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無能無力的。
一定有些什么,在葉落之后,是我所必須放棄的。
不如把回憶化作一個展覽,
看完了永遠懸掛在眼眶……
【攝影家簡介】
李舸,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人民日報攝影部主任、高級記者。
在我出生那年的整整100年前,29歲的柴科夫斯基在鄉間,聽到一位泥水匠哼唱民歌。后來,他以此創作了《D大調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聽到這一樂章時,感動得淚流滿面。他說:“我已接觸到苦難人民的靈魂深處。”
如歌的行板,在不同時代、不同類型藝術家的作品中,雖然呈現方式不同,但卻都共同書寫了一種情懷,那就是用腳步去丈量生活、用內心去表達態度。
我注定是一個到處游走的人,在深度否定了之前20來年跑偏的思維后,重新學習,重新上路。企望以如歌的行板,去探尋初心。
2016年,我再次走遍了五座佛教名山,還拍攝了眾多不知名,甚至殘破不堪的古寺。很多時候,我都是蜷縮在寺廟客房的板床上,在暗夜里思緒飄游;很多時候,我都是形單影只地躲在某個角落,默默地看著眼前的流動。這時,攝影于我不再是創作,而是修心修性的體驗。這時,空靈孤寂油然而生,撞擊我的不是抑郁,而是愉悅。這時放空,是為那時,更自在、更平和地過活。
2017年已經過了兩個月了,我的大腦時常像要炸了一樣疼。輾轉于甘肅、四川、安徽、江蘇、浙江、山西、河北等地,我奇怪,為什么褲腳和鞋上永遠糊著泥巴和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