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勉勵 袁宏 姜玉泰

新春伊始,位于內蒙古鄂托克前旗上海廟鎮的山東能源集團盛魯電廠2×1000MW 項目施工現場,彩旗飄揚,項目招標工作已結束,大規模的開工建設已經到來。作為“蒙電入魯”的國家級重點電源點項目,盛魯電廠項目擬建設規模為4×1000MW,一期工程建設2×1000MW超超臨界空冷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脫硫、脫硝設施和高效除塵設施。電廠建成后不僅變輸煤為輸電,實現“煤從空中走”,極大保障山東電力供應,而且可實現年營業收入30億元、利潤7億元,并將帶動周邊礦井的協同發展,持續為山東能源集團推動產業升級、帶動經濟增長發揮支撐作用。
近年來,山東能源集團針對“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失衡問題,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快打造形成大能源、大金融、大服務“三大產業”格局,構建煤電、新興地產與醫養結合、產融結合“三大一體化產業鏈”和建設新疆伊犁、內蒙上海廟、山東棗莊與菏澤“四大基地”協同發展新布局,轉型升級步履強健,正在向著實力、價值、活力、和諧的“四新山能”闊步邁進。
大能源:打造現代煤電一體化產業鏈
“唯有擺脫‘一煤獨大,大力打造煤電一體化、煤氣一體化的‘大能源格局,發揮后發優勢和作用,才能有效破解產業結構失衡問題,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大發展。”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李位民的話一語中的。
近年來,隨著我國環保力度不斷升級,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鋼鐵去產能、“三去一降一補”不斷加快,煤炭市場持續承壓下行,傳統的煤炭產業步入“寒冬”,山東能源集團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企業的發展一度受到重創。
認清“短板”方顯勇氣,取長補短更需智慧。山東能源集團依托自身煤炭產能大、品種多、產區廣布和管理集約等比較優勢,加快構建“煤炭綠色生產—清潔發電—高效用電—市場售電”新型一體化產業價值鏈條,建設大型煤電一體化基地。
通過融入國家西部開發、“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聚集企業各類技術、人才、資金、管理等優質資源,集團抓住國家“西電東送”和煤電升級改造等機遇,采用超超臨界、脫硫脫硝、高效節水等先進技術,在魯西南、內蒙、新疆等基地內,加快推進煤電一體化開發,建設大容量、高參數、清潔高效的大型煤電項目。其中,年產20億立方煤制天然氣項目,近日在新疆伊犁北部礦區竣工,即將投料試生產。這個項目總投資169億元,是全球最大的單體煤制氣工程,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個年產600萬噸的礦井。
大力推進低熱值燃料綜合利用。山東能源集團在煤炭礦區、煤炭工業園區、能化基地等煤炭集中且產量較大的區域,依托周邊工礦企業和居民用熱、用氣和用電市場,利用煤矸石、煤泥、洗中煤、油頁巖等低熱值資源和炭黑尾氣、焦爐煤氣等廢棄資源,合理規劃建設集發電、供熱、供氣為一體的大容量、高參數、低排放的低熱值燃料熱電機組。
山東能源集團先后確定了建設總裝機容量1×350MW的棗礦八一熱電二期項目、田陳富源2×350MW二期、1×30MW生物質發電工程等電力項目建設目標。目前,投資16.5億元、總裝機容量1×350MW的棗礦八一熱電二期項目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鍋爐鋼架、主廠房、涼水塔、煙囪等工程建設均實現了預定節點目標,計劃今年年底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實現并網發電;1×30MW生物質發電工程項目已于6月中旬點火試運行。此外,山東能源集團棗礦炭黑一期工程的重點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依靠內部電力資源,對焦化產業富余產品進行二次深加工,用生產中的富余熱量反哺電廠發電,生產的炭黑產品用作內部輪胎產業的主要原料,并先后建設苯加氫、粉煤灰制磚、民用煤氣供應等項目,真正把煤電化綜合利用的文章做實做活,串聯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經濟鏈條,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集團旗下的龍礦集團不斷升級熱電產業,目前已形成了年可消耗低熱值煤煤炭130萬噸的規模,其形成的煤電油運產業鏈,“煤、電、氣”、“煤、電、供熱”、“油、電、汽”等循環經濟鏈條拓寬了企業發展空間,既消除了總部礦區低熱值煤、劣質煤對煤炭市場和企業效益帶來的嚴重沖擊,保證了總部礦區的正常生產和自身電力需求,又穩定了煤炭市場,實現了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
集團還充分利用國家有關政策,加快對低效高耗能機組升級改造。推廣應用節能、節水、脫硫、脫硝新技術,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實現節能環保。建設技術先進、低能耗、清潔高效機組,擴大電力裝機規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設備利用水平。“十三五”期間,山東能源集團規劃淘汰容量小、技術落后、設備陳舊的小型機組13臺,裝機容量151.5MW。同時,實施棗礦集團內部電網升級改造工程,進一步發揮內部電網優勢,擴大現有綜合利用電廠發供電市場,降低礦區用電成本。
山東能源集團抓住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機遇,成立了山東能源集團售電公司,發揮集團自有電廠和內部電網優勢,本著先省內、后省外,先企業內部、后進入社會的原則,積極參與售電側市場競爭。在鞏固省內礦區用電市場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區的城鎮發展規劃,著眼高新產業區、經濟開發區、重要商務區、城市拓展區和大型企事業的新增用電市場,立足占領大用戶、爭取特大用戶、細分中小用戶,加快向周邊用電市場輻射,擴大售電范圍。同時主動加強與大型發電企業、調度交易機構的溝通與協調,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進一步開發優質電力用戶,積極搶占用電市場份額,爭取國家電網退出的電力市場。
據了解,到“十三五”末,山東能源集團電力裝機容量將達到1000萬千瓦,形成集發電、售電于一體的現代煤電化產業鏈。
大金融:打造產融結合一體化產業鏈
穩健布局金融產業,瞄準“大金融”,山東能源集團廣泛尋求銀行、保險、信托、證券等領域合作,通過兼并重組、控股參股等方式,培育做大金融產業,推動金融平臺功能由單一向綜合突破,實現產融結合共進,持續優化集團盈利路徑。
集團成立了創元投資有限公司,對集團旗下權屬單位在外“零散”的股權投資進行集中管理、集中運營,提高股權投資集中度和收益率。去年以來,共清理退出股權投資1.3億元,整合歸并股權投資18億元。
調整優化融資方式,充分發揮財務公司作用,集團將財務公司定位為“金融服務平臺、金融資源配置平臺、資金風險防控平臺”,以資金集中為重心,做實做大基礎業務,做精做專創新業務。同時,借助資金集中管理優勢,協助集團統一開展融資談判,提高對外議價能力。廣泛開展“一頭在外”的產業鏈金融服務,利用同業授信,開展票據再貼現、轉貼現、信貸資產轉讓等業務,向成員單位提供銀團貸款、信用證保函、擔保以及財務顧問咨詢等業務,實現由提供單純的融資服務向提供融資與融智相結合的綜合金融服務轉變。
集團廣泛尋求金融、類金融合作伙伴,參股棗莊銀行、棗莊農村商業銀行、萊商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并尋求收購新的商業銀行,實現產融結合發展新突破。依托財務公司,積極拓展業務功能,廣泛開展與外部商業銀行合作,最大限度提升經濟效益。目前,山東能源集團資本證券化已邁出新步伐。新華醫療新一輪非公開增發有序推進,集團擬認購不低于10.27億元,持股比例增至32.19%,并將撬動21.66億資金用于產業并購擴張。同時,加快培育新的上市企業,臨礦玻纖股份公司有望年內實現首發上市,屆時將成為山東能源集團自主培育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進一步提升集團資本證券化水平。
“十三五”期間,山東能源集團將金融產業發展成集團金融服務的“踐行者”、專業人才的“孵化器”、產融結合的“示范田”和產業發展的“助推器”,為推動集團可持續發展提供金融支持,獲取競爭新優勢。
山東能源集團把發展現代物流貿易產業作為現代服務的基礎強力推進,按照“建設大市場,發展大商貿,培育大物流,促進大發展”的目標要求,推進物流貿易業務整合,利用“互聯網+”等手段,構建專業化、網絡化、信息化、集約化的管控體制。
集團依托在國內外的產業基礎、國家和地區重要的基礎設施,調整完善物流貿易布局,建設物流貿易產業園區,開發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整合內部、外部兩種資源,規避物流貿易業務風險,打造在行業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現代物流貿易企業。其中,棗礦集團打造的以“物流+貿易+金融+電商”為主體的現代物流商貿產業集群,目前有色金屬業務已躋身上海有色金屬交易中心前十名,在2016年有望突破前三名,“十三五”期間,將形成年收入400億元的規模,并助推物流板塊在香港市場借殼上市。
山東能源集團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在建成并投用國內煤機制造行業首套智能焊接車間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智能化生產領域,堅持新上設備首選智能化設備,讓更多的智能裝備、智能機器人走進車間,實現制造裝備的智能化生產。依托成熟的激光應用能力,深化“3D”打印技術在裝備制造過程中的應用,提高加工制造效率和產品整體質量。同時,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按照由內而外、由小到大的原則,開展設備租賃業務,完善從產品制造、租賃到再制造的循環價值鏈,探索推進設備返租回購業務,并借助融資租賃平臺,激活實物資產,實現增值增效。
大服務:打造新興地產與醫養結合一體化產業鏈
山東能源集團充分抓住國家支持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堅定發展醫療健康“一個理念”,堅持走技術創新、外延并購、專業化運營“三條道路”,堅守做強高性能診療設備和高端生物制藥裝備、做優醫療服務和健康養老、做專醫藥研發和醫用材料“三大業務”,構建大健康產業鏈,實現產品高端化、服務專業化、管理國際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療器械制造商,培育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醫療健康服務產業。
延伸醫療健康服務鏈條,加快向診斷、醫療、康復、養老、健康管理等業務拓展,集團積極謀劃布局大健康產業,以大健康為核心,開展跨行業的同心多元化,推進產業價值鏈創新。集團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大力發展醫療服務,成立了醫療健康投資公司,以新華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為龍頭,對企業內部的36家醫療機構進行重組,并以提升市場競爭力為導向優化醫院組織結構,探索醫療系統集團化、引進戰略投資者、實行混合所有制等多種形式,大力推進醫院內部改革,提升現有礦區醫院的技術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充分把握老齡化人群中高發疾病及慢性病的治療、管理和防控,以資本運作的方式對社會上有較好基礎的骨科、腫瘤治療、婦幼保健等專科醫院適時收購。集團積極與知名醫療機構合作,加強醫院學科專業建設,借助外部醫院的人力資源,培育學科間的交叉與聯合,形成跨學科強強聯合群體,發展新型學科,搶占醫療高端領域。
山東能源集團抓住國家推動機構養老事業發展的機遇,統籌醫療服務與健康養老資源,實行健康養老機構與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和老年護理院相結合。今年6月21日,集團與濟南市政府暨淄礦集團與章丘市政府建立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章丘市舉行,通過實施戰略合作,融入省會城市經濟圈,促進企業醫養結合產業的發展。
積極發展社區健康養老。引導健康養老服務入社區、進家庭,實行康復護理、老年護理、家庭護理等不同的護理服務,加強對從業人員專業化、規范化業務培訓。規劃建設新華醫療等養老社區,為社區老年人的日常護理、慢性病管理、康復、健康教育和咨詢等提供服務。
山東能源集團還充分發揮專業化和新興產業優勢,將發展醫養結合產業與新興地產產業融合起來,以醫養結合帶動地產開發。集團成立了置業公司,整合7家房地產公司和土地資源,堅持一手抓內部資源整合,一手抓外部市場布點,力爭取得實質進展。同時,加快消化庫存,對現有土地儲備進行梳理,轉讓處置一批非優質土地資源,降低閑置占用和后續運營風險。
根據集團“十三五”發展規劃,預計到2018年,新興地產與醫養結合產業可實現收入200多億元,將成為山東能源集團新的增長極。
新常態,新路徑,新天地。轉型升級為山東能源集團“轉”出了一片全新的天地,成為當前國企深化改革、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標桿企業之一。今后,隨著山東能源集團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順利改建,山東能源集團的轉型升級步伐將進一步提速,披荊斬浪,乘勝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