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患者創(chuàng)傷小、痛苦輕、腹腔干擾小、術后康復快、住院時間短、療效肯定等優(yōu)勢,發(fā)展迅速,已成為膽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療的金標準,深受患者青睞。LC腹壁切口由經(jīng)典的四孔法逐步發(fā)展至三孔,甚至單孔法。我們在熟練掌握傳統(tǒng)四孔法、三孔法LC的基礎上,為21例膽囊良性疾病患者行兩孔法LC,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21例患者中男7例,女14例;24~73歲。體重指數(shù)(BMI)15.5~26.9。患者多存在進食油膩食物或飽食后右上腹部不適,伴惡心、上腹部脹痛等消化道癥狀。術前均經(jīng)臨床癥狀、體檢及腹部超聲或CT、MRCP檢查明確診斷,膽囊結石17例,膽囊息肉樣病變4例。術后均經(jīng)病理確診。病例選擇標準:近期無膽囊炎急性發(fā)作史,目前無或僅有輕微臨床癥狀,BMI<28。排除標準:急性發(fā)作期,尤其發(fā)病4~5d或有上腹部手術史、存在心肺功能障礙無法耐受手術及過度肥胖患者。
1.2 手術方法術前檢查均無手術禁忌證。術前準備、麻醉方法、手術體位、手術室布置及氣腹建立方法同三孔法LC。于臍窩下緣做約2.5cm縱行切口,置入連接有3枚5mm Trocar的三通道單孔腹腔鏡專用器械,建立氣腹,壓力維持在12~15mmHg。10mm通道置入30度腹腔鏡,探查腹腔,了解膽囊周圍有無粘連。于右鎖骨中線肋緣下穿刺5mm Trocar作輔助操作孔。如膽囊周圍存在粘連,用抓鉗簡單分離后可辨清解剖結構,則繼續(xù)行兩孔法LC。膽囊抓鉗鉗夾膽囊底及壺腹部,保持解剖部位的適宜張力;經(jīng)10mm Trocar置入主操作器械。一般先切開Calot三角后側漿膜,貼近壺腹部用分離鉗向后三角頂部解剖,多能顯示出膽囊管及壺腹部輪廓,再切開前漿膜,依次處理膽囊管及膽囊動脈,電凝鉤由肝床上剝離膽囊,創(chuàng)面電凝止血,自臍部切口取出膽囊,完成LC。
2 結果
2例中轉三孔法LC,其中1例因術中出血無法控制,1例因膽囊三角區(qū)粘連致密、無法清晰顯露膽囊管及膽囊動脈;余均成功施行兩孔法LC,手術成功率90.5%。手術時間平均(40.5±13.5)min,手術出血量平均(16.7±5.2)ml。術后6h恢復低脂半流質飲食。21例患者均順利治愈出院,住院3~5d。術后隨訪4周~9個月,均無膽管損傷、出血、切口感染、膽漏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切口愈合好。患者對切口大小、數(shù)量及愈合后疤痕相當滿意。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大量高飽和脂肪及膽固醇食物的攝入,生活節(jié)奏加快,三餐不按時進食,以及人口老齡化,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的增多,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樣病變呈逐年上升趨勢,并已成為肝膽外科常見病、多發(fā)病。膽囊切除術可徹底根治膽囊結石及息肉,是目前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最佳選擇。由最初的開腹膽囊切除術發(fā)展至目前的LC,微創(chuàng)技術在外科治療的應用逐步改變了手術理念。患者最初考慮手術安全,如今更多開始追求手術創(chuàng)傷對機體恢復的影響及切口疤痕對美觀的影響。我們在傳統(tǒng)LC技術基礎上設計新術式,成功施行兩孔法LC,療效滿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目前開展的兩孔法LC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帶器械通道的特殊腹腔鏡,另一種是腹壁懸吊法。前者手術難度大,適應證局限,需使用特殊器械,增加了醫(yī)療成本;后者術中穿刺膽囊時容易泄露膽汁污染腹腔,術者及助手牽拉膽囊時協(xié)調難度大,充分顯露術野困難。我們采用的兩孔法LC,完全利用傳統(tǒng)腹腔鏡技術施術,避免了上述缺點。
前期我們嘗試行單孔LC時發(fā)現(xiàn)操作器械可產(chǎn)生“筷子效應”,相互干擾,難以形成操作三角,手術難度極大。為此,我們增加一個輔助操作孔,始終保持操作三角的存在。本組為21例患者行兩孔法LC,2例患者因術中出血無法控制及膽囊三角區(qū)粘連致密無法清晰顯露膽囊管及膽囊動脈改行三孔法LC,余19例均順利完成手術,無并發(fā)癥發(fā)生。我們體會:(1)開展兩孔法LC初期,選擇合適的病例尤為關鍵。兩個膽囊抓鉗經(jīng)臍部牽引膽囊時位置太接近,難以控制組織張力,因而應盡量選擇病變程度輕的患者,避免炎癥較重時施術。我們曾采用絲線結扎牽引膽囊底部以保持膽囊張力,但手術時間明顯延長,操作難度增加,不宜作為常規(guī)選擇。膽囊息肉患者多較容易施行兩孔法LC,早期可為此類患者施術,以積累手術經(jīng)驗;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適應證可適當放寬。(2)盡量挑選身高適中體型偏瘦的患者。如過高或過矮,容易造成手術器械長度不夠或器械難以成角;如患者體型較肥胖,也會有常規(guī)手術器械在長度、操作方面的困難。(3)隨著術者、助手對手術方式的逐步掌握并配合協(xié) 調,兩孔法LC在分離膽囊三角時與三孔法無明顯差異,手術難度、手術時間、出血量未見明顯增加。(4)由傳統(tǒng)LC至兩孔法LC需要逐步熟練的過程,即使經(jīng)驗豐富的術者也應 慎重開展。如出血較多且不易控制,無法辨清膽囊三角結構及三管關系或解剖變異不易處理時,應以手術安全為原則,及時中轉為傳統(tǒng)LC或開腹手術。
總之,在熟練掌握傳統(tǒng)LC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病例開展兩孔法LC是安全、有效的,既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利于患者康復,又最大程度地滿足了患者對微創(chuàng)的需求。同時,我們的技術是建立在傳統(tǒng)腹腔鏡操作技術基礎上,操作相對簡單,容易掌握,可在廣大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