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畢業生就業能力反視地方性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轉型發展路徑

2017-04-26 18:53:09肖海霞
文教資料 2017年3期
關鍵詞:應用型素質轉型

肖海霞

摘 要: 為了適應經濟轉型發展對于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國家提出了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的戰略,但是轉向哪里、如何轉型卻成為高校面臨的難題。本文對地方性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就業素質進行問卷調查,從畢業生就業能力培養視角探討地方性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路徑,提出地方性本科院校應積極適應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切實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目標,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理調整課程結構,深入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搭建實踐教學平臺,構建校企深度合作機制,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關鍵詞: 地方性本科院校 轉型發展 應用型人才 就業能力

近年來,國家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推動高校轉型發展和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文件,提出了“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1]。但是,轉向哪里?如何轉型?卻成為高校面臨的難題。許多高校積極探索轉型發展的思路和方法,學術界對于地方性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展開了廣泛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為什么要轉型、怎樣轉型和轉型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等方面,主要從國家產業發展需要、高等教育發展、高校發展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視角研究,從大學培養的對象——大學生對于自身就業能力和素質需求的角度分析高校轉型發展的研究尚不多見。本文通過對應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素質的問卷調查,分析目前大學培養的人才質量,從大學畢業生所欠缺的能力和素質反視大學教育教學中所缺失的培養內容,采用“逆推歸納”的思路從畢業生的需求出發,探討地方性本科院校向應用型大學轉變的路徑。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作為地方性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很不理想。那么,導致畢業生難就業的主要因素到底有哪些?這些問題的研究對于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提高學生就業素質和市場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以上目的,我們以大學生就業素質為主題對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2015屆應屆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參與本次調查的畢業生包括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財務管理3個專業,調查共發出問卷200份,收回185份,回收率92.5%,有效問卷178份,問卷有效率96.2%,有效問卷占該學院應屆畢業生總數的比例接近70%,具有較廣泛的代表性。

調查顯示,應屆畢業生就業率不高的原因既有學生職業能力欠缺方面的因素,又受到畢業生求職方法技巧方面因素的影響,還受市場需求等宏觀環境因素的影響。

(一)學生缺乏良好的職業能力。

在調查中有高達70.2%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專業技能一般,10.1%的學生認為自己專業技能較強,僅有7.3%的學生認為專業技能很強,其余學生選擇較弱或很弱。

在“你覺得你最欠缺的職業核心能力”問題調查中,53.4%的學生認為最欠缺的是“創新能力”,排在8個選項的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管理能力”,并列排在第三位的是“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由此可見,在職業能力中,學生最欠缺的是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①。

(二)畢業生的能力和素質與用人單位需求不匹配。

在“沒有就業接收單位的原因”的調查中,要求學生在眾多原因中限選三項,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就業崗位需求與自己專業水平不匹配”、“自身競爭力不足”和“就業預期過高”,分別占調查總人數的33.7%、31.5%和28.1%。除了這三項主要原因之外,值得關注的是27%的學生認為“社會關系欠缺”是影響就業不可忽視的原因。由此可見,大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眼高手低是未就業的主因,但同時存在關系就業的現象。

(三)學生職業目標不明確,就業觀念保守。

在回答“你認為畢業生在就業中的主要問題是什么”這一問題時,45.5%的學生認為是“就業觀念保守,一心想端鐵飯碗”,排在第一位,選擇該項的學生占總人數的比例超過排第二位的“不具備企業要求的職業能力,缺乏工作經驗”10個百分點,排在第三位的是“企業對應屆畢業生需求減少”。另外,“畢業生就業定位不合理,期望值過高”、“大學傳統教育不注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分別列第四位和第五位。由此反映學生職業目標不明確、缺乏職業規劃,就業觀念保守、不具備企業要求的職業能力、就業預期過高等對自身職業定位不準確是影響就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四)學生就業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難和問題是缺乏實踐經驗。

在“你在就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困難”調查中,有高達67.4%的學生選擇“缺乏實踐經驗”,列首位,排在第二的是“崗位信息不足”,占調查人數的43.3%,“求職方法技巧欠缺”排第三位,占41%。由此可見,影響學生就業的因素既有能力、經驗欠缺方面的,又有求職方法、就業信息等求職環節的。

(五)“社會實習和工作經歷”在學生就業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在“對就業起關鍵作用的因素”問題調查中,在每位學生限選三項的13大因素中,高達74.2%的學生認為“相關社會實習和工作經歷”對就業起重要作用,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影響因素是“獲取職業資格證”,占調查人數的32%,而25.8%的學生將“學校知名度”和“社會關系”以同等重要的程度列于對就業起關鍵作用的第三位。“相關社會實習和工作經歷”選項占比比“獲取職業資格證”、“學校知名度”和“社會關系”分別高出44.2個百分點和48.4個百分點,調查結果再次印證實踐技能和實踐經驗對大學生求職影響的重要程度,同時從另一方面反映出經濟管理學院在重視校企合作強化專業實習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但出人意料的是“學習成績”在就業中所起的作用僅排在13種影響因素的第七位,甚至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49名學生中沒有一人認為“學習成績”在就業中會起到關鍵作用,這不得不引起以教學為主要任務的大學教育者對“學習成績”含金量及其與學生就業能力之間關系的深思。

在面對“你認為自己在求職中最具競爭實力的方面”問題時,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實習經歷”、“從業資格證書”、“專業技能”、“溝通技巧”和“學習成績”,占調查人數的比例分別為38.2%、31.5%、27%、16.3%和7.9%,其中,選擇“實習經歷”和“從業資格證書”的人數比例比“學習成績”分別高出30.3%和23.6%。而在這三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實習只有4個月時間,最多也就一個學期,而課堂教學有7個學期,但在就業中“實習經歷”卻成為學生最具競爭實力的影響因素,這不得不倒逼我們對兩方面的問題進行反思,一是目前的課堂教學在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方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該如何進行改革才能適應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二是如何開展實踐教學才能切實發揮其在學生就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

(六)用人單位最看重同時也是學生最欠缺的是“職業綜合能力”。

在“你認為用人單位最重視的就業素質”(限選三項)調查中,64.6%的學生認為是“個人綜合能力”,排第一位,“適應能力”、“工作效率”分別以42.7%、39.3%的比例排名第二和第三,緊隨其后的是“團隊合作”和“工作相關能力”,均以36.5%的比例排第四位。

在問及“學校最應培養學生哪方面能力和素質”時,44.4%的學生認為“溝通表達能力”最為重要,排在第一位,再依次是“團隊合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專業基礎”被排在第六位。

這項調查結果與對用人單位所進行的調查結果是相吻合的,有學者基于用戶視角對用人單位在選聘畢業生時的主要標準的問卷調查顯示,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是其溝通能力,其次為所學專業和專業技能證書。對于專業技能,企業一致表示,畢業生在高校習得的知識與技能,與企業的實踐之間存在較大差距[2]。這表明參與調查的畢業生經歷了畢業前的求職應聘,無論對于自身還是人才市場的了解和判斷是準確的。

由此可見,無論是被用人單位所重視的,還是學生自身認為就業時最重要的,透過大學生就業求職的視角看,學校最應培養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并不單純是傳授知識。

(七)“社會關系”和“求職方法技巧”在學生求職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有關“沒有接收單位的原因”、“您就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困難”及“您求職過程中主要困擾您的問題”和“您認為對就業起關鍵作用因素”四個涉及“社會關系”問題的調查中,選擇“缺乏社會關系”(限選三個選項之一)影響就業的學生人數均不低于25%,可見社會關系在就業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同時,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成功就業除了具備良好的職業能力外,還需要獲取廣泛的崗位人才需求信息和自我營銷的能力和技巧。

綜上所述,從畢業生自身就業的視角來看,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培養的人才在就業市場上缺乏核心競爭力。一是學生普遍缺乏職業技能和工作經驗,其中學生認為最欠缺的是“創新能力”,其次是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二是學生的實際能力與社會用人單位對人才素質的需求出現錯位;三是學生對自己的職業定位、職業發展方向模糊不清,表現出職業能力欠缺,但就業預期過高,無法找準自身定位;四是“實習和工作經歷”在學生就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五是用人單位最重視的也是學生認為在就業中最重要的是“個人綜合能力”,并且學生認為學校最應培養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六是學習成績在就業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七是社會關系在就業中的作用不可忽視。除此之外,學生的就業觀念、就業信息及求職方法技巧等都對學生就業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從畢業生就業素質反視地方性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3]由此可見,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之本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而且要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思路首先要落實到應用型人才培養這一本質職能上。

通過近年來的探索和實踐,地方性本科院校隴東學院2007年就確定了“教學型、應用型、地方性”的辦學定位,2013年又確立了“本科標準+職業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這對于地方性高校來說,發展方向、人才培養定位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從畢業生就業的視角看,最終所輸出的人才質量卻遠未實現預期的培養目標,畢業生既不具備企業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又缺乏實踐經驗,在就業市場上缺乏核心競爭力。這反映出人才培養的過程偏離了所確定的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的機制和路徑不能實現所確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要真正深化轉型發展,重點在于構建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機制,優化人才培養路徑。

(一)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理設置課程體系。

在對于“學校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措施”問題調查中(限選三項),高達79.2%的學生選擇“增加社會實踐活動”,74.2%的學生認為應“增加實用性課程”,這兩項高于其他選項40多個百分點。這凸現了畢業生對提高實踐能力的強烈需求,也反映出目前的課程體系在培養學生就業能力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因此,在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中,應以能力培養為導向,能力導向說到底是知識的應用導向,即以解決實際問題需要哪些知識和能力為出發點設計課程體系[4]。

1.以應用技術型人才能力素質培養為宗旨,合理設置課程體系。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必須突破傳統的以學科系統性為原則的課程結構,而應當以相關產業、行業及崗位群對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出發,設置課程體系,制訂人才培養方案。

2.搭建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的實踐教學平臺。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必須通過各類實踐活動實現,因此,經濟管理類專業必須強化實踐育人理念,增加實踐教學課時、學分比例,搭建契合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平臺,在人才培養的各個階段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采取課程模擬實驗、課程現場教學、專業調研、社會調查、專業見習、專業考察、專業實習等不同的實踐教學方式,逐步使學生了解社會、熟悉相關產業、行業和工作崗位的工作性質和能力、素質要求,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崗位工作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通過各類實踐活動使學生逐步明確職業方向,樹立職業目標。

3.將職業資格標準引入人才培養方案。對于“除畢業文憑外,哪些證書對求職重要”的問題調查中(可多選至三項),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英語等級證書”、“各種專業人員從業上崗證書”和“計算機等級證”,這三項占學生總數的比例均超過40%。分析原因,其實真正重要的是“專業人員從業上崗證書”,這是證明畢業生達到相關行業崗位任職基本條件的一個重要信號,是學生職業目標的反映,也是用人單位選聘崗位人才時所看重的條件。因此,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方案中應開設一些本專業基本的、主要的職業資格標準類課程或相關課程,供學生選修,為學生搭建連通專業知識和職業崗位所需技能的橋梁,使學生掌握行業、崗位工作從業的核心技能。

(二)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改革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在“大學期間哪些課程的學習有利于職業能力提高”的調查中,半數以上的學生選擇了“專業基礎課”,其次分別有39.9%和34.3%的學生認為是“專業課”和“工具類學科”。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也是轉型發展的重要方面,人才培養目標轉變了,而培養流程和教學方法不轉變,又怎能實現預期的培養目標呢?因此,應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貫穿于每一門課程的課堂教學中。

1.篩選課程教學內容。在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教學中,要以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主線,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生產經營需要,遴選課程教學內容,并做好各門課程教學內容的銜接和融合,使課程學習為學生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發展潛力。

2.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在轉型發展中必須根據應用型人才的知識、素質和能力要求,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實現專業理論教學目標,而且要注重學生非專業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就要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導,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采取“例中學”、“做中學”、“探中學”、“評中學”等多種教學模式,拓展“自主式、討論式、研究式”教學組織形式方法[5]。通過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課堂教學不僅傳授知識,而且達到育人的目的,不僅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理論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如何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專業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使課堂教學與應用型人才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相銜接。

3.發揮各門課程的協同效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的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6]。在隴東學院人才培養方案中,全校公共基礎課除了英語、計算機、體育之外,共有224學時,占全部總課時的比例近10%,且為必修課程,因此,公共基礎課應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學生成長發展中發揮出立德樹人的作用。

(三)構建校企深度合作機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大學期間哪些實踐活動有利于職業能力提高”的調查中,“假期社會實踐”、“專業實習”、“做兼職”排在前三位。在對于“學校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措施”問題調查中,有31.6%的學生認為應“組織學生多到企業參觀學習”,22.5%的學生認為要“多請企業人員到學校講授企業經營活動”。調查結果表明,實踐能力的培養成為學生最急迫的需求,也應成為學校教學工作急需改革的內容。

只有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才能適應市場需求,才能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地方性高校要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而應用型人才的衡量標準是為用人單位所用,即學生的可雇傭能力,如果高校不了解社會、企業的崗位能力需求,不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流程,不掌握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技術前沿,只等到學生畢業求職時才與企業聯系,必將出現人才供求脫節,導致大學畢業生結構性失業。因此,高校必須主動加強聯系,確定好人才培養的目標市場,與企業構建深度合作關系,將企業的需求與學校的培養目標、培養方向統一起來,將學校的教學過程與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相融合,消除高校與企業在人才供求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尋找雙方利益結合點,建立實現校企共贏的合作機制,激勵企業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將校企合作貫穿于大學四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培養出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四)改革人才考核方法,建立“本科標準+職業能力”的考核評價體系。

多年來,我們一直以學習成績作為標準評價學生,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學習成績在畢業生求職就業過程中并沒有得到重視,這一方面說明影響就業的關鍵因素是綜合職業能力而不是學習成績,另一方面反映出目前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包含或者較少包含學生職業能力的評價成分,這表明學校的人才考核評價目標與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目標發生偏差。因此,高校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轉型發展中必須轉變人才考核模式,破除單純以課程考試成績衡量學生的評價標準,構建一套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能全面反映學生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考核評價體系,在評價內容上既要包含“本科標準”,又要涵蓋“職業能力”,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既要反映學生的課程學習成績,又能體現學生的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引入用人單位考核主體和考核評價標準,豐富“學習成績”的內涵,使學習成績的考核內涵與學生就業能力的衡量標準趨于一致,實現教師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目標與企業人才需求目標相統一,為教師教書育人提供目標導向,為學生學習鍛煉自己提供行動指南,為企業選才用才提供依據。

(五)大學生職業規劃、就業指導服務應納入學校的常規教學環節并急待加強。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困難中,除了能力素質之外,最主要的是“求職方法技巧欠缺”、“崗位信息不足”、“就業指導不夠”、“就業觀念保守”等問題。因此,提高就業素質,對學生進行職業目標培養和求職方法技巧培訓是高校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應建立校院兩級相互配合、貫穿于大學四年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學體系,引導學生及早明確自身職業定位,樹立職業目標,將自身的大學學習和實踐與未來職業發展融合在一起,避免盲目性。同時,學校更應挖掘自身資源,充分利用自身在科研、人才培養及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資源優勢,與專業對口的行業、企業建立實習就業一體化的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就業培養社會關系,拓展學生就業渠道。

三、結語

通過對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財務管理、公共事業管理三個專業應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素質的問卷調查,反映出影響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有:缺乏綜合職業能力;就業能力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眼高手低”現象嚴重;職業目標不明確、就業觀念保守;缺乏實踐經驗;缺乏崗位信息和求職方法等。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地方性本科院校提升大學生就業素質的根本路徑是深化轉型發展,積極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變,以學生就業和成長為目標,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理設置課程體系,搭建實踐教學平臺,改革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構建校企深度合作機制,制定“本科標準+職業能力”的人才考核評價體系,將大學生職業規劃、就業指導服務納入學校的常規教學環節,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注釋:

①查吉德.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研究視角下的企業人才需求調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33).其中將職業能力劃分為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三個維度.

參考文獻:

[1]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Z].國發〔2014〕19號.

[2]丁笑炯.基于用人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力調查——以上海市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1):42-50.

[3][6]吳晶,胡浩.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8/c1024-28935841.html.

[4]陳嘯.突破學科定勢:高等學校轉型發展的一個新視角——兼論重構能力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5(2):21-25.

[5]鐘志賢.大學教學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國高教研究,2007(1):88-91.

[7]查吉德.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研究視角下的企業人才需求調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33):8-18.

基金項目:2016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甘肅省地方性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轉型發展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6〕GHB0243)。

猜你喜歡
應用型素質轉型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遼寧絲綢(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轉型
童話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灃芝轉型記
基于應用型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現代企業(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
素質開發完全圖冊
孩子(2009年1期)2009-01-22 08:34: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亚洲最新地址|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另类综合视频|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中文一级毛片| 欧美日本激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 成人在线第一页|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国产第四页|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激情99|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美女毛片在线| 亚洲第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色天堂无毒不卡|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色综合网站|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精品|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人人艹人人爽|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午夜国产理论| 欧美精品影院| 日本免费a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欧美日本激情| 麻豆精品在线|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日本在线国产|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 日韩午夜伦|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日韩欧美中文|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天天操精品|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91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成肉网| 日韩在线影院|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青青草91视频| 综合色88|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视频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婷婷色狠狠干| www.亚洲色图.com|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啊嗯不日本网站|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