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寶芝
(遼寧遼中區老大房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站 113001)
無公害辣椒生產技術
杜寶芝
(遼寧遼中區老大房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站 113001)
選擇適宜品種是辣椒高產、穩產的關鍵。
2.1 育苗畦的建立
選擇向陽、避風、土壤肥沃、便于管理的地方,畦的規格為:寬1.5~2米,長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每畝育苗需10~15平方米)。2.2 營養土配制
育苗床土的好壞與辣椒幼苗生長發育有很大的關系。一般選用菜田土(菜田土是2年以上未種過茄果類、瓜類及馬鈴薯)60%,腐熟的豬、牛、馬糞30%,經過冰凍風化的河泥、草木灰10%,0.2%過磷酸鈣或二銨1000克,每平方米苗床需200千克營養土。為防治猝倒病發生應用苗菌敵1包(20克)拌干細土20~30千克,混均成藥土,播種時先用1/3藥土墊底,再用2/3覆蓋種子上。
2.3 種子處理
先將種子晾曬1~2天清除雜質,然后用清水浸2~3小時,然后將種子浸入55益的溫水中不斷攪拌,并保持水溫不斷加熱水保持15分鐘,待水溫降至30益時,停止攪拌,把漂在水上面秕粒、壞籽撈出。浸泡8~12小時,種子吸足水后,搓去種子表面的粘液和辣味,用清水淘洗3~4次,用紗布包好,放在盆內催芽,催芽時最好摻些細沙以利保水和透氣。溫度控制在28~ 30益,每天用溫水淋洗,而且經常翻動使種子均勻受熱。當部分種子剛露出小芽時,將溫度降到20~25益蹲芽,大約經過4耀5天出芽60豫~70豫時,即可播種。
2.4 播種及播后管理
2.4.1 直播:直播(每畝用500~1000克種子),直播管理粗放,但產量低,如遇病毒病大發生年份病害流行,減產嚴重甚至絕產。
2.4.2 播種方法:育苗畦內先澆足水,同時噴50%辛硫磷800倍,水下滲后,用1/3藥土墊底,把種子均勻地撒在畦面上,然后,均勻蓋上0.5~1厘米的藥土,播好后,蓋上地膜,在畦內側每隔1米左右插一根竹片撐好,竹片長度根據拱頂與畦面相隔1米而定,再蓋上棚膜,四周用泥土封好。
2.4.3 苗床管理:育苗床的溫度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應維持較高的溫度,白天為30益左右,夜間為18益為宜,幼苗出土后,種子發芽出土后要撒去地膜,在床上撒上營養土厚度為0.5厘米,白天在23~25益,夜間為15~17益,保證子葉肥大色綠,生長健壯,當子葉充分展開后,真葉初露時,結合放風,除草間苗。秧苗定植前7~10天要低溫煉苗,溫度要逐漸比常規低幾度,白天逐漸降至15~20益,夜間溫度降至10~12益,白天揭開晚間蓋上。

用于栽培辣椒的地塊最好是2~3年內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地塊。適期定植、促進早發根、早發苗是定植期及定植后管理的主要原則。辣椒喜溫暖,不耐霜凍,必須待晚霜后,土溫穩定在13~15益。定植前每畝施有機肥4000~5000千克,復合肥40~50千克,硫酸鉀20千克。在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塊,同時還要畝施硫酸錳2~3千克,硫酸鋅1~2千克。起壟栽培:壟高20~25厘米,寬60~80厘米,壟面定植兩行辣椒。定植密度,要合理密植,防止倒伏。在一定生長期內,為了增加單位面積的紅果數也必須加大種植密度,進行合理密植栽培,一般行株距50厘米伊30厘米,每畝4000~4500株為宜,管理要隨栽隨澆一遍小水,注意補苗。辣椒進入生長旺盛階段,這時應及時中耕除草,當第一節枝形成后,應把第一節枝以下的杈子及時抹掉,此時的肥料施用,可分三個階段施用,第一階段施緩苗肥,每畝施尿素5~10千克;第二階段為第一叢花開放時每畝施尿素10~15千克或碳銨50千克;第三階段為催果肥,一般立秋前后,每畝施尿素15~ 20千克。
在辣椒生產中,常有病蟲害發生造成品質和產量下降。在病蟲害防治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栽培上除選擇抗病品種、種子處理、土壤消毒、培育壯苗等同時還要做到多觀察、早發現,發現病蟲害及時進行防治。下面介紹幾種辣椒生產中常見的幾種病蟲害:
4.1 猝倒病、立枯病
為辣椒苗期的主要病害,防治要在播種前澆足底水,苗期減少澆水量,以降低苗床濕度,提高溫度。發現病株后及時拔除,藥劑可選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
4.2 疫病
疫病發生時造成植株主、側根呈淡褐色或變黑,根毛減少,重時腐爛。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選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噴霧。根部發病用藥灌根,每株用藥為250克灌1~2次。
4.3 病毒病
病毒病是辣椒栽培中的重要病害,辣椒病毒病有花葉型、葉片畸型、叢枝型和條斑型,防治方法結合防治蚜蟲,防治病毒病,藥劑選擇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
4.4 炭疽病
發病初期選用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
4.5 瘡痂病
高溫多雨季節發病較重,主要危害葉片。防治方法:選用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或用72%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噴霧,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
4.6 日灼病
日灼病是辣椒常見的生理病害,主要是在夏季高溫期及雨后驟晴天氣條件下,使果實向陽面灼傷。其防治方法是:合理密植,提高地溫,促進早發秧,力爭在高溫期來臨前植株能夠封壟蓋嚴畦面。利用遮陽網適當遮陽。
4.7 蚜蟲
蚜蟲俗稱膩蟲、蜜蟲等,是辣椒栽培中的主要蟲害之一。防治方法是應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倍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
5.1 要分批采收
因為同一株辣椒果實的成熟期不相同,如不及時采收成熟果實,不僅影響產量,遇上連陰雨天,植株上的紅熟果還容易發霉腐爛。一般春茬干椒分3耀4次采收為宜。霜降前整株拔秧或割秧收獲。為促使植株上的青果轉紅,可以在最后一次收獲前10耀15天,葉面噴灑1000倍的乙烯利催紅。
5.2 要充分晾曬
果實采收后,要攤放晾曬,果層厚度不超過10厘米。白天曬,夜間用塑料薄膜覆蓋防露水打濕果實。勤翻動,并且要徹底,使果實上下面均勻見光。一般晾曬5耀7天后,當含水量下降到14%耀18%范圍后(不低于12%),收起分級,待售。整株收獲的干椒,應在收獲后,在田間選干燥處平攤晾曬3耀4天,使植株失去大部分水分。然后搭橫架,將植株帶椒掛到架上晾曬15耀25天。待果實內的種子響動,果殼捻之破碎時,將果實采下,分級待售。
10.16627 /j.cnki.cn22-1215/s.2017.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