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方法及質量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以我院消毒供應中心近期收取2000件待處理污染醫療器械為例,包括手術剪、止血鉗、鑷子等各類臨床常用醫療器械,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別,每組各類醫療器械1000件,其中,觀察組采用質量控制路徑模式進行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處理流程進行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觀察對比兩組器械的處理效果。結果:觀察組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總體合格率為99.9%,對照組總體合格率為96.1%,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質量控制路徑模式在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應用中,能夠有效提升其醫療器械處理合格率,應用優勢顯著。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
醫療器械作為醫療服務開展的重要工具,對醫院臨床工作開展以及醫療服務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消毒供應中心作為醫院使用后器械集中接收與清洗、消毒、滅菌處理的主要部門[1],也是一個具備專業化工作人員與工具設備、工作場合的重要部門,對于醫院使用后醫療器械的集中接收與清洗、消毒、滅菌處理,能夠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發生,避免污染后醫療器械出現再次傳播情況[2]。因此,對醫院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清洗、消毒與滅菌處理進行研究,在控制醫療器械引起的醫院感染以及提升醫院綜合服務水平等方面,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和意義。下文以我院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工作為例,對其處理方法及質量效果進行分析研究,以供參考。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消毒供應中心最近一個月接收的本院2000件待處理醫療器械作為研究對象,包括各類管道器械以及止血鉗、手術剪、鑷子等臨床常見的醫療器械。將所有醫療器械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別,每組各1000件。其中,觀察組有鉗類器械300件、齒類器械300件、空腔類器械200件、利器200件,對照組鉗類器械300件、齒類器械300件、空腔類器械200件、利器200件。且兩組醫療器械在使用年限、受污染程度以及使用科室、類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別,P>0.05,具有比較意義。
此外,對兩組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處理質量檢測中,均以堿性清洗液、含酶清洗液以及除銹劑、潤滑液、壓力氣槍、超聲清洗器、壓力水槍、全自動清洗機、5倍放大鏡、潛血試紙等工具為主。
1.2方法
兩組醫療器械采用不同的清洗、消毒、滅菌處理方式,其中,對照組按照常規處理流程進行器械清洗、消毒與滅菌處理;觀察組采用質量控制路徑模式進行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與滅菌處理,具體方法如下。
質量控制路徑模式下的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嚴格按照醫療器械的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干燥、檢查保養、包裝、滅菌、儲存、發放等規范化工作流程進行器械處理,同時從醫療器械處理的標準化與程序化兩個方面,加強控制,以確保醫療器械處理質量的合格有效。
首先,在醫療器械回收環節,結合醫院臨床科室醫療器械使用情況,制定合理的醫療器械回收制度,對醫療器械回收時間、回收方式等內容進行明確規定,并按照規定情況進行器械回收,確保醫療器械回收的規范、有序。以我院為例,我院消毒供應中心根據醫院醫療器械使用情況,每日兩次進行醫療器械接收,接收醫療器械使用治療巾進行包裹,然后放置在專用回收籃中,由負責醫療器械回收的護士使用專用器械回收車進行回收,集中在消毒供應中心回收間進行回收器械的清點與清洗、消毒處理。
其次,對于醫療器械的管理,專門制定了相應的醫療器械管理制度,加強對醫療器械回收以及處理工作人員就器械的性能、用途與保養、包裝等工作內容與注意事項進行專門培訓,建立醫療器械清單,嚴格對醫療器械的管理。
再次,針對醫療器械除銹及更換處理,結合醫療器械的使用年限及性能、狀態等情況,對功能退化并且銹跡嚴重的醫療器械,由消毒供應中心接收清洗后,進行集中除銹處理,同時對鍍層破壞且功能退化嚴重的器械進行更換處理,以確保器械在臨床應用中清洗、消毒等處理質量合格,以避免醫療器械引起的感染或者對正常使用造成影響等情況發生。
在醫療器械的清洗與消毒環節,嚴格按照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標準執行,此外,在醫療器械清洗消毒過程中,充分利用器械清洗架,首先將存在血跡的器械在流動水下沖洗清潔后,碼放在籃筐清洗架上,按照醫療器械在清洗架碼放的位置情況有序碼放,避免出現醫療器械混放情況,便于進行后續的裝配、包裝等處理。此外,在醫療器械清洗消毒環節,對一般的醫療器械采用自動清洗機進行沖洗、酶洗與漂洗、潤滑、消毒、干燥等處理,感染類醫療器械則按照酶洗、消毒、漂洗、潤滑、干燥的處理流程進行處理,以確保其消毒處理的質量和效果。
最后,在醫療器械的檢查、包裝與滅菌處理環節,對完成清洗消毒的醫療器械要嚴格進行質量檢查,通過目測、光源下放大鏡檢查等方式,對醫療器械的齒牙以及關節等隱藏位置的銹跡、污漬等清潔是否到位、器械鍍層完好、功能全備等情況進行檢查,并且對于檢查合格器械在裝配環節,由兩人進行核對,使用雙層包裝材料通過二次包裝方式,對器械進行閉合包裝處理,以避免清洗消毒合格后器械受外部環境污染。對手術器械包裝滅菌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裝載滅菌,并且注意按照規定對醫療器械進行單獨的滅菌處理,以確保其質量效果。
此外,在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完成后,發放環節通過專門的密閉式醫療器械發放車,在無菌存儲與發放環境中由專人進行發放,避免醫療器械再次污染情況,確保其安全性。
1.3效果評價方式
按照有關規定[3],對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滅菌處理后的醫療器械質量效果進行檢查,檢查中存在器械清潔度、光亮度或者是器械關節靈活度、銹斑等處理不符合規定的情況[4],即為不合格,統計兩組醫療器械處理的質量合格率。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百分比表示,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統計顯示,觀察組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總體合格率為99.9%,對照組為96.1%,兩組對比,觀察組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總體合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1所示,即為兩組醫療器械處理質量對比。
3討論
消毒供應中心是進行醫院醫療器械集中接收、清洗、消毒、滅菌處理的專業組織,也是醫院的特殊部門[5],在醫院醫療服務開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消毒供應中心對醫院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處理質量效果,直接影響著醫院醫療器械感染發生情況,因此,確保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質量,避免醫院感染發生,對促進醫院各項臨床服務開展以及綜合服務提升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和影響。
上文中,我院消毒供應中心在進行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中,分別采用了常規流程的處理方式與質量控制路徑下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整個處理過程更加有序、完善,并且對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的規范性也更高,結果顯示,觀察組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的質量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也反映出質量控制路徑下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質量效果更好,值得推廣應用。
總之,質量控制路徑模式在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處理應用中,能夠有效提升其醫療器械處理合格率,應用優勢顯著。
參考文獻:
[1]馮偉,李桂福.19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消毒供應室現狀調查分析與探索[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01):61-63.
[2]穆俊,李宇生,周平樂.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的清洗效果和質量監測方法[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11):164-168.
[3]李燕.手術室醫療器械消毒滅菌管理模式的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36(08):1000-1002.
[4]潘正榮.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的清洗與質量檢測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04):119-120.
[5]袁霞虹.消毒供應中心對頭頸科器械的集中清洗與滅菌管理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0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