、編程調試規劃設計等一系列繁復的比賽步驟。
“項目難度大,涉及內容太多了。” 王陳的教練朱浩然介紹道,這無不考驗著參賽選手的腦力和動手能力。
“我們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這些專業知識越學越有意思。” 韓銳笑著說。“通過參加技能大賽,感覺自己身邊的學習氛圍與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大家都自愿泡在實訓室里不愿出來。”
那年,湖北技師學院囊括了工業控制、CAD機械設計、機修鉗工三個項目的比賽第一名,王陳與韓銳也因此與技能競賽結下不解之緣,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技能競賽中。
2016年,為爭奪第44屆世賽全國集訓隊的“入場券”,三峽技師學院派出王陳代表學院參賽,并組建了實力強大的“親友團”,不僅有韓銳作為陪練,還有一支技術過硬的專家團隊,對世賽技術文件認真研究,邀請世賽裁判作為指導專家。
6月初,學院抓住機會參加了工業控制項目山東省邀請賽。通過“提前演練”,選手及教練團隊都取得了寶貴經驗,不僅得到國內頂尖專家的指導,也找到了差距,隨即對后期競賽訓練方案做出調整。
“七點到七點半英語,八點二十到十二點、一點到五點、六點到十點實訓,有時候下午還有身體素質訓練……”教練朱浩然為記者列出了王陳的作息表。為了備賽,選手、教練團隊不分晝夜,吃住都在實訓場地,成績突飛猛進。
參加技能大賽,就好像在游戲里不斷“打怪升級”。2016年8月,在上海舉行的2016年中國技能大賽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上,王陳沉著冷靜,一舉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績,成功入選國家集訓隊。
“9進5”、 “5進2”,王陳正帶著三峽技師學院師生們的期盼,一步步沖刺“世界杯”。
為技能雛鷹搭建平臺
“學院的27間一體化教室,全部比照德國、香港技工教育一體化教室設計和配置。學生進校就是進廠,進班就是進車間。”楊慶華對學院的硬件設施很有“底氣”。
掌握一門技能除了理論學習外,最重要的是要有條件邊學邊練。2015年承辦湖北省首屆技工院校技能大賽,為三峽技師學院硬件設施升級提供了契機。
“我們參加世界級的比賽,設備當然要和世界接軌。”楊慶華介紹,工業控制賽場與西門子公司共建,占地面積1754平方米,規劃有體能訓練區、心理咨詢室等,配套了16套競賽平臺,在目前全國技工院校最為領先,已達到世界技能大賽標準。
機修鉗工專業及CAD機械設計專業競賽場地均按照省級技能大賽標準建設。同時,學院近年來將世界領先的三維參數化機械設計系統Inventor引入課堂。
鉗工專業作為“老牌專業”,已有40多年的開辦歷史,近幾年該校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強化機械設備的維修訓練,加大機床維修訓練力度,讓傳統鉗工技術喚發出青春活力。
這些總投資超過1200萬元的設施設備在全國均是一流的標準,今后除了進行比賽外,將作為三峽技師學院學生實習訓練的重要基地和平臺。
培養高技能人才,還離不開優質的師資隊伍。“近年來,學校先后派出100多名教師到北京廣州等地有特色的技師學院培訓,讓他們把最有市場前景的技能帶回來。” 楊慶華對記者說。
培養與時俱進的“金藍領”
“金藍領”是一個職業新概念,特指高技能人才群體,他們有一技之長,善于實際操作,為企業所看好。隨著國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強高技能人才建設的政策和措施,企業也走出了盲目追求高學歷人才的誤區,心態轉向務實,因此,高級藍領(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越來越受到企業青睞。
還在遼寧參加比賽的王陳,不僅有天津職業師范大學主動提出通過單獨招生加100分,為他提供上本科的機會,更有不少企業向他拋出橄欖枝。
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在當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掌握一門技能往往會“突圍而出”。三峽技師學院在辦學方向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所培養的畢業生成了就業市場的“香餑餑”。
各式各樣的無人機擺滿了整間教室、旁邊還有最先進的無人機駕駛模擬教室、學生們“腦洞大開”的3D打印作品讓人大開眼界,在三峽技師學院,還有不少“新鮮玩意”。
除了工業控制等傳統專業,對于3D打印、無人機操控技術、工業機器人,這些時下最熱門的“高精尖”概念,三峽技師學院迅速反應,將其引進落地。2016年,經過全面科學考察,學院開辦 3D打印、無人機操控、工業機器人等前沿專業,報名者甚眾。
“我們學校作為中職,因為種種限制,招生一直是‘老大難,招來的學生水平也是參差不齊。”不過, 楊慶華告訴記者,如今通過各種技能競賽,學校的軟硬實力及影響力也與日俱增。他們將把握最前沿的高新技術,培養與時俱進的“金藍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