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笑林
(丹東市振安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栽培技術●
藍莓栽培技術
馬笑林
(丹東市振安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藍莓是越橘中藍果類型的俗稱,屬于杜鵑花科越桔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或常綠灌木,其果為漿果,呈藍色,肉質細膩,甜酸適度,可鮮食,也可加工成果汁飲料、果酒、飲品。藍莓營養豐富,屬高氨基酸,多微量元素的保健果品,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和防氧化、抗癌、增強人機體免疫等功能,市場需求量大,有較高好種植前景。
栽培藍莓選擇土壤類型的標準是:坡度不超過10%;土壤pH值4.0~5.5,最好4.3~4.8;土壤有機質含量8%~12%,至少不低于5%;土壤疏松,排水性能好,土壤濕潤但不積水,如果當地年降雨量少時,需要有充足的水源。
園地選擇好后,每畝施入草炭土20立方,腐熟的牛糞7~10方,然后深翻30厘米左右,深翻后平整土地,除石塊、草根、硬木塊等,應設置排水溝,整好地后進行臺田,臺面高25~30厘米、寬為1米;在臺面中間定植一行。
園地選擇時并非所選土壤都能適應藍莓的生長,往往存在pH值過高、過低,土壤偏粘,有機質含量不足等問題。在定植以前應對土壤結構、理化性狀等做出綜合評價,對不適宜的土壤條件進行改良,以利于藍莓生長。

2.1 土壤pH值過高的調節
土壤pH值過高是限制藍莓栽培范圍擴大的主要因素。
由于pH值過高,常造成藍莓缺Fe失綠,生長不良,產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這類土壤需要改良。當土壤pH大于5.5時,就需要采取措施降低pH值。最常用的方法是土壤施硫磺粉,施入硫磺粉時要在定植前一年結合整地進行。將硫磺粉按所計算施用量均勻撤入地中,深翻后混勻。施硫磺粉要全園施用,不要只施在定植帶上。土壤覆蓋鋸末、松樹皮,施用酸性肥料,以及施用粗鞣酸等均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
對土壤的pH值應每年做一次檢測,高于5.5或者低于4時都應及時調整。近年來,丹東的部分溫室種植藍莓的土壤pH值有過低的現象,要注意檢測,如過低,可施入石灰調整。
2.2 改善土壤結構及增加有機質
當土壤有機質含量<5%時及土壤粘重板結時,需要摻入有機物改良。丹東地區使用的有機物是草炭、松針土或者粉碎的作物秸稈等,摻入土壤后不僅增加土壤有機質,而且還具有降低pH值的作用。此外爛樹皮,鋸末及有機物也可作為改善土壤結構摻入物。土壤中摻入有機物可在定植時結合挖定植穴同時進行,一般按園土頤有機物越1頤1比例混勻填入定植穴或者在整地時結合深翻全園施入。土壤摻入有機物可以防止土壤溫度劇變,降低pH值,增加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有利于菌根真菌發育,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土壤摻入有機物在藍莓栽培中已作為一種常規措施而廣泛應用。
3.1 定植時期
春季和秋季定植均可。丹東地區由于需要冬季防寒,所以一般采取春季定植,但在保護地栽培的條件下可以秋季定植。
3.2 挖定植穴
定植前挖好定植穴。定植穴大小一般0.5米伊0.5米;定植穴挖好后,將園土與有機物混勻填回。
3.3 株行距
高叢藍莓株行距為0.6~1.5米伊2~2.5米;半高叢藍莓常用1米伊2米;矮叢藍莓采用0.5米伊1米。
3.4 授粉樹配置
高叢藍莓需要配置授粉樹,有些品種自花不實必須配置授粉樹。藍莓配置授粉樹后可以提高坐果率,增加單果重,提高產量和品質。矮叢藍莓品種一般可以單品種建園。授粉樹配置方式可采用1頤1式或2頤1式。1頤1式即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每隔1行或2行等量栽植。2頤1式即主栽品種每隔2行定植1行授粉樹。
3.5 定植
定植苗齡最好是2~3年生大苗,1年生生根苗也可植,但成活率低,定植后需要精細管理。定植時將苗木從營養缽中取出,如果苗木根系已經長滿營養缽,最好將根系土壤輕輕打碎后再定植。如果根系沒有長滿營養缽,最好直接定植,栽植深度以覆蓋原來苗木土團3厘米為宜。定植完后,埋好土,輕輕踏實。定植后必須要澆透水。
藍莓根系分布較淺,而且纖細,沒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多孔、通氣良好。土壤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創造根系發育良好的土壤條件。
4.1 清耕
在沙土上栽培高叢藍莓常采用清耕法進行土壤管理。清耕可有效控制雜草與樹體之間的競爭,促進樹體發育,尤其是在幼樹期,清耕尤為必要,清耕的深度以5~10厘米為宜。
4.2 土壤覆蓋
土壤覆蓋的主要功能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調節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濕度,降低土壤pH值,控制雜草等。
丹東地區覆蓋物應用最多的是松針土或草炭土,土壤覆蓋后,藍莓根系在腐解的覆蓋物中發育良好,使根系向廣度擴展,擴大養分與水分吸收面,從而促進藍莓生長和提高產量。腐解的覆蓋物可以很快降低土壤pH值。
覆蓋在苗木定植后即可進行,將覆蓋物均勻覆蓋在床面,寬度1米,厚度10厘米以下,以后每年再覆蓋2.5厘米厚以保持原有厚度。
適當的土壤水分是藍莓生長所必需的,水分不足將嚴重影響樹體生長發育和產量。從萌芽至落葉,藍莓所需的水分相當于每周降水量平均為25毫米,從坐果到果實采收為40毫米。沙土的土壤濕度小,持水力低,需配置灌水設施以滿足藍莓水分需要。常用的灌水方法有溝灌、噴灌、滴灌等灌溉方式。
現在提倡有機藍莓,對有機生產來說,整個藍莓生產的過程不允許施入任何化學合成的肥料。所以,在藍莓定植之前必須按要求施足有機物,使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在每一年中,為補充營養元素,只能施入農家肥、腐熟的豆餅或者花生餅、沼氣液等,施肥量可以根據莓藍的長勢和產量靈活掌握,一般來說,施肥量不能低于藍莓的產量。
藍莓修剪的目的是調節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的矛盾,解決通風透光問題。修剪要掌握總的原則是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防止過量結果。藍莓修剪可以控制產量,但單果重、果實品質增加,成熟期提早,商品價值增加。修剪時應防止過重修剪,以保證一定的產量。修剪的程度應以果實的用量為準,如果是市場鮮銷生食,修剪宜重,提高商品價值。
藍莓修剪的主要方法有短截、回縮、疏枝、摘心、剪梢、疏花、疏果等,不同的修剪方法其效果不同。應該視樹齡、枝條多少、花芽量等而定。在修剪過程中各種方法應配合使用,以便達到最佳的修剪目的。
越冬保護盡管藍莓中的矮叢藍莓和半高叢藍莓抗寒力較強,但由于各地不適宜的低溫,仍有凍害發生,其中最主要的兩個凍害是越冬抽條和花芽凍害。在特殊的年份可使地上部全部凍死。因此,在丹東地區越冬保護也是藍莓栽培的必須措施。
入冬前,將藍莓沿一個方向壓倒并捆綁好,然后直接覆土保護,避免越冬抽條,覆土的厚度在10~15厘米即可。注意覆土后要及時檢查露出土的枝條,并重新埋土,埋土前要灌足封凍水,灌水后2~3天再埋土,以免土壤過濕造成藍莓枝條發霉。
套塑料袋、搭人字架覆塑料等都可起到越冬保護的作用。這些方法也在丹東地區的藍莓栽培中進行試驗推廣之中。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7.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