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和生化檢驗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142例糖尿病患者。參照組:實施常規檢驗。研究組:實施生化檢驗。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為97.18%比參照組的84.51%要高,兩組相比,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檢驗,生化檢驗和常規檢驗均有一定臨床價值,但是綜合各方面而言,生化檢驗的準確率更高,減少漏診的情況,利于醫師制定治療計劃,穩控好血糖,抑制并發癥發生,提高生存質量。
關鍵詞:常規檢驗;糖尿?。簧瘷z驗
糖尿病是內分泌系統疾病,臨床將糖尿病分為1型和2新,發病患者中多數為2型糖尿病,根據臨床數據得知:糖尿病的發生率不僅較高,還有趨向于年輕化的形式,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水平。疾病不斷發展,機體長時間處于高血糖,極易誘發一系列并發癥,例如眼底出血、腎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產生嚴重損傷。所以,及早診斷疾病,遵醫囑開展治療,可有效抑制疾病的發展,降低并發癥發生,而有效的診斷與疾病檢驗工作有著重要關聯[1]。因此,針對糖尿病患者實施不同的診斷方法,觀察生化檢驗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5至2017-5月共142例糖尿病患者。利用電腦抽取方式,將其劃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組71例。
參照組,男35例,女36例,年齡39至79歲,平均年齡(55.6±2.2)歲;
研究組,男37例,女34例,年齡40至70歲,平均年齡(56.8±2.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相比較,差異較小(P>0.05)。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出現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臨床癥狀;②患者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血液傳染性疾??;②認知障礙、語言表達不清;③中途退出者;④妊娠以及哺乳期。
1.3 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檢驗。晨尿采集3-5ml,應用尿液分析儀進行檢驗。
研究組:實施生化檢驗。干預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相配套的試劑盒,清晨采集患者靜脈血液,檢查患者的空腹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紅蛋白等相關指標。將獲得結果與參照組檢驗結果相比較,觀察結果是否相同。
在檢驗過程中,操作醫師要告知患者不可劇烈運動,更不可服用降糖藥或者打胰島素等,采血前不可飲水飲食,更不可抽吸。
1.4 觀察指標
將檢驗結果與臨床診斷結果相比較,如果相符說明診斷結果為有效,如果診斷結果不一致說明無效,分析兩種檢驗方法的診斷準確率。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X2檢驗,兩組計量資料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為97.18%比參照組的84.51%要高,兩組相比,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誘發糖尿病的因素尚不明確,但多與環境和遺傳有所關聯,根據流行病學特點來看,男性發生糖尿病的機率高于女性[2],特別是中老人更是易發病人群。此疾病易誘發一系列并發癥,對患者的機體產生嚴重影響,更會降低生存質量。其中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的就是腎病、心血管疾病、眼底出血、視網膜病變等眼部疾病以及糖尿病足等[2],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還會出現失明、截肢甚至死亡的情況。所以,及時對疾病進行診斷,并采取合理、科學的治療方法有著重要意義。糖尿病疾病具有隱匿性,很多患者對此疾病并不了解,對疾病的危害性也不明確,很多已確診的患者也不聽從醫生的囑咐,單純的調整飲食或者進行運動,從而導致血糖出現波動,誘發并發癥。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對糖尿病實施宣教非常重要。在臨床中對糖尿病檢驗方法有生化檢驗、常規檢驗等。
常規檢驗就是尿液檢驗,有著操作便捷,效率高的優勢,但是診斷準確率并不理想,經常出現漏診的情況[4]。常規檢驗由于簡單快捷而且所用醫療費用低,適宜基層醫院應用。而生化檢驗可以有效檢查出機體糖化血紅蛋白、果糖胺值、血清甘油三酯以及空腹血清葡萄糖等指標,便于醫師掌握患者的血糖情況,從而開展相對應的治療,控制住血糖,從而降低并發癥。但是生化檢驗也存在一定不足之處,需要檢驗時間過長,而且操作不理想,檢驗醫師專業能力一定要高。有相關研究證明:生化檢驗在準確度、特異度以及靈敏度方面優于常規檢驗[5],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說明,生化檢驗能準確率較高,可有效降低誤診和漏診的情況,提高檢查血糖的準確率。
本文研究得出:對患者進行不同檢驗方法所獲得的診斷準確率,生化檢驗具有一定優勢,這也表明了此檢驗方法的臨床價值。但是生化檢驗不可作為唯一診斷糖尿病標準,醫師要根據臨床癥狀等方法綜合分析,從而做出正常判斷,制定安全性高、有效的治療方案?;颊叩难欠€控好,可有效延緩并發癥的發生。但是此疾病屬于慢性病,預后效果不理想,對患者的心理產生一定壓力,更增加經濟壓力,所以,醫學研究者還應進一步研究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完善相關治療方案,造福更多的患者。
綜上所述:針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檢驗,生化檢驗和常規檢驗均有一定臨床價值,但是綜合各方面而言,生化檢驗的準確率更高,減少漏診的情況,利于醫師制定治療計劃,穩控好血糖,抑制并發癥發生,提高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丁建娥. 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在臨床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對比[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20):4701-4702.
[2] 林婉媚,彭成豐,曾彩云. 糖尿病診斷中采用生化檢驗與常規檢驗效果差異[J]. 中國醫藥科學,2016,6(13):139-141+148.
[3] 王景蓮. 分析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在臨床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比較[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0):61-62.
[4] 丘燕麗,古旭東,劉彩玲,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胱抑素 C 在 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的變化意義分析[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9):1285-1287.
[5] 錢兵,陳正徐,李丹. 糖尿病診斷中應用生化檢驗血脂的價值分析[J]. 實用醫技雜志,2016,09:99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