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對于健康水平的關注和醫療技術的提升,不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工作當中都更加強調防患于未然,更多都選擇將矛盾和困難在源頭處就加以解決。重癥監護病房是醫院當中最為重要同時也是需要熟練操作和較高水平醫護人員才能夠進行管理和治療的科室和場所,由于在重癥監護病房當中的患者病情一般比較嚴重,而且其侵入性的醫療操作要明顯高于其他,所以對其建立感染預警模型不僅能夠對醫院當中的感染病菌和人員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能夠通過主動治療提升其治療效果。因而在本文當中我便會對相關問題進行具體的說明。
關鍵詞: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預警模型;建立
重癥監護病房不同于其他科室,其患者相對于其他科室而言病情都比較嚴重,而且由于這些人群病情并不是很穩定,因而不論是在護理還是治療過程當中都需要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控,這樣才能夠較好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當然由于重癥監護病房當中的患者對于治療環境有更多的要求,因而該病房能夠有效保證患者在一種較為穩定且無菌的環境當中接受治療。但在實際當中由于重癥患者的疾病比較復雜,所以侵入性的治療更多,如果出現感染則不僅會影響到對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同時還會增加其醫療負擔。所以在臨床當中對重癥監護病房當中的感染率進行控制,能夠有效提高其治療效果。因而在本文當中我便會對相關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僅希望能夠起到一些借鑒的作用。
一、一般資料
在本次臨床觀察當中主要是選擇了從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在我院接收治療的重癥監護病房當中的患者總共300人作為研究對象。然后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這兩個組,每一組各有患者150人。在觀察組當中的男性患者有85人,女性患者有65人,其平均年齡在65歲,平均病程為9年。而在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有76人,女性患者有74人,其平均年齡為67歲,病程為10年。在兩組患者當中分別有腸內營養管患者、中心靜脈插管患者、氣管插管患者、留置尿管以及含有多種插管類型的患者。這些患者在一般資料的對比方面并不存在較大的差別,因而存在可比性。
二、方法
(一)模型建立與應用
在臨床觀察當中,對照組主要是以常規性的感染預防和治療方式來進行管理,而觀察組的患者則是通過建立感染模型的方式來進行預防和治療。然后對于患者們的基礎情況、血清指標、醫療操作以及特殊藥物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并根據其分析結果和評價來對處于不同風險類別的患者進行不同程度的預防和安排。在此調查結果的基礎上建立數據庫,并通過計算機軟件來進行統計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患者進行感染預防。在建立醫院感染預警控制模型的時候需要使用決策函數和計算機軟件,通過模型計算患者容易發生感染的類型以及感染發病的概率。之后將其計算得出的結果與實際的感染預防工作相掛鉤,從患者進入到重癥監護病房到其離開重癥監護病房都需要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觀察,并且需要詳細記錄患者感染發生的時間、感染的類型以及發生的概率。
(二)療效判定
在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感染患者出現的人數和發生率進行具體的對比,然后對比兩組患者出現感染的類型及其預防的結果,此外還需要使用統計學軟件來對兩組患者對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創口感染以及其他感染發生的概率進行對比和分析。在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之后,觀察組患者懷疑感染有23例,而實際出現感染的有21例,對照組當中懷疑感染的有18例,但是實際出現感染的卻又35例。所以通過對其數據進行匯總和分析,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
三、討論
醫院是救死扶傷的主要場所,但同時由于其環境比較復雜,因而其病菌的數量和種類都比較多,因而也就成為了感染發生的主要場所。從目前感染發生的情況來看,有許多患者是在醫院當中感染的,不僅會影響到對其原本病情的治療效果,同時還有可能會致使患者死亡。在現代化醫學診療技術發展的趨勢之下,醫院發生感染的特點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所以就需要根據其特點來探索相應的有效的防控方法,通過感染預警模型的建立能夠通過計算機這一平臺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管理,這樣能夠更好的減少患者發生感染的概率。
四、小結
醫院是保證和恢復病人健康的主要場所,其不僅能夠幫助患者減少身體所會承受到的痛苦,同時也由于醫院環境比較復雜,如果對病菌處理不及時或者是病人自身防護不夠便很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感染的問題。重癥監護病房作為病菌量最多的科室,因而對其感染預防給予重視便成為目前的工作重點。傳統的方式感染效果并不夠理想,所以通過感染預警模型的建立能夠以一種科學化、系統化的方式來對患者進行觀察和預防,因而在臨床當中能夠有效降低和減少患者出現感染的概率。然而宥于個人知識水平的限制,在文章當中我并未能夠就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詳盡的闡釋,僅希望能夠起到一些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連麗.綜合醫院重癥監護病房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7,34(2):185-186.
[2]曾蘋.張國英.兒童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危險因素評價及控制對策[J].西部醫學,2012,24(10):1881-1884.
[3]王力紅.趙霞.張京利等.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預警模型的建立[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1);3368-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