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延新
摘 要: 在2016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俄羅斯擁有26項,數量占世界遺產總數的2.5%(2016年世界遺產總數為1052),16項被列入文化遺產, 10項被列入自然遺產。2016年在世界遺產總量上,俄羅斯排名第9位。
關鍵詞: 世界文化遺產 俄羅斯 保護現狀
一、俄羅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的成就
俄羅斯的文化遺產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而在16個文化遺產中,又有四分之一的文化遺產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市。所以,有必要重點了解俄政府為保護這兩座城市的文化遺產所做的工作。
2015年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和紅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5周年。克里姆林宮博物館總館長加加林娜公布了修復建筑物、建筑物內不朽的繪畫作品及圣像的總方案。她強調,15年來,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逐步把所有納入博物館管理的建筑物和歷史古跡以博物館化方式保護起來,而且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功。
然而,克里姆林宮是個復雜的機構,由四個管理部門共同管轄。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國家博物館除外,其他三個管轄機構是俄聯邦總統事務辦公室、俄聯邦安全部,以及國家歷史博物館。
因此,在管理該世界遺產過程中難免出現困局。比如,2013年,克里姆林宮中的第14號行政樓進行拆除,這座樓處于斯帕斯基門和參議院宮之間,不屬于建筑古跡,嚴格而言,也不屬于世界遺產名錄。但如何拆除,拆除后該位置修建何種建筑物,勢必會影響已列入名錄的文化遺產。因此,俄總統普京指出,拆除行政樓后,重建20世紀30年代的寺院計劃可行,但必須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批準方可實施。直到2015年的5月在被拆除的地方開設了廣場,而寺院重建必須在考古發掘工作之后才能開始。這一事件足以表明俄總統對國家保護文化遺產的極度關注和支持。
在俄羅斯北方首都圣彼得堡的文化遺產保護同樣得到高度重視。2005年3月圣彼得堡政府通過了《彼得堡遺產保護戰略》。該戰略確定了圣彼得堡文化遺產活動中的優先工作、標準和目標,指出了歷史古跡、建筑群的保護、翻修和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明確了遺產修復和歷史街區中新建建筑物的標準。該戰略旨在提供城市景觀重建和完善過程中的人文精神、法律和程序規范的保障。其宗旨為“以發展促保護,保護的目的是發展”。該戰略同時是城市建設、政府機構和住房用地建筑等所有相關部門必須參考的工作指南。該戰略規定,包括歷史遺跡和文化古跡在內,所有能夠改變圣彼得堡獨特城市外貌的已形成的景觀、開放空間和城市美好的景點都是保護的對象。
該戰略文化遺產保護原則是保存文化歷史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不容許以“拆掉遺跡,讓遺跡變得更好”為目的的銷毀活動的存在。圣彼得堡市市長馬特維延科把該戰略稱為“一部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的憲法”,這讓城市民眾認識到自己擁有怎樣的無價之寶的重大一步。應充分保護文化遺產要求與經濟活動必要性,以及城市發展需求之間的平衡。不能以破壞文化遺產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2011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出資準備在圣彼得堡市建商業區“奧合達中心”,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于對圣彼得堡城市中心文化遺產的保護,該項目只有部分規劃得以實施。圣彼得堡市政府聽取并接納了專家的意見,并認識到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得到優惠扶持的同時,同樣在城市發展中有所限制。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俄羅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文化遺產處于良好的保護和利用狀況。遺產本身得到定期的維修、翻新,避免被損壞現象的發生,自豪地向游客展示著文化價值。保護文化遺產的復雜性在于遺產和周圍建筑物和諧存在的問題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對俄羅斯文化遺產進行檢查后,指出文化遺產周圍出現的“新鄰居”正破壞遺產本身的歷史完整性。
新建筑物施工和投資者是古代遺跡的主要敵人。雅羅斯拉夫市的歷史中心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但是在建筑群不遠處建造了多層停車場的高層建筑和橋梁后,破壞了建筑群的整體外觀,導致城市幾乎進入《處于危險之中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幸運的是,雅羅斯拉夫多個建筑師、保護古跡方面的專家、熱心市民能夠捍衛他們熱愛的文化古跡。當然,國際專家也對城市當局表現出相當的理解。2012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高級別專家托多爾在對雅羅斯拉夫進行考察訪問后,對此給出了這樣的評論:它讓我們明白,當城市處在發展中時,它承載著來自不同方面的利益,這些利益有時是相互沖突的:政府、投資者、博物館工作者和市民,他們可能所需求的城市各不相同,對城市如何發展更有利這個問題上,他們有著各自的理解。但這種行為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其他專家的質疑。
當然,與居住區分割的文化遺產,沒有居民的博物館,此類遺產的保護相對而言更為簡單。如基日島的木結構教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最近一次對教堂進行評估是在2014年7月。這一年這座堪稱俄羅斯木質結構建筑典范的教堂年滿300年。
國際專家代表團的成員有挪威文化遺產委員會的阿恩特·豪根、約爾根·霍爾特和其他專家對教堂進行了評估。專家對獨特教堂所使用的修復方式和階段經過多次辯論探討,最終對博物館的木工修復工作和承包商的完成質量給出高度的評價。維亞切斯拉夫院士特別指出:60年來,他第一次看到修復工匠如此成功地完成了艱難的任務。
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對費拉邦多夫修道院進行評估時,同樣給出了高度的贊賞。專家評價道:費拉邦多夫修道院是自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唯一一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沒有任何意見的俄羅斯文化遺產,而那些在上一次評估時所指出的問題,教堂已修整完畢,問題得以解決了。
此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員會歡迎新的備選遺產進入名錄,對更多的俄羅斯文化和建筑瑰寶進入名錄,委員會持支持態度。
俄羅斯文化遺產在世界遺產名錄中數量逐年增加,從一定層面上說明了俄政府對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程度。這是因為能夠被收錄到《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其地位上升到被全世界認可。《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中規定,世界文化遺產會獲得全世界人們的關注、保護和全球范圍內全面的支持。作為世界遺產能享受以下保護性利益:遺產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多重保障;遺產所在地區和管理機構地位的提升;及時和優質的維修;優先獲得資金扶持,首先是世界遺產基金的經費扶持等優厚條件。
二、俄羅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問題分析
毋庸置疑,俄羅斯在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方面取得了成就,并為全世界人類遺產保護做出了貢獻。但是,目前在世界遺產保護方面還存在制約和影響遺產保護工作順利進行的因素。
1.世界遺產保護和管理方面缺乏具有全權處理的執行機構的聯邦部門。在某些情況下,世界遺產本身和它們的緩沖區之間界限不明確。由于缺乏統籌管理部門的存在,導致遺產本身、界限、緩沖區內從事的活動的信息不暢通。
2.近年來,世界遺產多次受到負面沖擊,這些負面行為甚至得到當地政府的批準。比如,在圣彼得堡和雅羅斯拉夫歷史中心進行的拆遷和不協調的新建筑物,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范圍內的建設計劃等。
3.俄羅斯不斷規避《保護世界遺產公約》實施工作細則規定的必須向世界遺產委員會定期提交對世界遺產具有重大意義項目的信息工作的義務。個別項目的狀況和保護情況總結拖延多年未及時上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由于俄羅斯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家機構工作效率不高,俄羅斯遺產項目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進程幾近停頓。自2005年之后,俄羅斯就沒有新的項目進入名錄。同時,存在以明確遺產界限和組成的理由,縮小個別遺產領域范圍的試圖。
三、俄政府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完善措施
1.俄政府應該更嚴格地遵循《保護世界遺產公約》中的規定,履行遺產保護義務。2.繼續定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文化遺產理事會提交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的監督情況,以檢查和了解項目的狀況和保存狀態。3.俄政府應定期召開由遺產專家、俄羅斯文化部、內外部和時候機構代表參加的分析俄羅斯世界遺產狀況會議,探討俄羅斯與世界遺產委員會之間的工作,提出完善世界遺產保護機制的國家層面的建議。4.俄羅斯博物館基金、俄羅斯博物館活動的法律約束、文化機構活動,以及世界遺產管理特殊性列入俄羅斯法律規范條文中。5.在現行立法中進行必要的補充,以避免對“重建”、“適應現代使用”等概念隨意解釋的可能性,絕對禁止拆遷文化遺產,在遺產領域上修建新建筑物,以及改變遺產外觀。6.開展俄羅斯世界文化遺產狀態和保護情況定期檢查工作,應特別注意出現問題的部分遺產狀況。7.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偉大價值、遺產領域邊界、緩沖區邊界、遺產管理綜合規劃等研究制定和確認工作,根據國家立法建立世界遺產登記工作。
不可否認俄羅斯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中所取得的成就,但同樣存在一系列問題:文件管理工作不完善,主體不同權利者行為缺乏協調,官僚行為。但總的來說,由于嚴重破壞行為,導致遺產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害,被世界遺產名錄所清除的極端事件,到目前為止,在俄羅斯從未發生過。俄羅斯的世界文化遺產尚處于相對安全狀態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期公布處在危險狀態的文化遺產名單。目前,俄羅斯的世界文化遺產并沒有面臨致命的威脅,盡管某些地區的生態狀況影響到了某些遺產,但仍處于可控情況下。
參考文獻:
[1]О мерах по сохранению историко-культур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 народо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Серия: Основные проблемы социаль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111/Аналитический вестник Совета Федерации ФС рФ.-2009.-№5(372).
[2]Конвенция об охране всемирного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и природ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 (Париж, 16 ноября 1972г.) // Сборник действующих договоров, соглашений и конвенций,заключенных с иностранными государствами. -М.,1991.-Вып. XLV.-С.482.
[3]Полякова М.А. Охрана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 россии.-М.,2015.
[4]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 73 от 25.06.02 “Об объектах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 (памятниках истории и культуры) народов РФ”.
[5]http://evarussia.ru-сборник правовых актов Совета Европы о сохранении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
[6]http://culture.mincult.ru-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культуры и массовых 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РФ.
[7]http://unesco.ru-ЮНЕСКО.
本文為2016年度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中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政策與實踐比較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