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職業學校;校園貸;財富觀;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47-0072-01
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眾多“校園貸”平臺紛紛到中高職學校“跑馬圈地”,部分沒有獨立經濟來源的在校學生開始試水,然而由于沒有樹立正確的理財觀。一旦消費欲望膨脹,控制不住自己的需求,學生就有可能陷入連環債務之中。
一天中午,我從班級經過時。看見班上一向愛說愛笑的小澤呆坐在教室里。小澤平時特喜歡聊天,連上課都控制不住,今日卻萎靡不振,我和他打招呼也愛理不理的。出門正好碰見班里的其他學生,我于是順便問了一句:“小澤是不是身體不好?”學生說:“他肯定是有事了,有一段時間沒見他去食堂了,都是吃泡面,也不愛說話,和好多同學借錢,問他是不是家里有事,他也不說。”小澤出什么事了?我忙找到幾個平時跟他要好的學生來了解情況。
原來,小澤是個游戲迷,對各類電子游戲都感興趣,他經常到市里參加各類電子競技比賽,并且都能取得較好的名次。他一直想擁有一臺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但是小澤的家長認為打游戲影響學習,所以即使小澤百般央求,家長也不同意給他買筆記本電腦。隨著班級里擁有筆記本電腦的同學不斷增多,小澤對筆記本電腦的欲望也越來越強烈。偶然的一次,一位學姐告訴他:“在校學生也可以‘貸款’消費,每月分期還款就可以了,手機操作還款也非常方便。”這個信息對于他來說十分具有誘惑力,于是,他讓學姐幫忙操作此事,最終辦理了8000多元的“校園貸”業務。
小澤拿到新款的筆記本電腦后非常開心,不僅常在同學面前展現自己高超的游戲水平。更是不斷地炫耀自己的消費理念。可是由于父親生意不佳,隨著生活費的減少,他開始入不敷出,現在為了還貸,連吃飯都成問題了。
了解這個情況后,我第一時間聯系了家長,并努力掌握了校園貸的整個過程。及時對事情進行了處理,最后,小澤的父親幫他將所有欠款和罰息還清了。
校園貸實質就是變相的高利貸,誤導了學生的消費觀和財富觀,導致一些學生在債臺高筑后陷入困境無法自拔,有的甚至選擇了自殺。這件事發生之后,作為班主任,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學生到底是怎么了?為此,我又咨詢了其他幾位學生對財富觀的認識。
小輝同學說:“財富?說的就是錢吧。財富觀?說的就是如何花錢吧。爸媽老是在耳邊對我說:‘你現在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有錢花。只要好好學習,每學期爸媽都會有獎勵。所以我要好好學習。’”
小方同學說:“財富觀?大概知道是和錢有關的一種想法或觀念,但是具體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也沒有想過。”
逸山同學說:“我才不管什么財富觀呢。只要有錢花就行。我爸媽做生意,家里有很多錢,我只要想買什么,我爸爸都會給我搞定。”
從與學生的交流中我發現,對財富觀這個“高大上”的話題,很多人并沒有什么想法,大多數學生說別人怎么樣我就怎么樣。更何況在平時,父母經常嘮叨的就是“不要亂花錢”,老師說得最多的就是“要好好學習”,財富觀具體是什么,什么才是正確的財富觀,學生們從沒有接受過教育。這也許就是他們為何會把金錢看得如此之重,而不惜損害自己的身體和美好的青春的緣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