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文
案情:
2016年12月某日,家住哈爾濱市香坊區的郭某,家中正在安裝地板。樓下居民王某找上門來,以噪音太大為由要求郭某停止裝修,并與安裝地板的工人發生口角,繼而大打出手。郭某在勸架時被王某擊中鼻梁骨,頓時血流不止。沖突雙方見此情形同時住手,安裝人員稱自己屬“正當防衛”,因為是王某先動的手;而王某則說自己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剛才因氣憤處于發病狀態。在這起事件中,受傷者郭某該如何維權?
說法:
此類事件,受害人首先應當向事發地派出所報案處理。該案件主要涉及刑事責任認定和民事賠償兩個方面。對于刑事責任認定,要查清致害人王某是否為精神病患者,對王某的精神狀態進行司法鑒定。我國《刑法》規定:“精神病人傷害他人構成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但間歇性精神病人,在不是病發狀態下傷害他人要承擔刑事責任。”同時,受害人郭某要提供人身損害程度的司法鑒定,看其傷情是輕微傷、輕傷還是重傷。如果是輕微傷,不追究王某的刑事責任,但是可要求對其進行治安處罰;如果是輕傷或者重傷,可要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追究其刑事責任。
根據郭某與王某的司法鑒定,民事賠償會出現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如果經司法鑒定王某是精神病,那么郭某可以向王某的監護人主張賠償;第二種情況,如果經司法鑒定王某不是精神病,同時給郭某造成輕傷以上后果,可以在追究王某刑事責任的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王某對郭某的人身損害進行賠償,但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第三種情況,如果王某不是精神病,也沒造成郭某輕傷以上傷害后果,郭某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王某對其人身損害進行賠償,賠償范圍包括醫藥費、誤工費、伙食補助費、交通費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