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5-23 年輕人
在男人面前很軟在男人背后很硬
來自年輕人
00:0018:11
把自己管好,
時機成熟,
掌聲自來。
播音/杜立
2016年,一部《歡樂頌》讓劉濤再度火了起來。電視劇中,劉濤扮演一個海歸金融博士安迪,知性美麗,做事雷厲風行,感情上一張白紙,害怕與人親密。
年紀輕輕,已是商界精英、投資公司的高管,管理公司一堆人,一丁點數據出錯都會被她發覺。
生活中,追求她的魏渭都被她嚴格的時間管理所折服,每天早上定點跑步、吃早餐,什么時候干什么事情、分秒不誤、旁人不能干擾。
工作和生活,一切都在她的管理之中,理性、完美得令人難以相信。
看完《歡樂頌》,很多人直呼想快點看到第二部,更多人被安迪近乎完美的形象征服。
而劉濤曾說,演安迪很有難度,因為自己不像安迪,對數字和經濟沒那么敏感,并沒有親密恐懼癥。
但在我看來,劉濤比安迪更加迷人,她不僅在情緒管理上勝于安迪,管理、生活、工作上也很出色。
娛樂圈女星嫁入豪門,不是稀奇事,卻是大家茶余飯后獵奇的談資。
2008年初,劉濤與僅僅相識20天的王珂結婚,宣布退出娛樂圈,安心相夫教子。
婚禮花了400萬,豪華車隊列隊酒店門口,媒體大肆宣揚,一時間熱搜都是劉濤夫婦。
大家都很好奇劉濤為何突然嫁入豪門。
有次《非常靜距離》采訪劉濤,劉濤談起跟老公王珂初相識:“我出了一個電梯,偶遇了他,我沒看見他,他看見了我,就去看我的資料和節目,半年后偶遇了,他追我,后來就在一起了。”
說到為什么閃婚,她說“遇到一個很欣賞、很愛自己的人很不容易,他讓我好像回到高中、大學時代,有少女的悸動,看到他就緊張,他跟我說話也不敢正眼看我,很美好,不想錯過。”
說時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劉濤依舊眉飛色舞:“那時我告訴好朋友我要結婚,她說你跟誰結婚?我說是一個很好的人,很愛我的人。她又說他是做什么的?他父母是做什么的?我說我不知道,要不我幫你問問?”
其實劉濤很純粹,她并不期待王珂是白馬王子,也沒想嫁入豪門,只是憑著女人的直覺迅猛抓住電光石火的感情。
可是,劉濤也沒有想到婚后的生活竟然是這樣的。
2008年6月,劉濤與王珂的女兒出生。
那時候,金融危機也席卷全球。2008、2009年,王珂的生意一敗涂地,縱然原來是“京城四少”之一,也是無濟于事。
更讓劉濤崩潰的是,老公的舊病偏頭痛常常發作,每天都靠吞藥維生。王珂精神崩潰到極致,每天吃了藥就睡,醒來吃了藥,又睡。
王珂不讓劉濤知道他遇到了多大的困難,也常常會以“難道我在外面跟人解釋了一遍,回來又得給你們解釋?”來搪塞劉濤和家人的關心。
而劉濤每早醒來看到的都是一封離婚協議書。他不能給劉濤幸福,并不想拖累她。
在這樣的情境下,劉濤沒有離開,沒有倒下,她關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
2013年,劉濤主演的電視劇《賢妻》播出前夕,她貼出長微博,講述她的婚后生活:
“要做一名賢妻,底線是什么?不是挺老公,哄婆婆,斗小三,而是保住妻子這職稱。男人沒了,便做不成妻子,再賢也頂多是賢女,良母。”
在那段最艱難的時光里,劉濤每天帶不足一歲的女兒,要保證自己身心健康,供養肚子里的寶寶,還要關心身邊半死不活的老公還有沒有呼吸,該怎么幫助他戒掉一堆安眠藥和鎮定藥的藥癮。
困難當前,她不僅有肩膀,還有一如既往的露齒笑。
王珂后來說:“劉濤身上有所有理想伴侶的元素,很堅強、很樂觀。她有一種笑,讓你覺得沒有什么更重要的事。”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劉濤生兒子時,是去美國剖腹產,在計劃之內。結果,凌晨小公子來報到。產床隔壁,老爹王珂卻倒下了。剛手術完的劉濤嚇壞了,但她馬上安排月嫂去照顧老公。
就在那個緊張慌亂的時刻,遠在異鄉的劉濤并沒有告訴婆婆,也沒有跟爸媽傾訴,而是立刻打電話請王珂的秘書幫忙翻譯他常年服用的藥物,跟醫生溝通王珂的病情,以便馬上治療。
剖腹產第二天,劉濤剛能下床,就借輪椅請護士推她到王珂病房,要看看老公究竟如何才放心。
好在王珂只是因為突然中斷服藥產生了戒斷反應,并無大礙。
劉濤曾經說:“在男人面前,你永遠是一個小女人。但在男人背后,你得是個大女人,撐起一片天。男人回家需要的,正是這片你撐起的天。”
那段日子,她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再陪王珂散步談心、轉移他的注意力,慢慢陪他戒藥、恢復身心健康,不求助任何親友。
家里那片天就是她撐起來的。女人的韌性與毅力有多強,一個家幸福的天花板就有多高。
后來,恢復健康的王珂不無感慨:“有你,我才得以重返人間。”
劉濤婚前曾出演《白蛇傳》的白娘子,后來王珂借此劇對她抒情告白:
“有時候我覺得我才是白蛇附體,而你才是那個許仙……花期過后你搖身一變從許仙變成小青,愛人變戰友,沒有怨言沒有害怕,反而身體力行地告訴我,什么叫生活,什么叫愛,什么叫智慧和勇氣,我們并肩斗法海,破寶塔,你無畏的從我口中一點點的吸出本來可以奪取我性命的雄黃酒,扶著我一步步走出了幽暗深谷,讓我再次看到了日出。”
最好的愛,應該是風雨同舟、福禍與共,還有你的付出,我全記在心底。
2010年,劉濤為了家庭復出拍戲,曾一度非常焦慮,請以前的經紀人幫她拍戲,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工作排得越滿越好。
結果,她經紀人很心疼她,問她:家里是不是很困難?需要拍多久的戲才可以度過危機?
劉濤其實并不知道,因為她家王先生并不想她來分擔這一切。但根據她自己的猜測,也許需要個十年二十年。
她經紀人開導她:“我和我家先生在北京買了房子,要供二十年。你就當自己供樓好了。”
這宛若甘霖,一下子平復了劉濤焦灼的內心。她后來在采訪中對李靜說:不著急,只要家保住了,十年二十年,辛苦一點沒關系。
不著急,這是劉濤管理生活和工作的秘訣。拍戲很重要,顧家更重要。
近幾年,劉濤拍戲很多,《瑯琊榜》、《羋月傳》、《歡樂頌》,幾乎一拍就火。很多劇本找上劉濤,很多人好奇劉濤選擇的標準,她說除了看內容,更重要的是看拍攝地點。如果在北京就會優先考慮。
因為這樣,早上可以送完孩子上學再去拍戲,晚上不管多晚收工一想到能回家就很安心。
有次采訪,主持人問劉濤:“孩子跟你親,還是跟姐夫親。”
她笑著說:“那還是跟我親。”滿足的甜蜜狀。
但轉而又說:“我是慈母,但也是比較理性的媽媽。”她說的理性,正是不過度寵溺,從小引導孩子做計劃、學會管理生活。
劉濤15歲到18歲時曾是文藝兵,青春期的軍事化訓練給她的人生留下深刻烙印,時時做計劃,是她做人做事的法寶。
她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每天哪個時間要干什么,早上畫畫,下午先看書,可以玩一會兒,接著做運動,等等。
她的女兒在這樣的熏陶下,長成了非常勤奮又多才多藝的小才女。
據說,女兒一大早起來,就會主動掃地、擦玻璃、擦桌子、擺鞋子,自覺到驚人。學習上也勤奮,小小年紀,書法作品已經非常了得,又愛看書、畫畫,全面發展。
而兒子也在這樣的教育下,變成一個勤快的小紳士。
劉濤談到,有一次提前去幼兒園接兒子,透過教室的玻璃窗,看到所有小朋友自顧自地玩耍,只有兒子默默地把大家剛剛坐過的椅子,一個一個疊好放在一旁。
自己的事情先做好,自覺把集體的事情做好。他的勤快和心里有別人,都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給的。
劉濤平時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在這樣的教育和管理下,兩個孩子對劉濤又愛又敬。有個節目采訪問劉濤家兩個孩子,采訪時姐弟倆正安靜地畫畫,十分乖巧。工作人員問:最好的媽媽是什么樣的?
姐弟倆不約而同地說:“劉濤”。姐姐說:“她漂亮”。弟弟補充道:“聰明”。弟弟說:“她演媽祖。”姐姐嘚瑟地說:“她還有魔法。”
說完兩個人樂樂呵呵地笑了起來,天真自豪的樣子。
2014年,劉濤拿了湖南衛視的金鷹獎,身著一身灰色長裙,舉著獎杯,感慨萬分。
那場面,被女兒看在眼里,隨后便穿起媽媽的裙子,拿起獎杯,來個對比秀。那眼神、姿勢,是對劉濤的無限崇拜。
管好自己,平衡生活和工作。把這種管理思維和能力傳遞給孩子,將是孩子一輩子的財富。
從前常聽人說,媽媽三觀正,是一個家庭的福氣。聽時懵懂,現在想來,這話用來形容劉濤,恰如其分。
劉濤國慶節在微博中曬出兒女向祖國致敬的照片
如今的劉濤,年近四十,比少女時代更加拼命拍戲。她和秦海璐一起開公司,當老板,也當演員;參加《花兒與少年》,體驗真人秀的感覺;參加《跨界歌手》,開發自己的唱歌特長;玩賽車,成為國內第一位女冠軍;玩拳擊、愛運動;跟宋丹丹學小品,成為嫡傳弟子……
很忙碌,卻比從前更加活力飽滿、從容知足。這是一種后方安穩、為愛打拼的幸福感。
現在很多女人會感慨自己的黃金期太短,要拼事業就顧不了家,難以兩全。
但像劉濤,她的黃金時期在哪里呢?比起上一刻,這一刻更是。可正當這一刻,我感覺她下一刻會更飽滿、更有魅力。
劉濤說,她是一個很知足的小女人,并沒有大野心。
從小的夢想就是當別人的妻子、別人的母親。但她卻努力迎接命運給她的禮物和磨難,遇山開路、逢水搭橋。
管好自己的情緒,把握好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點,把這種管理生活的正能量傳遞給孩子。生活和工作兩手抓,靠的不是空談焦慮,而是計劃和執行。
沒有人無緣無故一路開掛,而是把自己管好,時機成熟,掌聲自來。
編輯/小年 校對/龍璐
來源國館,ID:guoguan5000,最中國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里,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