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長是班主任必須面對的復雜群體,而在這個復雜群體里有一類家長,他們總是站在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辯護、開脫。面對這樣的家長,班主任要主動出擊,不能被家長牽著鼻子。班主任可以針對具體情況采取以下幾種策略:利用自媒體,還原事情真相;巧用家委會,解決家校難題;利用開放日,讓家長走進課堂。
【關鍵詞】班級管理;自媒體;家委會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07-0064-03
家長是班主任必須面對的復雜群體,其中有一類家長比較難纏,他們護犢無度,不分是非,或者不想分辨是非,只想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傷害”。他們大多奉行“散養”政策,堅信“孩子不是管出來的,而是守望出來的”。在他們眼里,孩子是自家的好,問題一定出在別人那里。如果孩子受到學校老師批評,他們往往認為老師戴著有色眼鏡看待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他們往往認為是別人的錯。總之,自己的孩子沒有任何問題,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們不能讓家長牽著鼻子走,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利用各種資源,讓家長明白真相,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從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和學校一起共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一、利用自媒體,還原真相
隨著信息化普及程度的提高,自媒體時代已經到來,人人都可以成為消息的發布者。相機、手機、電腦都是我們可以巧妙運用的工具,這些工具既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也可以成為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好助手。我們可以將學生每天的精彩表現或者班級的精彩瞬間及時地拍攝下來,也可以將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或問題的關鍵場景保留下來,成為我們處理問題時的“撒手锏”。
班上有位學生叫楊楊,常常因為一點小問題就在課堂上大吵大鬧,肆無忌憚,科任教師批評他,他就辱罵老師;課間時候,他在教室里到處亂竄,經常對比他弱小的同學揮拳相向;自習課上,他會隨便離開座位,當他發現有同學看他時,他會對別人破口大罵;在集會場合,他隨便跟前后的同學大聲說話,即便是其他同學不理睬他,他還是照說不誤。我幾次聯系他的父母,試圖跟他們交流楊楊在學校的這些情況,可每次家長都替孩子開脫責任,要么說“俺的孩子學習不好,科任老師對俺的孩子有意見”,要么說“孩子在家里是聽話的,俺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同學招惹他了,不然他不會罵別人的”。多次交流并沒有什么效果,楊楊依然我行我素。再加上該家長在不少場合說學校、老師以及班上其他學生的壞話,導致這個孩子成了同學討厭、老師頭痛的刺頭。
看著楊楊越來越偏離學校教育的正常軌道,而家長又極其袒護自己的孩子,我陷入了巨大的煩惱之中。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我經常用相機、手機給學生拍攝照片、視頻,那我也可以利用班級里的監控將學生們的一舉一動錄制下來啊。辦法想到了,說做就做。我利用教室里的監控,從學生早讀開始到下午離開教室結束,連續錄制了一周,學生的一舉一動都以視頻的形式保存了下來。我又用手機錄制了一些集會場合的視頻,給學生做了全方位的影像專輯。
期中考試之后召開家長會,結束之后,我留下了幾位家長,希望可以單獨交流下,其中就有楊楊的媽媽。當楊楊的媽媽進入我辦公室后,我還沒來得及說什么,她就嚷嚷道:“老師,你們不要對俺的孩子另眼相看,俺的孩子在家里表現很不錯的,經常幫著俺做家務,衣服也是自己洗的”。“楊楊媽,您好。孩子在家里肯定表現很好,我相信這一點。我最近錄制了一些視頻,現在我們一起看一下,看完之后我們再交流,好嗎?”我不動聲色,微笑著說道。當視頻播放的時候,楊楊在課堂上以及集會時的種種表現完全暴露出來了。楊楊的媽媽還是第一次看到孩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她的臉頓時紅了:“老師,這是您自己錄制的嗎?我的孩子怎么會是這樣的?”至此,楊楊媽媽終于意識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也主動承認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時出現了很多偏差。我跟家長開誠布公,談了自己的想法,還跟家長交流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在心理教師的建議下,楊楊的媽媽帶著孩子去做了心理輔導。一段時間之后,楊楊的習慣有了很大的改善,能夠較好地融入班集體,學習成績也有了較大提升。所以說,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可以積極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它能幫助我們處理班級管理中一些棘手的問題,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注意資料的保密,不要外泄,防止給學生、家長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二、巧用家委會,解決難題
學生在校期間產生矛盾,造成一些意外傷害,這樣的事情比較常見。但發生傷害之后,有些家長胡攪蠻纏,袒護自己的孩子,把責任推給另一方,造成家長之間產生矛盾,這不利于問題的及時處理。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家長不能正確對待問題,一味袒護自己的孩子,不愿意承擔自身應該承擔的責任,造成家校之間產生各種矛盾和沖突,干擾了學生正常的學習,嚴重的情況下還會造成學校教學秩序的混亂。如果能有效運用家委會這一資源,就可以比較順暢地處理這樣的矛盾。
隔壁班上有位叫爍爍的學生,非常頑皮,在一次課間操打掃衛生的時候,他搞了一個惡作劇,趁著前面的同學不注意的時候,猛地用力推了一下他的后背,被推的同學沒有任何防備,一下子磕倒在地,一顆牙齒被碰斷了。老師及時聯系了醫院和雙方學生家長,受害一方的家長相對比較冷靜,而爍爍的家長反而非常沖動,說如果不是另一個孩子招惹爍爍,他也不會去推那個學生,很明顯,爍爍的家長袒護自己的孩子,不想承擔責任,這讓受傷孩子的家長非常惱火。雙方家長幾次鬧到學校,對班級造成了不良影響,也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兩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大幅下滑。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教師充分利用了班級家委會的力量。家委團隊中有一位家長是律師,班主任便向他尋求幫助。于是,這位律師家長在班級里做了充分的調查,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然后班主任將兩位家長約到學校,這位律師家長從孩子的成長發展角度對兩位家長進行了積極的調解,又給兩位家長上了一堂法律課,讓家長明白了該如何處理這起事故,之后雙方家長達成了一致意見,最終這個事故得到了妥善處理,兩位學生的關系又回到了從前。
學生在學校產生矛盾、發生糾紛是正常的,但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卻大有學問,有時候單靠班主任教師的努力是不夠的,可以充分發揮家委會的作用。家委會是家長與教師、學校間溝通的橋梁,有效利用家委會這座橋梁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
三、利用開放日,家長進課堂
有些學生不愿意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自由散漫、行為粗野,嚴重擾亂了課堂秩序,給他人造成了諸多不便。而有些家長為了維護孩子的“自尊”,總是遷就、縱容孩子的行為,這給班級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我們班級里有個學生叫浩浩,總是在課堂上故意將課桌弄出聲響,或者突然哈哈大笑,以此引起同學、老師的注意,嚴重影響了課堂秩序。我多次找該學生談心,但總是沒有效果,當面他答應得好好的,但背后依然我行我素。我打電話跟浩浩的媽媽交流孩子在學校里的情況,家長竟然說:“孩子早就跟我說了,你們管理太嚴格,孩子連上廁所的功夫都沒有。孩子打打鬧鬧、說說笑笑怕什么,你們老師就喜歡聽話的孩子,孩子成為書呆子就好了?你們學校老師管得也太嚴了吧?”聽到家長說了這樣的話后,我知道我單純跟她講道理是不起作用的。于是,我告訴她下周是我們班級的家長開放日,歡迎她進入班級聽課,參與學校管理。
那天,她按照約定的時間早早地來到了教室,一同來班級聽課的還有其他三位家長。為了讓家長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我專門把家長和孩子安排為同桌。第二節課下課時,家長們來到了辦公室跟我座談,我首先介紹了近期學生的學習狀態、班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下一階段班級要開展的活動等,隨后家長們也紛紛加入交流,談到了課堂上觀察到的情況,并非常誠懇地提出了一些班級建設方面的意見。在此過程中,浩浩的媽媽一言不發,面色難看。第三節課,浩浩的媽媽沒有去教室聽課,眼淚汪汪地來到我的辦公室,低聲告訴我,孩子在課堂上確實不認真,第一節課還好些,第二節課直接就坐不住了,還到處找同學說話,她在一邊多次提醒孩子,但孩子根本就不聽。接下來,她又跟我談起了家庭中的一些變故。原來,幾年前浩浩的爸爸就因病去世了,浩浩的媽媽怕孩子受委屈,一直自己帶著孩子。看著別人的孩子有爸爸的疼愛,她為了補償孩子,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電腦、手機,凡是人家有的浩浩都有,但沒想到孩子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我告訴她,不要因為孩子沒有父愛就無原則地遷就他,滿足他的一切要求,做父母的也要學會拒絕,因為一味地包容只能讓孩子變本加厲。我告訴她,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家校之間通力合作,孩子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
很多時候,家長聽信孩子的一面之詞,沒有看到孩子在學校的真實狀態,再加上對孩子的溺愛,就容易造成家校之間產生誤會。當家長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就會發現自己孩子的問題,此時教師再同家長交流則會事半功倍。
班級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尤其是跟護犢子的家長打交道,需要我們班主任教師運用教育智慧,調動各種教育資源,那么我們的工作也許就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