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條例”正式實施以來,一些“網紅”食品狀況頻出,對于這類業態,監管部門正加緊分析研究,采取“以網治網”等先進的制度和科技手段,依法從嚴加強監管。

上海市食藥監局局長閻祖強近日表示表示,許多“網紅”都有一個典型的問題,即實際食品加工和安全保障能力,遠遠無法滿足其成名后高漲的消費需求,這釋放出一個危險信號:廣受追捧的“網紅”不等于安全;恰恰相反,越是“紅”,食品安全風險和隱患越大,越要密切關注和監督。
據悉,上海對于“網紅”食品的監管不會搞“一刀切”,而是根據國務院關于“放管服”改革要求,采取疏堵結合的方法。在嚴格要求食品生產經營必須依法取得許可、從嚴監管“堵”的基礎上,又設立“疏導”的機制,對群眾有需求且不影響周邊居民正常生活、經營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小型餐飲服務提供者,允許其以向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申請辦理臨時備案等救濟措施,并予以依法納入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