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醫學能夠通過與其他學科進行交叉結合,不斷帶動自身發展。轉化醫學,因其符合醫學的發展規律,在本世紀初被提出后便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為促進國內轉化醫學發展,業界人士開始嘗試對基礎醫學教育理念進行改革,期望能夠為轉化醫學發展提供保障,這也是本文將要深入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教育理念;轉化醫學;基礎醫學;醫學教學
轉化醫學屬于醫學研究范疇,在健康產業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與地位。轉化醫學是將臨床治療與基礎醫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的新型醫學思維模式。以組學芯片及基因組遺傳學為基礎的生物信息學科會和自動化通訊技術、醫學理論保持密切互動,能夠加快醫學研究向工程運用方面的轉化,有效縮短臨床和基礎之間的距離。為對轉化醫學發展進行全方位研究,我們首先應對基礎醫學和轉化醫學間的關聯進行明確。
現代醫學發展史已經揭示,未來醫學能否實現突破性發展全賴于與其他學科結合與交叉的程度,而轉化醫學正是這個理念趨勢下的產物。轉化醫學是醫學研究中一重要范疇,是指將臨床治療與基礎醫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的新型醫學發展模式,該模式試圖打破臨床醫學與基礎學科間的鴻溝,發生交叉與關聯,從而產生一個雙向、開放、連續的新型醫學發展方向。轉換醫學的優勢雖然明顯,但若是單純依賴于傳統的醫學教育或者體系是完全不夠的,必須將其與基礎醫學教育之間關聯起來發生化學反應。本文正是從這一角度對轉換醫學與基礎醫學教育進行深入探討,以期待能為其未來發展做出可借鑒的理論研究成果。
1、轉化醫學與基礎醫學教育理念間的關聯
由于醫學教育研究體系與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基礎醫學研究應用性與針對性相對較弱,并對臨床價值發現反饋造成直接阻礙。而轉化醫學模式的出現,使得該項問題得到了解決,基礎研究與臨床科研關系變得更加密切,有效推動了現代醫學的發展,同時也為現代醫學教育與研究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作為轉化醫學發展基礎,基礎醫學教育會從教學階段開始,對人才進行臨床與基礎雙重內容培養,通過對轉化醫學能力與理念的運用,提升人才綜合能力水平,從而為轉化醫學研究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時,科學研究與基礎醫學教育能夠為轉化醫學研究的開展提供可靠支持,通過教育手段對醫學實踐與科研進行指導,將科學發現運用到醫療實踐之中,不斷提高國內醫療水平,確保能夠為病患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所以基礎醫學教育理念和轉化醫學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通過對基礎教育理念進行優化的方式,可以彌補轉化醫學發展存在的不足之處,更好地帶動轉化醫學的發展。
2、優化基礎醫學教育理念,帶動轉化醫學發展
2.1優化基礎醫學建設,適應轉化醫學
作為醫院與醫學院校建設的關鍵,學科建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通過優化基礎醫學學科建設工作,能夠提高轉化醫學人才培養水平,并為轉化醫學研究開展做好準備。在具體優化方面,一要按照轉化醫學發展需要,對基礎醫學課程教學理念進行調整,并以轉化醫學思想為依據,對科學建設進行指導,同時也要注重臨床工作與基礎培養的結合,保證人才發展的全面性;二要優化基礎醫學理論課程,按照轉化醫學特點,將多學科融合在一起推動醫學發展,有計劃的對新課程進行開設,增強對學生綜合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力度。此外,對實驗課程系統進行優化,改變以往醫學科學分隔的問題,實施科學交叉式的實驗教學模式,以便通過綜合性實驗方式,對學生實踐能力與個人創新意識進行強化,以為轉化醫學提供更多優秀人才。
2.2優化基礎醫學教學,培養專業人才
現階段,由于基礎醫學教育與臨床教學要求并不相同,醫學院校在教學中難免出現理論與實踐部分存在脫節現象,這并不符合醫學改革要求,更不利于轉化醫學發展。為改善這一狀況,完善基礎醫學教學,相關部門需展開新的嘗試。首先通過運用問題學習模式,引入實際案例的方式,帶領學生對案例展開研究,利用案例幫助學生內化學科知識,使他們能夠將臨床與理論學習結合在一起,保證學生可以學以致用;其次,加大臨床教學比例,盡早地安排學生接觸臨床實際診療活動,確保學生在應對臨床問題時,可以將實踐與理論有效融合起;最后,結合醫學熱點與轉化醫學理念,組織有關的醫學科研講座與其他學術活動,幫助學生樹立起科研意識,為轉化醫學科研發展培養出更多專業人才。
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轉化醫學相關內容的闡述,使我們對轉化醫學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相關從業人員應認識到基礎醫學教育理念對轉化醫學發展所產生的積極影響,要對基礎醫學教育理念進行不斷優化與調整,確保可以通過增強基礎醫學科建設與優化基礎醫學教育等手段,切實促進轉化醫學的發展,保證國內整體轉化醫學水平,確保我國醫學領域在世界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馬寧,楊琳麗,張艷芬,等. 轉化醫學視域下的本科基礎醫學教學改革初探[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9).
[2]張琰敏,李瀟寒,倪鑫. 轉化醫學在生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 基礎醫學教育,2015,17(12):1031-1033.
[3]馮聚玲,謝娟,趙磊,等. 轉化醫學理念下診斷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 基礎醫學教育,2016,18(9):73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