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行為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自2015年9月--2017年9月行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7例。對照組采常規護理,在出院后實行傳統隨訪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延續性護理隨訪模式,經過1年的隨訪,比較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健康行為情況。結果:隨訪1年,觀察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和健康行為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使其養成健康行為習慣,具有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自我護理;健康行為
目前,在臨床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中應用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進行治療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案,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血管的通透性,保證血液循環暢通,改善心肌缺血的情況。術后給予患者優質的延續性護理干預,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規范其健康行為,能夠幫助其控制疾病的發展,預防支架內血栓、血管再次狹窄等情況的發生。本次觀察研究針對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5年9月--2017年9月行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94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觀察實驗知情并同意,排除智力障礙、精神疾病以及合并重要臟器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中男49例,女45例,年齡48-69歲,平均年齡(61.7±3.6)歲。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7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在住院期間采用常規護理和常規隨訪,患者出院時由醫生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后續治療方案,由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出院指導。
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具體實施方法如下:①成立延續性護理服務小組,其中包括主治醫師、護士、健康指導員、隨訪員等,對小組成員進行延續性護理培訓,確定管理制度及護理內容。②在患者出院的時候,護理人員要收集患者的相關信息、資料,并根據信息制定合理的延續性護理關于措施。③在患者出院之后,借助電話或者網絡平臺進行隨訪,保證每月進行4次左右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其正確的自我護理措施,規范患者的日常行為,對患者提出的疑慮要耐心的回答,保證良好的護患溝通。④提醒患者定期復查,叮囑患者修養的注意事項。⑤鼓勵患者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等,在飲食方面做到營養均衡,保證睡眠時間充足,促進患者的恢復[1]。
1.3 觀察指標
采用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量表評價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量表包括43個項目,滿分172分,分數越高,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采用健康行為量表評價患者的健康行為,量表包括52個小項,滿分208分,分數越高,健康行為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 )表示,行t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施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及健康行為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對比結果見下表。
3 討論
延續性護理是一種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展開的延伸至出院后的護理服務,它是醫院“以人為本”護理理念的體現,對整個醫院、個人乃至社會都具有積極影響。通過在出院后對患者進行遠程的健康教育指導,使患者能夠在出院后具備正確的用藥、生活以及飲食等習慣,而且,通過健康教育,還能夠使患者更加了解疾病,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規范其健康行為,促進康復。高質量的[2]。針對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在患者出院之后通過電話、網絡等多種手段對患者進行隨訪,實現治療的連續性,能夠幫助患者強化對疾病的認知,提升他們的自我護理能力,規范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使他們養成健康行為習慣,促進其康復。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的健康行為評分較對照組優勢顯著(P<0.05),可證,針對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能夠顯著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規范他們的健康行為,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陳小靜.延續護理對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6):2476-2477.
[2]高曉潔,季梅麗,楊陽,俞穎.延續護理對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健康行為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4,39(12):1714-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