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紅翠 徐幸儀 王新奎
(1.湖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所, 湖南 長沙 410007; 2.河海大學大禹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8)
湖南省水利風景資源調查與分析
山紅翠1徐幸儀1王新奎2
(1.湖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所, 湖南 長沙 410007; 2.河海大學大禹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8)
水利風景資源調查分析是水利風景資源開發利用和水利風景區規劃建設的基礎工作。本文在獲得湖南省14個市(州)的水利風景資源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結合資源調查結果,分析了湖南省水利風景資源的地區分布、流域分布和類型分布,供湖南省制定水利風景區規劃時參考。
湖南水利風景; 資源; 調查; 分析
水利風景資源是指水域(水體) 及相關聯的岸地、島嶼、林草、建筑及觀光、休閑、娛樂設施等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吸引物[1]。水利風景資源調查與分析是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期基礎,只有摸清資源現狀、明確資源開發利用條件、處理好利用與保護的關系,才能提出科學的資源開發利用對策建議和規劃發展策略[2]。
自2001年水利部成立“水利風景區評審委員會”以來,我國水利風景區不斷發展和成熟,景區建設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3]。截至2016年9月,湖南省共建成國家水利風景區37處,湖南省省級水利風景區36處。
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湖泊河流數量眾多,省境絕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全省已建成水庫14121座,其中大(1)型8座,大(2)型39座,中型水庫372座,小(1)型水庫1990座,小(2)型水庫11712座;50km2以上湖泊5處,10km2以上湖泊27處,1km2以上湖泊182處;全省已建成水電站4467座(含規模以下),其中大(1)型水電站2座,大(2)型水電站5座,中型水電站36座,小(1)型水電站109座,小(2)型水電站2088座,規模以下水電站2227座;規模以上灌區達2245處,其中50萬畝以上灌區5處,30萬~50萬畝灌區17處,10萬~30萬畝灌區22處,5萬~10萬畝灌區138處[4]。這些水利工程在保障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形成了相當規模的水利風景資源,構成了靚麗的水利工程風景線,成為水功能發揮、水安全保護、水科普宣傳、水文化弘揚及水生態保護的新亮點[5],為水利風景區的建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1 調查范圍
調查范圍以縣/區級行政區劃為調查單元,調查范圍覆蓋全省 14個地區、122個縣 (市、區)。
2.2 調查方法
組建調查團隊,組織專家隊伍到現場進行踏勘、調研,并綜合評價資源現狀。經分析研究后,確定一批開發潛質較好的水利風景資源。分析當地旅游格局和需求等實際情況,在水利普查工作基礎上,充分摸清依托本區域水利工程(水體、水域)的風景資源本底情況、生態環境基底和開發利用條件。采取資料查閱、現場調研、電話訪談、問卷調查等手段開展調查工作[6]。
2.2.1 資料查閱
收集分析現有各種文獻資料,主要包括資源所在行政區劃的地方志、當地2015年度統計年鑒、區域旅游發展規劃、景區旅游規劃、依托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報告、網絡推廣宣傳的相關文字、圖形和影像資料,從中采集與被調查資源相關的內容并進行初步分析,取得第一手資料,使調查者對調查區域旅游資源形成一個籠統的印象,便于野外實地調查。
2.2.2 問詢
問詢對象應具有代表性,如:當地群眾,旅游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從事歷史、地理、地質研究工作的人員等,這對配合實地考察、擴大資源信息具有重要意義。問詢調查可采用調查問卷、調查卡片、當面交流、電話問詢、會議討論等形式進行。
2.2.3 實地調查
組織資源調查團隊,團隊成員包含水利、旅游、環境、園林等多學科專業人員,對依托工程、風景資源、生態環境狀況進行觀察、調查、測量、記錄、描繪、照相、攝像,獲得調查旅游資源最直觀、最全面的認識。實地調查應盡可能細致深入,勇于探索,善于發現,才能挖掘出旅游資源的真正價值。現場不能判明的指標,如:水質情況,還應提取樣本,進行室內分析化驗。
2.2.4 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共發放兩張調查問卷與表格:《湖南省水利風景資源開發與保護調查問卷》《湖南省水利風景資源調查表》。
2.3 調查內容
2.3.1 景區建設現狀
調查已批準的和尚未批準的水利風景區的性質、批準后環境變化情況、開發程度、資金來源、盈利虧損情況、宣傳情況、開發與發展影響因素、就業情況、開發方式、存在的問題、制約因素、保護措施以及相關的經驗、教訓、意見和建議。
2.3.2 景區資源情況
收集水利風景區依托的水利工程、面積、建成時間、游客人數、自然條件、水資源情況、文化景觀、規劃落實情況、水利科普宣傳情況、區位條件、交通條件、管理狀況等。
湖南省水利風景區建設自2001年開始起步,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經建成73家水利風景區。本次調查共匯總條件較好的水利風景資源451個。截至2016年9月,湖南省已獲批國家水利風景區37處,占全省水利風景資源的8.20%;省級水利風景區36處,占全省水利風景資源的8%。
3.1 區域分布分析
此次水利風景資源,按照行政區域統計,結果見下頁表。
湖南省14市(州)水利風景資源分布情況表
由上表可知,此次調查的451個水利風景資源中,以郴州市資源數量最多,衡陽最少,長沙、邵陽、益陽、懷化風景資源也相對比較豐富。而在獲批的水利風景區分布中,長沙、益陽、郴州最多,均為8個;最少的是岳陽,僅一家省級水利風景區。從獲批數量占風景資源的比例看,衡陽和湘潭申報成為風景區的比例較高,分別為85.71%和50%;岳陽、郴州、株洲較低,均低于10%。分析其原因:一是衡陽和湘潭屬于申報水利風景區相對較為積極的地區;二是衡陽和湘潭地區在此次調查中,填報和調查到的水利風景資源數量較少。而岳陽和株洲比例較低的主要原因是獲批的水利風景區數量較少;郴州的獲批比例較低主要是由于其此次填報及調查到的水利風景資源總數量較多。
綜合水利風景區和水利風景資源地區分布的分析,湖南省水利風景資源豐富,在14市(州)均有分布,以郴州最多,長沙、邵陽、益陽等地區也相對較為豐富。湘潭、衡陽、張家界、婁底等地此次調查到的水利風景資源相對較少,其發掘潛力較大。
3.2 流域分布分析
對451處水利風景資源流域分布分析發現,全省水利風景資源基本按照湘、資、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區分布。其中:湘江流域共有水利風景資源243個,已評定為國家水利風景區23個,省級水利風景區14個;資水流域共有水利風景資源63個,已評定為國家水利風景區1個,省級水利風景區9個;沅水流域共有水利風景資源77個,已評定為國家水利風景區7個,省級水利風景區7個;澧水流域共有水利風景資源20個,已評定為國家水利風景區3個,省級水利風景區2個;環洞庭湖區共有水利風景資源48個,已評定為國家水利風景區3個,省級水利風景區4個。
總體上來看,湘江流域水利風景資源最為豐富,資水流域水利風景資源相對較為豐富,但獲得國家或省級水利風景區稱號較少,特別是獲得國家水利風景區稱號的僅有一家;沅水、澧水和環洞庭湖區的水利風景資源中,獲得國家或省級水利風景區稱號的比例在所有水系中居于中等水平。
3.3 類型分析
按景觀類型分,451處水利風景資源中水庫型280個、濕地型23個、自然河湖型91個、城市河湖型45個、灌區型6個、水土保持型6個。已獲批的73個水利風景區中,水庫型34個,自然河湖型26個,城市河湖型5個,灌區型4個,濕地型3個,水土保持型1個。本次調查發現,湖南省現有水利風景資源主要以水庫型為主,自然河湖型和城市河湖型為輔,灌區型、濕地型和水土保持型較少。其中水庫型水利風景資源占全省的62.1%,自然河湖型水利風景資源占全省的20.2%,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資源占全省的10.0%,濕地型水利風景資源占全省的5.1%,灌區型水利風景資源占全省的1.3%,水土保持型水利風景資源占全省的1.3%。
本文采用實地調研、問詢、調查問卷等方法,對湖南省水利風景資源現狀進行調查摸底,了解了湖南省水利風景資源的稟賦條件,分析了湖南省水利風景區建設現狀,并對其流域分布、地域分布和類型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從資源上分析,郴州市水利風景資源最為豐富;從流域分析,湘江流域資源最為豐富,所獲批的水利風景區數量也最多;從類型來看,湖南省水庫型水利風景資源居多,其次為河湖型。
水利風景資源調查是資源開發利用的首要環節,有利于確立水利風景資源開發的重點地區和時序[7]。結合上述調查結果,在湖南省水利風景區發展規劃中,可考慮適當加大資源豐富地區的投入與建設,重點關注其綜合發展;對于此次調查顯示資源數量較少的地區,應加強重視,積極發現與挖掘優秀資源,及時做好相關規劃工作。就湖南省整體而言,獲批水利風景區占水利風景資源的比例還相對較低,因此,未來規劃建設中,還應加快建設步伐,積極將優秀水利資源整合,申報為水利風景區,展現湖南水利新面貌。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SL 300—2004水利風景區評價標準[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2] 馮沖,謝祥財,張蕾,等.水利風景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方法[J].水利發展研究,2016,16(3):47-53.
[3] 刁碧澄.江蘇省水利風景區空間結構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6.
[4] 湖南省水利廳,湖南省統計局.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報[J].湖南水利水電,2013,39(3):54-59.
[5] 詹衛華.加強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為構建生態文明服務[J].中國水利,2010(15):11-13.
[6] 溫樂平,李昌彥,吳帥兵,等.江西省水利風景區資源的調查與評價[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5(2):26-33.
[7] 韓潔,宋保平.水利風景資源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以陜西省為例[J].河南科學,2014(10):2157-216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resources in Hunan
SHAN Hongcui1, XU Xingyi1, WANG Xinkui2
(1.HunanWaterConservancyandHydropowerResearchInstitute,Changsha410007,China; 2.HohaiUniverstyDayuCollege,Nanjing210098,Chin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resources are basic work for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s well a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spots. In the paper,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results are combined for analyzing regional distribution, river basin distribution and category distribu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resources in Hunan on the basis of obtaining basic situ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resources in 14 cities (states) of Hunan Province. The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rmulating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planning in Hunan Province.
Hunan water conservancy scenery; resources; survey; analysis
10.16616/j.cnki.10-1326/TV.2017.04.024
TV211
A
2096-0131(2017)04- 008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