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繼平
山東,作為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孝德文化悠久綿長。近年來,山東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積極開展為老服務工作,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努力讓廣大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全省老齡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山東是我國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截至2015年底,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90萬,占總人口的19.23%。山東老齡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發展老齡事業方面,山東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工作方針,把其當做新常態下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和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全省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敬老愛老氛圍更加濃厚。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山東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關心老齡問題,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老齡事業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等文件,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訂的《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近年來,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帶來的新情況、新挑戰,進一步完善了黨委政府領導、老齡委協調、相關部門負責、社會力量參與的老齡工作格局,有力地促進了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只有完善養老保障體系,才能積極應對老齡化。近年來,山東養老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連續12次上調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90周歲以上老年人及80周歲以上低保老年人高齡津貼實現了全覆蓋;城鄉低保和五保標準持續提高,農村計生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全面落實,銀齡安康惠老工程成效顯著。
醫療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全省實現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建立起全省統一、城鄉一體的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市級以上醫院全部開設了老年門診和老年病房,城鎮養老服務機構全部建有醫療室或與醫療服務機構建立聯動機制;實現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建立起 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查體制度。
老年法規體系更加配套。先后重新修訂了《山東省優待老年人規定》和《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在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生活服務、文體休閑和權益保障等方面給予老年人特殊優待,老年人權益保障更加充分。
老齡服務業漸成體系。從2013年起,省級財政每年投入10億元支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截至2015年底,全省養老床位數達到60.5萬張,平均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3.6張。全省有6個市成立了專門為老年人服務的綜合為老服務大廳,有15家高等職業院校設立養老專業。先后舉辦了八屆中國(山東)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山東作為孔孟之鄉,敬老文化源遠流長。近年來,敬老文化體系更加深入,“孝德文化”建設成效顯著,開展了孝德文化基地建設和“敬老文明號”命名活動,評選了“敬老模范個人”“十大孝星”,形成具有齊魯特色的敬老文化體系。各級修建老年文體活動場館7624個,老年健身活動站點4.88余萬個,各級各類老年學校7897所,在校老年學員達到61.6萬人。舉辦了五屆全省“銀齡風采”藝術大賽、老年書畫大賽和四屆老齡主題攝影大賽,兩屆中老年人廣場舞大賽,老年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老有所為才能老有所樂,山東的老有所為支持體系不斷完善。 各級認真落實省委組織部等六部門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老有所為工作的意見》,從政策、資金、考核等角度推進老有所為工作。全省共注冊各類老年社會組織近1500個,規范性老年志愿活動隊伍2406個,參與人數291.42萬人。25萬多名“五老”志愿者長期投身于關心下一代工作,老有所為蔚然成風。
(圖片由老齡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