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云 夏龍慶 王丹琪 張毅
“作為興隆街道中心幼兒園一名普通的家長,我有幸成為了幼兒園家長學校家委會的一名成員。中國有句俗話叫:機會可遇而不可求。我為自己感到慶幸,慶幸加入了家長學校這個大家庭,同時也體會到作為一名家長肩負著的責任和擔當。”在參加過幾次家長學校的講座后,東營市墾利區興隆街道中心幼兒園的一名家長這樣說道。
興隆街道中心幼兒園明確辦學思想,緊密結合教學方案,創辦家長學校,使家庭與幼兒園之間更好的配合,幫助孩子邁開成長的第一步。家長學校的成員來自一線教師和家委會成員。他們的任務是,不但自己理解教育方針,明確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要向其他家長和社會進行宣傳,參與家長學校的各項工作管理,參與制定符合實際的教育工作計劃,為家長學校的教育活動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信息,為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貢獻計策。
專題性的家長講座
幼兒園家長學校根據小、中、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學期主要教育教學目標制定講座內容,并在將要進行“家長講座”前,征求講座內容、形式等意見。針對小班剛入園的情況,開展家、園互動座談會,以家、園交流溝通的互動為主,達到了家長在教育方面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的效果,也增加了家、園的理解和支持。中班開展的《培養良好習慣從小抓起》主題講座,設計了寬松、民主的家長沙龍的形式,使家長和老師的距離更近了,家長的交流也顯得更為輕松、積極、主動。針對大班家長的有《幼兒入小學準備》家長講座,并邀請小學一年級的教師親自為家長介紹幼兒入小學的要求。
親密的家長開放日
每周五是幼兒園固定的家長接待日時間,每學期也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對家長的開放活動日,讓家長能親身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程序及學習、游戲、運動等活動內容,并進行家長意見反饋。特別是開展家長走進幼兒園、家長評議幼兒園活動以來,充分調動了家長參與新課程改革的主觀積極性,家長紛紛表示,“教師以如此飽滿的熱情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我們也會用愛心和科學方法竭心盡力地配合學校教育”。
多樣的親子活動
幼兒園家長學校舉辦家園同樂會、聯歡會、畢業典禮、“五·一”“六·一”、春秋游等多姿多彩的活動。每逢開學和過節,家長、幼兒、教師根據活動內容和需要,共同參加策劃、組織、實施。比如針對小班剛入園的孩子,組織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親子夏令營”;為歡度正月十五組織的全園性家園鬧元宵活動;還有配合主題活動開展的親子制作蔬菜娃娃評比活動。 在這些親子主題活動中,既培養了幼兒對季節、節日、社會的初步認識,體驗集體外出的樂趣,同時也增強了家園的聯系和情感,為幼兒更好融入幼兒園生活奠定了基礎。
緊跟時代的網站和專刊
幼兒園家長學校利用網絡,積極和家長聯系,各班都成立了自己的班級主頁和寶寶論壇,還設立了“園長信箱”,方便家長及時與幼兒園溝通,保持與家長的密切聯系。 正如一位家長所說:“通過網站使家長和幼兒園的關系更為密切,家園都多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對促進孩子的成長很有好處。”幼兒園還創辦了昌幼專刊,接近家長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家長的歡迎,許多家長還積極投稿,出謀劃策,熱情參與到專刊的創辦中來。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如果說學校教育是“陽光”,那么家庭教育則是那豐沃的“土壤”。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興隆街道中心幼兒園在“家長學校”辦學工作中有了一些初步的體會和收獲,今后將在家長和社會各屆的支持下,讓家長學校更加規范化、科學化,提高家長素質和家庭教育質量,使家長學校達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