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健生
打陀螺:有趣且健康
文/健生

此前赴貴州,當地的一項活動讓我覺得很有樂趣。當時,我去貴州桐梓出差。當晚我所下榻的酒店左邊是一個廣場,天蒙蒙亮即聽到抽打鞭子的聲響。一開始還以為是趕馬車的揚鞭聲,但一想在當今時代怎會有馬車呢?爬起來一看,原來是若干老者在甩動手臂抽打陀螺。隨著天色越來越明亮,打陀螺的人越來越多。偌大的廣場,竟有數十人在玩著不同大小的陀螺,抽打鞭子聲及陀螺旋轉聲彼起此伏,組成一曲美妙的合奏,后得知原來當地時興打陀螺鍛煉身體。
甩鞭的好處在此不多啰嗦。而打陀螺則不僅可甩動手臂,活動腰肢、頸椎,鍛煉肌肉,還多了娛樂性。陀螺作為一種玩具,玩者必須用自己的能力讓它不斷地旋轉,這就需要一鞭一鞭不停地抽打,且要準確地將鞭子抽繞在陀螺下端,以有力的抽打帶動陀螺不停旋轉。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充分調動身體的靈活性和精神的高度注意力,做到陀螺即將倒下又被抽打著重新轉動起來,玩者自然感受到樂趣。
被這一活動吸引,那天我也忍不住走到廣場近距離觀摩并試圖實踐一下。只見一位約60歲的婦女正雙手輪番抽打兩只陀螺,有節奏的舞動,頗為優美。她看起來很友善,使我敢于走近請求說:“大姐,我是從廣州來的旅游者,請問能讓我也嘗試玩一下嗎?”她二話不說就把左手握著的一條鞭子及其中一個還在旋轉著的陀螺讓我玩起來。
幾十年沒玩過的游戲,抓起鞭子有點不知所措,開始甩空了幾次。然后集中精神,調整姿勢,才終于找到了感覺,一會兒便可以學著交換雙手正反方向抽打了,痛快!
我抽打了一會兒,開始出汗。衣服也微濕了。這可不是如人們看到的只是手在運動。圍繞著這只小小的陀螺,必須雙手和雙腳調整到合適的位置,才能準確地下鞭。這樣,小腿、雙臂、腰肢、頸椎必須充分調動,這是一次徹底的全身鍛煉。對于我,還有一點好處是,一個旋轉的目標在眼下,必須雙眼緊盯著陀螺,由于自己常年用眼,眼睛干澀疲勞,這項運動正好讓我充分運轉了雙目,玩完后眼睛也靈醒了很多。
除此之外,有播放音樂功能的陀螺播放舒緩的有節奏的音樂,給我提供了下鞭的節奏,從而使運動均勻有力。音樂的精神按摩作用及身體的適度鍛煉,讓我感覺舒心舒體。短短20分鐘,我已經全身出汗,雖然運動量不算太大,但感覺運動得很充分,包括精神與軀體。
那天晚上,我睡得特香,第二天起床精神特別足。準備回廣州時,我還盤算著,要不要買只陀螺回廣州繼續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