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要對不要“懟”
所謂官微要對,即官微需保證相關信息的權威性和正確性,為民傳遞正確的政務信息和服務資訊。所謂官微不要懟,作為形象展示窗口,官微呈現的是官方背景的精神面貌。故要盡力打造高質量的官微運作團隊,努力追求態度活潑和理性負責之間的平衡點,堅持正面的宣傳和輿論導向,不亂發聲,塑造更加開明開放的官微形象。 (黃岡 陳露帥)
多些“理性” 少些“任性”
官微的一言一語體現的都是官方的態度,它若變成對掐的地方,暴露的是公權力私人化的失范,隱喻的是政務官微管理的混亂。因此政務官微需要多些“理性”少些“任性”。一方面需要加強官微管理,在運營上要有制度化的個性,卻不能沾染個人化的脾氣,要做到按規章制度發布消息、回復訊息;另一方面需要加強監管者依法管理的能力,使那些反規章制度、任性言行的工作人員受到應有的行政懲處。
(咸寧 程懿君)
小編要有一顆“敬畏之心”
“官微”的初衷是為了拉近政府機構與公眾之間的距離,改變“高不可攀、古板守舊”的刻板印象。在自媒體時代,發聲變得更加容易。每一名官微運營者要銘記,一個微博賬號代表的是國家機構的形象,一個加“V”象征的是這個機構的公信力。在與公眾溝通時要始終懷著敬畏之心,對于信息要有甄別能力,保證信息的真實性。
(襄陽 李宛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