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光山縣分校 鄒大祥
光山縣農民田間學校引領全縣苗木產業發展
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光山縣分校 鄒大祥
為提高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效果,光山縣農廣校通過遴選,推薦光山縣育才花卉苗木公司為縣農廣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苗木花卉專業的農民田間學校。光山縣育才花卉苗木公司農民田間學校是一家集苗木生產與銷售、花卉盆景培育、園林綠化施工、科普示范、農民培訓基地于一體的綜合培訓基地。基地位于光山縣官渡河產業聚集區,下轄6個大型苗木基地,花卉苗木面積533.33 hm2,是河南省中小科技型企業、信陽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15年7月,光山縣育才花卉苗木公司發展田間學校被農業部、共青團中央命名為“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范基地”; 2016年8月被河南省農廣校命名為“省級示范性農民田間學校”。該農民田間學校以理論培訓與田間實踐相結合,集中實習與分散指導相結合,跟蹤服務與龍頭企業帶動相結合,2014—2016年共培育苗木花卉專業新型職業農民180人,為全縣苗木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截至目前,光山縣苗木花卉種植面積已由原來的0.33萬hm2發展到0.73萬hm2,種植戶由10 000戶發展到40 000戶,苗木合作社及苗木企業由原來的98家發展到139家,全縣苗木銷售收入3年連創新高。苗木的生產銷售帶動了部分貧困戶脫貧致富,彰顯農民田間學校的巨大作用。
目前,農民田間學校基礎建設完善,已正式掛牌,田間學校的各項制度健全,并以樣板上墻;配備有固定理論培訓教室3間、課桌椅60套,培訓教學所需的電腦、投影儀、攝像機、照相機、黑板等設備功能設施齊全。
農民田間學校按照“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培養一批能夠從事現代苗木花卉產業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民田間學校每舉辦一期新型職業農民苗木花卉培訓班都需要認真準備培訓方案,遴選一批年齡在60周歲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且種植苗木花卉0.33 hm2以上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干、返鄉創業等人員為培訓對象,聘請苗木花卉方面的教授、專家任培訓教師。按照農業部制定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規范開展培訓,生產經營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不少于15天,其中理論培訓與實習實踐按1:2的課時比例安排培訓。按照分段式、參與式、PPT課件等生動直觀教學,向培訓對象傳授先進的生產技術,解答他們在生產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進一步提高培訓對象在苗木花卉方面的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
以光山縣育才花卉苗木公司農民田間學校六大基地作為培訓學員的生產示范、實訓實踐的操作場地,固定有5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培訓學員的指導老師,3年間向培訓對象傳授育苗、栽培、防蟲治病、修剪、嫁接等技術達210次。
每期培訓學員結業后,仍保持跟蹤技術服務,長年通過“三網一報”為廣大苗木種植戶提供學習苗木花卉種植技術。“三網”即掌上花卉苗木網、光山縣育才花卉苗木有限公司網、光州苗木花卉網,“一報”即光州苗木花卉彩色報紙。“三網一報”分別在網站和報紙上開設“技術咨詢”“供求信息”“病蟲害防治”“新品種技術推廣”“聯系我們”“學員風采”等固定欄目,全年免費跟蹤服務。同時,學校建立有“光山育才苗木花卉微信群”,已有480人參與,可及時提供市場供求、價格行情等相關信息,使學員感受到光山縣育才花卉苗木農民田間學校有強大的技術支撐與保障,消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創新了光山縣新型農民技術培訓跟蹤服務模式,為苗農、花農及苗木企業的增產增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光山縣育才花卉苗木公司作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和農民田間學校技術引領模式,在涼亭鄉的鄢脂洼村,潑陂河鎮的黃涂灣村、黃大塘村,文殊鄉的陳棚村、豬山圈村、鄒棚村,槐店鄉的晏崗村,紫水辦事處的余集村建設苗木產業基地發展苗木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目前,公司已帶動基地周圍3 000多個苗木專業戶和100多個花卉培育重點戶種植經營苗木花卉,已培育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民技術員500人。另外,公司還通過雇傭苗木花卉園藝工,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900人就業,其中解決農村貧困戶700人就業,人均增收4 500元,為光山縣的扶貧攻堅、精準脫貧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