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習慣性流產應用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近兩年間治療的習慣性流產患者78例,根據選擇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均采用烯丙雌醇治療,對照組在宮縮發生時給予硫酸鎂,觀察組發生工作是給予利托君,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實驗室指標。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黃體酮激素含量、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黃體酮激素含量、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水平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指標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8%,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9.5%,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習慣性流產患者應用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可提高患者治療成功率,并且該種治療方法安全可靠可廣泛推廣。
關鍵字:烯丙雌醇;利托君;習慣性流暢;臨床療效
反復性流產也被成為習慣性流產,在自然妊娠期間發生的一種常見并發癥,孕婦連續出現2次以上自然性流產情況的疾病,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因素有很多,經現代研究分析可能與內分泌、遺傳、感染有直接關系【1】。本次研究對我院治療的習慣性流產患者應用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將研究情況進行詳細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近兩年間治療的習慣性流產患者78例,根據選擇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39例,所有患者在入組前均簽訂了知情同意書,能保證完成本次治療并配合復診【2】。對照組患者年齡范圍24-37歲,平均年齡為25.9歲,流產次數在2-5次之間,平均流產次數為3.2次;觀察組患者年齡范圍23-38歲,平均年齡為26.4歲,流產次數在2-4次,平均流產次數為3.9次。所有習慣性流產病理資料的臨床資料在年齡、流產次數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統計學結果分析。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經婦科查體、腹部超聲檢查結果診斷為妊娠后,給予烯丙雌醇10mg口服治療,每天服藥1次,在妊娠第16周將藥物劑量減少到5mg,每天服藥1次,服藥到妊娠第20周。對照組患者根據宮縮情況給予硫酸鎂,硫酸鎂注射液4g加入20ml2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保證在1小時滴注2g,宮縮緩解或停止,每次劑量小于25g,在給藥劑量達到用藥最大劑量后宮縮情況沒有改善則屬于治療失敗【3】;觀察組患者根據宮縮情況給予利托君,利托君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脈滴注,根據患者情況調整滴定速度,宮縮抑制則停止用藥。
1.3臨床觀察和療效評價
對兩組患者血清中黃體酮激素含量、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水平進行測定【4】。根據習慣性流產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進行療效評價:顯效標準:患者在治療后流產的臨床癥狀消失,外周血中子宮內膜抗體及抗心磷脂抗體檢查結果陰性;有效標準:患者在治療后流產臨床癥狀緩解,外周血中子宮內膜抗體及抗心磷脂抗體檢查結果陰性;無效標準:患者發生流產,外周血中子宮內膜抗體及抗心磷脂抗體檢查結果陽性。
1.4統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臨床觀察指標用均數和標準差表示,臨床治療效果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組間數據差異顯著則P<0.05。
2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黃體酮激素含量、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黃體酮激素含量、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水平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指標均高于對照組。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8%,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9.5%,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自然環境的變化,習慣性流產的發生率也在逐年提高【5】。本次研究觀察組患者采用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臨床效果明顯,可提高患者血清中黃體酮激素含量、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水平,有利于減少流產的發生。綜上所述,習慣性流產患者應用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可提高患者治療成功率,并且該種治療方法安全可靠可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琦環,應用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習慣性流產的臨床療效[J],中國處方藥,2016,13(1):41-43.
[2]王玉,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習慣性流產的臨床療效分析[J],母嬰世界,2016,(10):106.
[3]袁金蘭,楊嵐,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習慣性流產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2):1580-1581.
[4]寧登攀,烯丙雌醇聯合利托君治療習慣性流產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4):98-99.
[5]江曼茹,麥鳳珍,李衛紅,等,烯丙雌醇與利托君聯合應用于習慣性流產治療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09(1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