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慧愛

摘 要: 范圍副詞不同次類連用順序一般為表類同范圍副詞→表總括范圍副詞→表限定范圍副詞。但明清時期白話小說語言由于自身“雜”的特點,有的按照常規語序排列,也有小部分不是,這是語言發展范疇化過程中非范疇化的體現。
關鍵詞: 范圍副詞次類 連用 非范疇化
漢語范圍副詞可分為表總括、表限定和表類同三類。按照轄域(scope)的大小決定連用的順序,轄域越小越靠后,反之則越靠前。結合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我們將他們連用的順序大致總結為:表類同范圍副詞→表總括范圍副詞→表限定范圍副詞。
明清白話小說是研究明清時期語言的重要語料,其語言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雜”,“雜”不是毫無章程,而是集各個歷史時期語言及眾多方言雜糅而成。就我們收集的250多部明清白話小說而言,它們當中出現的范圍副詞各個次類間的連用順序大部分和所總結順序一致,但也不排除部分與總結順序有偏差的情況。按其連用的對象,我們將其分為以下三類:
一、表總括范圍副詞與表限定范圍副詞的連用
表總括范圍副詞與表限定范圍副詞同時出現一起修飾同一謂語成分時,一般都是表總括范圍副詞在前,對這樣排序,袁毓林解釋為“出于語序臨摹動機(motivation of iconicity),總括副詞還受到其前面的詞語的吸引,使得它一定要居于限定副詞之前”;楊榮祥進一步解釋“這一順序與這兩類副詞的語義指向有關,總括副詞一般前指,所以居前;限定副詞一定是后指,所以居后……總括副詞的轄域大于限定副詞”。這一順序排列適用于大部分的情況,但在我們查找到的明清白話小說中,這兩類范圍副詞并非一律按這一順序排列。下面我們將這一類連用分兩類討論。
1.總括→限定
都各
“都各”是表總括“都”和表限定“各”的連用表總括。“都”強調的是整體,“各”強調的是發出動作行為的個體,兩者連用表示范圍內的所有對象都各自具有某種動作行為或狀態。我們共找到102例。例如:
(1)消息傳入岐陽府來,吳恢聞得此說,卻也局促不安,不敢升堂審事。桑皮筋等都各心慌,只有管呵脬呵呵笑道:“倔強老賊,不知通變,端的送了殘生。不要說這兩條狗命,便再死幾個何妨!”(明《禪真逸史》第二十五回)
(2)狄希陳叫狄周添買了許多果品,請李奶奶合童奶奶同坐。日西時分,李明宇、虎哥都各回家,都尋做一處,吃了一更多酒。后來李明宇家擺飯,童奶奶留坐,狄希陳回席,每次都是這幾個人。(清《醒世姻緣傳》第七十五回)
現代漢語中依然存在這樣的詞組,如:
(3)在書法藝術中,篆、隸、楷、草各種書體,都各有一定的規則,惟獨行書沒有一定的寫法。(《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都只
“都只”是表總括的“都”與表限定的“只”的連用,這里的“都”語義前指指向句中的主語一般為動作的實施者或狀態的持有者,“只”語義后指指向謂語。我們共找到130例。例如:
(1)兩個先鋒和兩個游擊看見百夫人翻下馬來,也都來搶功。一齊炮響,四下里四個將軍一齊都到,都只說斬得首級,賞銀五百兩,此功非小。哪曉得百夫人撇了刀,丟了馬,兩只小金蓮走在地上,其快如飛。(明《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八十一回)
(2)此人之才與貌都只平平,家勢又甚單寒,為他哪一樣?若止要如此選婿,也不必選了。但他說已成之事,我何難一行。(明《巧聯珠》第八回)
(3)一日,創好銷假,軍廳老胡、糧廳老童,都只說了幾句閑話而已。刑廳老吳取笑道:“前日我再三叫你小心回避,你卻不聽我的好言。”(清《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八回)
這一詞組一直沿用至今,如:
(4)一般人都只看到我們風光的那一刻,并沒看到我們受苦的時候。(《中國北漂藝人生存實錄》)
皆只
“皆只”我們共找到2例,例如:
(1)其中繁文絮話,不必細載。只說小鈺除了祖父母、伯母、母親、哥哥前行跪拜禮,余人皆只一揖。(清《綺樓重夢》第二十五回)
(2)如今天已和暖,不用十分修飾,只不過略略的鋪陳了,便可他二人起坐。這廳上也有一匾,題著”輔仁諭德“四字,家下俗呼皆只叫”議事廳“兒。如今他二人每日卯正至此,午正方散。(清《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這個詞組的用法與“都只”相似,由于表總括范圍副詞內部成員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都”使用頻率逐漸高于“皆”,并最終取代“皆”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因此,“皆只”到現代漢語已經基本不用,只在一些帶有文言色彩的文獻中還有少許用例。
共總只
“共總只”連用我們只找到1例,如:
(1)幸虧糖葫蘆眼睛快,說道:“別的好拉,他的辮子是拉不得的!共總只剩了這兩根毛,拉了去就要當和尚了!”烏額拉布果然放手。(清《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
這個詞組在北大語料庫的現代漢語中沒有用例,說明普通話中已經基本不用。
2.限定→總括
大抵都 大抵皆 大抵俱
這組詞組是表限定范圍副詞“大抵”和表總括范圍副詞“都”“皆”“俱”連用。它們在明清白話小說中的使用情況對比如下:
(1)及他所奉之書,大抵都述吉夢,都是此意。人賞之者,皆三五金以上。(明《杜騙新書·詐哄騙》)
(2)講那英雄豪杰,隨地而生,不論富貴貧賤之家,若自能振拔,定轉貧為富,轉賤為貴。其原處富貴的,自更光前啟后,大抵都要做一個萬古不磨的漢子,才為了當。然而古來豪杰能有幾個是萬古不磨的?(清《快心編》十六卷三十二回)
(3)國史載累朝實錄,贍而不穢,詳而有體,尚矣。野史記委巷賢奸,山林伏莽,自漢唐以來代有其書,大抵皆朽腐之談,荒唐之說居多。(清《嶺南逸史》序)
(4)更有騎著快馬,打著火亮,趕來說親的,見柵欄府門,方才轉去,打算明早再來,正是:俗情大抵皆趨勢,賢士無人不愛才。(清《野叟曝言》第一百二十四回)
(5)亦有婦女毒心在抱,而謀殺丈夫者,大抵皆一淫字誤之。(清《繡云閣》第九十三回)
(6)二人專掌征伐帷幄之事。其馀大小從征諸將,各有封爵,大抵俱仍舊職加一級任使,又改封:陸靜為左丞相兼督諸軍事。陸松為右丞相兼督諸軍事。(清《后三國石珠演義》第十一回)
(7)妖僧他是妖怪,那時看不見,這會子在云端內就看見咧!既有此問,只得敘明。眾妖大抵俱知。(清《施公案》第九十九回)
在我們查找的明清白話小說中“大抵都”后都接的是動詞。“大抵皆”后接名詞像例(3)、動詞像例(4)和句子像例(5)。“大抵俱”后接動詞或動詞詞組。
我們將這三個詞組出現的主語設定為X,謂詞設定為Y,它們之間的修飾關系可分析為:
X 大抵 皆/都/俱 Y
└───┘
└─────┘
└─────┘
“大抵皆”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史記》中有“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孫通頗有所增益減損,大抵皆襲秦故”;“大抵都”在宋代已經出現,《朱子語類》中有“大抵都主於心。‘性字從‘心,從‘生;‘情字從‘心,從‘青。性是有此理。且如‘天命之謂性,要須天命個心了,方是性。”;而“大抵俱”在清代才出現。
它們最終的命運也各不相同,“大抵皆”文言色彩濃,在北京大學語料庫現代漢語中只找到5例(其中有4例是引用原來的古文,1例是仿古文寫的),“大抵都”使用最多有80多例,“大抵俱”沒有例證。
大都皆
這一詞組由表限定的“大都”和表總括的“皆”組合而成,我們共找到2例,例如:
(1)他卻必須住在租界或外國,以騁他反背國法的手段;必須痛低人說有鬼神的,以騁他反背天理的手段;必須說叛臣賊子是豪杰,忠臣良吏為奴性,以騁他反背人情的手段。大都皆有辯才,以文其說。就如那妒婦破壞人家,他卻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說出來,可知道家也卻被他破了。(清《老殘游記》第十一回)
(2)吁!可怪已。此其謀,大都皆出呼家寶。彼家寶以庸劣之才,持中外之事,喪師辱國,不能展一奇謀,計惟以君之妻餌朕。(清《笏山記》第五十六回)
這個詞組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再使用。
多半都
這組詞匯由表限定的“多半”和表總括“都”連用而成,我們共找到7例,例如:
(1)卻說僧、道賭勝,張天師在九間金殿上立了壇場,文武百官多半都是他的心腹,也有念謠歌的,也有唱道情的,都只是助張天師的興。金碧峰長老站在玉闌桿之下,只作不知。(明《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十三回)
(2)小弟有個奶娘在此,此婦極其精細停當,兼且華家人多半都認得他,待小弟去分咐他,即刻前去。“蔣青巖隨即起身,到后面莊房邊,喚過那奶娘到眼前。(清《蝴蝶媒》第七回)
這一詞組在現代漢語中還有少量用例,例如:
(3)他也是窮人出身,過去他祖輩在這東西大道上開設一家小店,結識江湖上的朋友很多,當然這些人多半都是些窮苦的人。(《鐵道游擊隊》)
這部分能出現這種非常態順序中表限定范圍副詞所限定的范圍都是等于或多于半數的,更有甚者是接近全部的。它們的使用頻率遠遠低于常態語序,發展到現代漢語只在極少數文獻中出現。
二、表類同范圍副詞與表總括范圍副詞的連用
亦都全
“亦都全”我們只找到1例,例如:
(1)床面前四張外國椅子,一張小小圓臺;圓臺上放著一個小小船合,堆著些蜜餞點心之類,極其精致,說是預備姑奶奶隨意吃吃的。靠窗一張妝臺,脂、粉、鏡奩,梳、篦、金暴花水之類,亦都全備,又道是預備姑奶奶或是覺后或是飯后重新梳妝用的。(清《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八回)
也都
“也都”我們共找到920例,例如:
(1)鳳管、鸞簫兩妖,也都變得兇惡如山精鬼怪一般,齊齊吆吆喝喝,恐嚇這假唐僧三個。(明《續西游記》第二十六回)
(2)梁佐領了兵馬,耀武揚威,排了陣勢。那兩家的兵馬也都出來應敵,他卻不傷一個官兵,他也不被官兵殺去一個,左沖右擋,左突右攔,他只費了些招架。(清《醒世姻緣傳》第九十九回)
到現代漢語中還有大量用例,例如:
(3)由于宋子良搞得一塌糊涂,以后改由交通部部長俞飛鵬親自兼任總局長,后來并有美國人參加整理,也都不見起色。(《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述》)
亦皆
“亦皆”我們共找到241例,例如:
(1)司馬懿推病不出,二子亦皆退職閑居。爽每日與何晏等飲酒作樂:凡用衣服器皿,與朝廷無異;各處進貢玩好珍奇之物,先取上等者入己,然后進宮,佳人美女,充滿府院。(明《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六回)
(2)園中前后東西角門亦皆關鎖,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門,東邊通薛姨媽的角門,這兩門因在內院,不必關鎖。里面鴛鴦和玉釧兒也各將上房關了,自領丫鬟婆子下房去安歇。(清《紅樓夢》第五十九回)
在現代漢語中我們只查到33例且多出現于有文言色彩的作品或翻譯作品中,在人們的口語中已經不再使用。
三、表類同范圍副詞與表限定范圍副詞的連用
也只 也不過
“也只”“也不過”這兩個詞組在明清白話小說中出現的頻率與其他同類型的詞組相比較而言偏高,例如:
(1)小僧也只為一個老叟,要請去誦一會經卷功德。承他順路,叫家眾扛幫一程,到他孫兒家去,故此托他擔著。(明《續西游記》第九回)
(2)我聽了這話,不覺心中一動,暗想我父親去世那年,我也只得十五歲,也是出門去運靈柩回家的,此人可謂與我同病相憐的了。因問道:”你怎么知道的這般詳細?”杏農道:“我同他一相識之后,便氣味相投,彼此換了帖,無話不談的;以后的事,我還要知得詳細呢。(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九回)
(3)你賣弄殺花籃的好處,也不過是障眼法兒,我決不信。(明《韓湘子全傳》第十五回)
(4)這話講在頭里,他大約也沒個不服查的理。如果里頭有個嚼牙的,他也不過是個人罷咧,我又有甚么見不得他的呢?只管帶來見我。“你們果真照我這話辦出個眉目來,現在的地是清了底了,出去的地是落了實了,兩下里一擠,那失謎的也失謎不了了,隱瞞的也隱瞞不住了,這件事可就算大功告成了”。(清《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
到現代這一詞組使用得更加頻繁,在文學作品和口頭語中都有出現,例如:
(5)就我個人經驗,舞美設計要注重和整體的配合,不要把舞臺當做自己獨立的創作,你的作品無論如何杰出、如何偉大,也只能是整個演出的一部分,這樣才能做到不搶戲、不虛張聲勢、不造作。(《中國北漂藝人生存實錄》)
(6)但是,買辦的收入再豐厚,也不過是外商餐桌上的殘羹剩飯而已。(《1994年報刊精選》)
也多半
“也多半”只找到1例,例如:
(1)凡各營伍的武將,各衙門的吏員,也多半是他的相知。(清《快士傳》第二卷)
查找北大語料庫現代漢語語料庫,這一詞組只有43例用例,例如:
(2)路上,他看見亂七八糟的腳印都是和他走的一個方向,等他快接近洛耿家的院墻時,發現這些腳印,也多半是朝洛耿家走去的。(《敵后武工隊》)
也不光
“也不光”只找到2例,例如:
(1)不要看我是個道臺,我的膽子比沙子還小。設或鬧點事出來,你我有幾個腦袋呢?也不光我是這樣,或是上頭制臺,亦何嘗不同我一樣呢。上頭尚且如此,你我更不用說了。(清《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回)
(2)你有這么說的,你替他們家在心的辦辦,那就是你的情分了。再者也不光為我,就是太太聽見也喜歡。(清《紅樓夢》第一百零一回)
在現代“也不光”在北大語料庫中使用頻率上升至43例,但因為這個詞組中的“不光”在現代多用于口語,這個詞組也多出現在口語或口語性濃的作品之中。例如:
(3)類似的事件也不光發生在伊拉克,早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軍就曾以同樣的方式虐待和羞辱過塔利班戰俘。 (《新華社2004年新聞稿》)
從以上列舉的三個類別的范圍副詞不同次類連用的情況看,大部分還是按照常態語序排列的,這符合漢語發展的整體趨勢,少部分不按語序的屬于語言規范中的非范疇化情況,最終這些非常態都將逐漸消失。
參考文獻:
[1]袁毓林.多項副詞共現的語序原則及其認知解釋[A].語言學論叢·第二十六輯[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2]楊榮祥.近代漢語副詞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3]唐賢清.《朱子語類》副詞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4]徐朔方,章培恒,安平秋,柳存仁,等編.古本小說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方清明.現代漢語副詞連用頻率考察[J].漢語學報,2012(3).
本文是湖南省教育廳項目“范圍副詞演變中的非范疇化研究(16C1509)”和湘南學院2016年校級課題“明清白話小說范圍副詞次類共現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