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2009年8月,教育部在印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中明確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針對這項規定,社會各界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如果我們習慣用法律保護弱者,如果班主任的批評權需要靠法律來撐腰的話,那班主任不就更成了弱勢群體嗎?也有人認為,我們應該為這個規定感到高興,因為這個規定為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權提供了支持,讓班主任的批評變得有法可依。
批評權是具有教師身份的教育者所擁有的一種對學生的不當言行進行規范和矯正的法定權利,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批評權十分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然而,在現實教育教學活動中,批評權的使用卻存在很多問題。一些班主任出于自保,有意識地放棄了批評權,面對學生問題時陷入“不敢問”“不能問”的狀態;還有一些班主任掌握不了合適的“度”,使得批評教育的積極作用沒有得到明顯發揮。因此,我們必須對班主任的批評權有全面的了解。本期“隨園夜話”班主任沙龍的主題為“班主任的批評權”,所選取的三篇文章均反映了一線班主任教師對批評權的理解與思考,強調班主任批評權的使用必須符合規范。而要確保班主任更好地行使批評權,來自國家、社會、學校、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其實,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它們都只是班主任教師進行班級管理的手段之一。希望所有班主任教師都可以運用好批評權,切實肩負起教書育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