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hen: 壹讀君,聽說西方有個復活節,但是為啥感覺每年自己都沒有趕上啊~嚶嚶嚶,好傷心啊,你能告訴我復活節到底哪天過么?
壹讀君:當然可以啦。默默地說一句,今年的復活節其實剛剛過去,嗯,就是這個周日,素不素很難受。哼哼,但是萬能的壹讀君才不要告訴你,復活節不是一天就能過完的,你們還是有那么一點點機會的。
混吃等死迷戀假期的壹讀君|振鐸
好啦好啦,說正經的······
復活節就一天?Too Young To Simple
復活節和圣誕節都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節日之一,雖然他在國內的人氣遠遠沒有圣誕節那么火,但是其具有的意義可是一點都不比圣誕節小。
復活節的重要性來源于耶穌基督復活的意義。您可能要問了,這復活有什么大不了的,《西游記》里,孫悟空別管是求一粒九轉仙丹還是下地府和閻羅打個商量,復活個把人還不是輕而易舉?但是咱得看這猶太人怎么看。
在猶太人看來,“復活”唯有上帝可以做到,因此這是一種耶穌即上帝的明證(三位一體學說,圣父、圣子、圣靈都是上帝,只不過咱們中國人總把圣父當上帝罷了)。
米開朗基羅,《最后的審判》,描繪了末日之時,死人復活與活人共同接受上帝審判的情景,現藏于西斯廷教堂
除了證明耶穌身份之外,這種復活還象征著耶穌的勝利。
基督徒認為,耶穌的十字架是一個戰場,在這個戰場上,善的一方是耶穌基督(當然,圣父和圣靈也有參與,不過理解起來太麻煩了,有想明白的后臺留言即可,以后說),惡的一方則是罪、墮落和魔鬼撒旦,而死亡則是惡的明證。在這場戰斗中,耶穌基督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作為人類的贖罪祭,并最終獲得上帝的寬恕,人類得到了獲得拯救的機會,而死里復活就是耶穌基督戰勝了惡的一方的明證,因此這一天對于基督徒們意義非凡。
拉斐爾,《基督顯圣》
既然這么重要,復活節怎么可能那么一天就過完呢?一般來說,從復活節前四十天一直到復活節后一周基本上都被安排了活動,特別是復活節后的第一個周一要放假(對,就是今天,是時候找老板請假了······)
一般來說,復活節前四十天,基督徒們就要開始守齋期,共計40天,稱之為四旬齋。在這四十天中,基督徒需要懺悔、禮拜、受戒(比如只能吃素食、面包啥的,有的地方還不能吃雞蛋),以紀念耶穌進入耶路撒冷以及耶穌的受難。關于何時開始守齋,天主教和東正教又不同看法,天主教一般從“圣灰星期三”(復活節前七周的周三),并且在復活節前結束;而東正教則一般從“凈周一”開始,并且包括了復活節。但是現在守齋似乎不再嚴格,而且新教徒(中國人稱之為基督徒)一般也不守齋。
東正教徒在復活節進行圣火儀式
而在復活節當天,不同地區的人會有不同的慶祝方式,游行、懺悔、禮拜,而其中最著名的大抵是玩“彩蛋”,在英美習俗之中,彩蛋被看做是“空墳墓”(耶穌復活之后,墳墓變空,因此成為了耶穌復活的象征)的象征,當然啦,彩蛋也象征著蓬勃生機,所以“找彩蛋”也成為了復活節的重要節日。
美國孩子滾彩蛋活動
在復活節之后的一周,不同教派還有不同的禮拜安排,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基督教為主的國家都會在復活節之后的周一休息,例如法、德、意、英、澳等國與香港等地區都會在這一天放假,而當地的股票市場也會休停一天。
復活節到底哪天過?
雖然不是基督教徒,但是既然慶祝這么多天(Excuse me?前四十天是讓你禁欲懺悔,不是讓你玩的!?。。?,那么錯過了今年不能錯過明年,反正也是4月16日,我記著呢!你們啊,Too Young,Sometimes Na?ve。隨便一翻年譜,我們就能發現,不同年份的復活節貌似都不是一天(絕望.jpg),說好了大家一起慶祝耶穌基督的復活,連個日子都搞不定,還能不能一起好好玩耍了。
轉載自Wikipedia
其實吧,這主要還是歷法的問題。
復活節的時間其實是猶太教逾越節之后的第三天,而猶太人的歷法相對特殊,與現行的公歷截然不同,因此在確定時間的時候,就會比較復雜。這就像是中國的農歷節日在公歷中也其實也沒有什么固定的時間,需要根據每年不同的情況來計算。
歷法們表示,我也很絕望好吧
這個問題其實并不僅僅困擾了當代人,古羅馬人也被這個復雜的數學問題搞得不要不要的。
畢竟古羅馬境內推行的儒略歷與猶太歷制定標準不同,因此很難進行換算。面對這樣的難題,在AC325年召開的尼西亞大公會議上,教會經過一系列討論,最終決定將時間定為:
春分之后第一個滿月的周日為復活節
也就是說,這個日子先得根據太陽的運行規律算春分,然后根據月亮的運行規律看滿月,最終還得根據安息日的規定才能確定下來,壹讀君表示,知道這算法我也絕對不算······但是這還不是最復雜的問題,因為東方和西方在用什么歷法來計算的問題上,又出了分歧······
1054年,由于教義理解的差異,東西方教會最終在公元1054年撕破臉皮,開除對方的教籍,形成了東西方教會對立的局面。分裂就分裂吧,在西方教會發現,由于使用時間過長,過去歷法的誤差被不斷積累,至16世紀,已經出現了10天的誤差,最終于1582年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宣布改歷,開始推行格里歷,也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公歷。雖然西方推行了公歷,但是東方教會不認啊,東方教會仍舊使用原有的歷法計算,于是乎,東西方教會確定的日期,也就常常出現了區別······
壹讀君不得不表示,我就想過個節,何必在日子上如此折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