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黃予洲
“雖然我已脫下軍裝,但我和我的團隊,軍人本色沒有變!” 去年12月28日,湖北省軍區召開所屬部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集中動員教育會。戰友集團董事長楊建橋作為全國模范自主擇業干部代表,應邀作了題為“保持軍人本色,奮力拼搏創業”的事跡報告,迎得熱烈掌聲。
轉業前,他是正團職干部,脫下軍裝,他卻起早摸黑當起了送菜工。15年商海摸爬滾打,帶著共產黨員的堅韌,永葆軍人本色,楊建橋帶領著千余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復退士兵和下崗工人,讓曾經的小小“菜行”,成為了一家擁有物流配送、機械施工、生態農業等20余家子公司的大型集團。
自主擇業的華麗轉身
從戎23年,楊建橋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10多次被軍以上單位評為優秀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事跡還曾入選《火箭兵英模錄》。
2002年,楊建橋在正團職政治處主任的崗位上轉業,本來完全可以選擇公務員崗位。他卻選擇聽從黨的號召,第一個遞交了自主擇業申請書,“一切歸零,從頭開始”。
這個東西湖菜農的兒子,對農民有著深情厚誼。還記得多年前,楊建橋回家鄉探親,看到鄉親們的蘿卜無人收購爛在地里,欲哭無淚。“那個場景深深刺痛了我,我發誓一定要為家鄉父老做點事!”
2003年10月,他和幾個戰友共同投資的“戰友綠色食品配送中心”開張了。
商行起名“戰友”, 楊建橋是有考慮的。“當過兵的人,都覺得戰友最親,我想打造一塊金子招牌,點燃社會正能量。”
“時刻想著黨和人民的利益!”這是2002年創業伊始,楊建橋給自己定下的鐵規。
剛開始送菜時,他每天最多睡三四個小時,有時一忙就是一通宵。
商行的菜質量好、分量足,連盲人都愿意繞路來買菜,生意看上去很是紅火。但是萬萬沒想到,年底一算賬,他和戰友們傻了眼:不僅沒賺,還虧了14萬元。
楊建橋沒有放棄,他一面建制度、抓管理、明責權,一面跑市場、問行情、找病根。商行的利潤隨著次年春天的到來,逐步回暖。“戰友放心菜商行”也逐漸發展成集無公害蔬菜、肉類、水產、糧油等為一體的綠色食品綜合配送中心。幾年下來,客戶遍布武漢三鎮,并建立起了自己的農業基地,形成集團綠色農業板塊。
就這樣,戰友集團從一個蔬菜配送小店做起,靠誠信起家,一步步成長為一個擁有汽車后市場、綠色農業、服務與培訓和地產開發等四大版塊共20余個子公司的大型集團。集團董事長楊建橋也實現從自主擇業干部到成功民營企業家的華麗轉身。
良知企業的社會責任
“我們這些人從農村走出來,黨培養我們這么多年,我們必須有黨員的擔當精神!”公司形成規模后,楊建橋開始履行一個良知企業的社會責任。
2012年,硚口太平洋社區拆遷,位于此地的太平洋汽車后市場將失去場所,100多名業主到區里上訪。區領導找到楊建橋,想把這個棘手的安置任務交給他。“我們要做別人不愿意做的事,做別人做不好的事!”他竭盡所能為政府和業主們解了燃眉之急。
2016年入梅以來, 湖北遭受特大洪災。戰友集團自身遭到2000多萬元損失,位于仙桃的產業園300多畝名貴花木被毀,在忙于自救的同時,楊建橋從來沒有忘記自己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2016年7月6日,楊建橋帶著集團的一群黨員群眾主動向硚口區政府請纓,成立近百人的突擊隊,在大堤上堅守了22個日夜,配合防汛指揮部及時處理險情37起。
“他都是奔60的人了,心臟也不好,卻不分白天黑夜帶我們守在大堤上。”戰友集團組織宣傳部鄭家瑜告訴記者,在救災一線,楊建橋處處沖鋒在前,給了他們莫大的干勁。
不僅如此,戰友集團為給廣大農民提供福利、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斥資在湖北建設大型并網光伏發電項目,讓每個參入農戶享受20年的優恵;為幫助廣大復退軍人就業,戰友集團推出百城萬店智能快速洗車項目,讓每名復退軍人只需投入2至10萬就能參入經營,且收益高達百分之七十……
成立戰友的精神家園
楊建橋認為,既然叫戰友集團,就得為戰友著想,靠戰友支撐。2006年底,他拿出辛辛苦苦攢下的600萬元家底,還從銀行貸款400萬元,創辦了武漢戰友創業培訓中心,如今升級為戰友商學院。
在這個占地8000平米的大樓里,復轉軍人可免費接受創業培訓,既有量身訂制的培訓方案,又提供各種實踐崗位。國務院軍轉辦、全軍轉業辦、中國人事報社聯合在這里舉辦“第二屆全國自主擇業轉業軍官創業論壇”。
他把這個商學院比喻成復轉軍人創業的孵化器、加油站,讓他們少走或不走彎路。去年5月,火箭軍首長將所屬部隊2016年度自主擇業干部全部交給戰友集團進行培訓。
抓黨建充實企業文化
“突然不能參加組織生活了,像個沒娘的孩子。”老黨員楊建橋在部隊過慣了組織生活,離開部隊后心里空落落的。為此,楊建橋多次爭取,終于讓戰友集團在2011年成立了三個黨支部,楊建橋自己擔任集團總部黨支部書記。
“與一般民營企業不一樣,我們的骨干大多是退伍軍人,也幾乎都是黨員,所以會更加重視黨建工作。” 戰友集團組織宣傳部的鄭家瑜告訴記者,楊建橋作為支部書記,常帶著管理層的一班子黨員到東西湖區個體私營協會上黨課。不僅聽黨課,楊建橋自己也講黨課,“去年七一集團開大會,他為我們講了一堂題目為《怎樣充分發揮黨員在民營企業的作用》的黨課。”
去年7月,楊建橋帶著戰友集團黨員群眾代表及武漢部分民企董事長共200余人,赴孝感市大悟縣新四軍第五師紀念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開展“兩學一做”主題實踐活動。鄭家瑜介紹,自從2016年以來 , 戰友集團加大企業黨建工作力度 , 在武漢民企中率先成立黨務工作部 , 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 ,在全體員工中開展“弘揚新風正氣,與時俱進、奮發有為”教育活動 , 用正能量充實企業文化。
到今天,楊建橋和他的公司己走過15載春秋,15年來碩果累累:集團先后獲得武漢市首屆創業軍魂“突出貢獻企業”、“武漢市非公黨建先進黨組織”、“湖北省文明誠信企業”等榮譽稱號,戰友商標更是被評為湖北著名商標。2009年6月,楊建橋當選全國模范軍轉干部。前不久,他再次當選為武漢市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