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腦卒中是全球人口死亡和致殘的首要原因。在我國,卒中后長期存活的患者中有50-70%遺留有功能障礙。筆者認為在做好心理護理的基礎上,遵循循序漸進、主動與被動相結合的原則,早期康復護理有利于腦卒中癱瘓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關鍵詞:腦卒中;偏癱;早期干預;康復護理
1 腦卒中偏癱早期康復護理的重要性
腦卒中后中樞神經系統結構和能力上存在代償和功能重組自然恢復能力,早期康復護理可創造損傷神經修復或代償的條件,使遭到破壞的運動反射弧在良好的條件刺激下重新建立起來。早期康復護理可大大減少腦卒中后運動系統常見并發癥,如:肌肉萎縮、關節脫位、關節攣縮畸形、足下垂或內翻等的發生率,這一點是沒有任何藥物可代替的。因此,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恢復和整體療效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 早期康復護理的時間選擇
一般認為,從腦卒中發生后3個月內的康復即為早期康復。從發病至24小時內是采用被動與主動相結合的功能鍛煉的最佳時間。實踐證明,康復訓練引起再出血的概率很小,無論腦出血患者,還是腦梗塞患者只要生命體征穩定均應盡早進行康復治療甚至超早期康復訓練(發病48~72小時)。早期康復護理介入的最佳時間為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神經學癥狀不再進展后48~72小時。康復護理介入越早,患者的恢復程度越好。
3 早期康復護理的內容
3.1 心理康復護理
心理康復護理是訓練成功的基礎和保證。良好的情緒,使神經肌肉的調節達到最佳狀態,神經抑制被解除,神經易化增多,大大提高了康復的療效。腦卒中后抑郁是最常見并發的情感障礙,發病率為20%~50%。腦卒中后抑郁病人情緒悲觀,對自身缺乏信心,直接影響病人對治療康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致失去神經功能康復治療和康復訓練的最佳時期,拖延康復時間,甚至喪失神經功能康復時機,從而影響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因此,向患者及家屬宣教早期康復的目的和意義,讓患者及家屬了解現在醫學上康復研究已取得最新成果,正確對待偏癱的事實,積極配合早期康復治療,就能最大限度恢復肢體功能。向患者及家屬宣教那些配合治療獲得成功的患者實例,使病人和家屬看到希望,解除病人心理障礙,樹立戰勝疾病信心,使機體調整到最佳生理狀態,以最佳心理和生理狀態接受康復治療和康復訓練。在康復治療階段,病人常因急于求成而逐漸失望、悲觀、抑郁。此時爭取家屬配合,從生活上、精神上給病人安慰和幫助,支持患者功能康復鍛煉。在訓練中,任何微小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和贊揚,同時加強肢體功能康復訓練,訓練進步利于改善焦慮和抑郁,而隨著抑郁癥狀的改善,增強病人的信心,提高病人對治療的依從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病人神經功能的康復。
3.2 物理治療
主要有針灸推拿、肌肉電刺激、直立床、運動療法等。通過物理療法促進癱瘓肢體的血液循環,緩解痙攣,減輕疼痛,促進運動功能恢復,延緩肌肉萎縮。
3.3 出院指導
囑患者出院后不能停止訓練,每天堅持累計訓練3~4 小時,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定期回訪,有條件的可在正規的社區康復機構繼續康復。
3.4家庭康復護理
腦卒中偏癱病程長、恢復慢、經濟負擔重,所以很少能夠達到完全康復后才出院,患者出院后如不能繼續進行正確的康復訓練,往往前功盡棄,出現各種功能減退。因此在住院期間,加強健康教育,讓患者及家屬懂得繼續進行康復鍛煉的重要性,掌握自我康復鍛煉的方法,并制定出院后家庭隨訪康復指導計劃。出院后康復訓練主要為平衡、協調和速度訓練,并可借助步行器或拐杖到室外活動,同時還要進行各種日常生活的精細動作訓練[19],爭取做到生活自理。開展家庭護理,既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費用,減少家庭經濟負擔,又有利于患者盡早回歸社會。
3.5 康復護理的注意事項
腦卒中急性期,康復護理以體位護理、肌肉按摩及床上訓練為主;恢復期則以對患者進行坐、立、行的訓練及各種日常生活訓練為主。做好安全保護措施,防止墜床;避免訓練過度或不足;避免著涼感冒,防止關節脫位;病情變化時,如原有病癥狀加重,感冒發熱,氣促等應停止訓練。
4 結語
綜上所述,腦卒中偏癱患者超早期施予良肢位的擺放可以防止患肢的攣縮和關節畸形;縮短患側臥位時間,可避免影響靜脈和淋巴回流而加重病情;按摩、被動運動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刺激肢體感受器調節新陳代謝及神經營養功能,從而預防肌肉萎縮、關節僵硬;促進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減少傷殘程度,提高生活質量。康復應盡早介入,并取得康復護理患者、家屬的緊密配合。患者出院后在家庭或社區繼續進行系統的康復鍛煉是非常必要的,而家庭或社區康復工作一直是我國的薄弱環節,應盡快逐步建立完善家庭護理或社區康復護理服務體系,支持患者出院后繼續進行康復訓練,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回歸社會,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參考文獻:
[1]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觀察[J].劉坤.中外醫學研究. 2013(29)
[2]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神經、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潘賢妃,方志紅.中國現代醫生.2013(13)
[3]早期康復護理對腦血管疾病偏癱患者的影響[J].王靜.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