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中生而言,發展性學力具有極大的作用,不僅有利于初中三年的學習,也能夠作用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所以教師就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發展性學力,運用發展的思維開展教學,并且在訓練學生的過程中,側重于相關能力的培養。在初中課程當中,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教師要想最大限度培養學生的發展性學力,就需要將語文教學作為平臺,更加科學地展開訓練,煥發初中語文教學的生機。
1.課堂滲透。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式、環節一成不變,導致課堂學習氛圍沉悶,學生無法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缺少自主學習的動力。基于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通過巧妙的教學設計凸顯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且在教學內容中適當添加學生感興趣的成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情境來活躍課堂的氣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授《孔乙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情景劇表演,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全班同學評選出優秀表演小組,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悟人物心理和作品內涵,還能夠調動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間的競爭意識。這種培養學生發展性學力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幫助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在長期的熏染中形成自我發展的意識。
2. 自主學習。
要想培養初中學生的發展性學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自主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主動展開探索,從而培養學生的發展性學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安排一些閱讀計劃,讓學生自主選擇名著進行閱讀,閱讀后記錄下對文章內容的感悟,潛移默化地培養閱讀習慣,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語文的閱讀能力,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例如在教授《蘇州園林》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布置學生在預習時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與蘇州園林相關的信息,了解蘇州園林的特征以及建造的獨特之處,深層次地了解當地的人文景觀,達到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展示自主預習的成果,帶領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教學環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發展性學力。
3. 合作學習。
毋庸置疑,個人學習效率與團隊合作學習效率存在差距。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積極推行團隊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汲取對方的優點,增強團隊精神,培養合作意識。在各個團隊當中,每位同學都發揮著各自的作用,擁有不同的職責,團隊成員間需要積極的溝通和交流,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此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能夠更加全面且深入地開展學習,彌補教師授課缺失的部分,還能夠讓學生之間進行比對,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陷,從而自我完善。例如在教授《變色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團隊之間進行角色問答互換體驗。通過團隊合作讓提問更精準、規范,讓回答更全面、準確。每位同學都有機會提問或回答,有利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全面分析人物的不同性格。同時,教師在培養學生的發展性學力的同時,也要注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學生的綜合發展。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此來促進學生發展性學力的培養。
(作者為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初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