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寧波開展“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抓落實專項行動半年過去,各路精兵強將宵衣旰食,風雨兼程,披荊斬棘,攻城拔寨,涌現出許許多多為“名城名都”建設添磚加瓦的實績。本期專輯全方位記錄、謳歌他們的優秀事跡,為他們“干字當頭、實字為效”的精神喝彩!
立實意。百姓的獲得感往往來自一些細微的感受。奉化一位市民常去看望嫁到寧波的女兒,可輕紡城一帶堵車嚴重令他不快。如今,寧波至奉化城際鐵路和機場快速路南延工程動工了,一旦通車,這段路程最快只要14分鐘,他的抱怨轉變為期盼。其實,寧波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百個市級破難攻堅項目,不僅分布全市,星羅棋布的橋梁、道路、醫院、旅游景區等跟市民的“小確幸”直接關聯,而且“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等,將同樣為寧波社會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造福甬城百姓。“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各路將士將“民有所愿,我有所為”當作始終追尋的崇高目標和頑強拼搏的不竭動力,把實干作為座右銘,義無反顧地深入一線去解民憂、遂民愿,全力戰勝阻礙發展的重重關隘。
察實情。惡意逃廢債是經濟領域的一顆毒瘤,但受困于線索來源太少,過去兩年銀行主動報案僅2起,導致治理收效甚微。要想源頭整治、系統治理,底數清、情況明是前提。由寧波市委政法委牽頭、12家成員單位組成的專項行動小分隊,經過廣泛調研、深入分析,明確了重點打擊的8類惡意逃廢債行為,并制定了司法機關、金融監管部門、各地政府“三位一體”的排查方法和“一案一議、一企一策”的辦案原則。截至9月20日,全市公安機關共立案偵查涉嫌惡意逃廢債案件4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9人,涉案金額22億余元,挽回經濟損失2.65億元,通過協助法院成功執行挽回經濟損失7200余萬元。“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各路小分隊邁開雙腳,到社區去,到車間去,到田間地頭去,到服務窗口去,到矛盾、困難、問題積聚的地方去,拜師訪友,調查研究,找到精準破難方法,使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出實招。上半年,國務院規定嚴格控制新增傳統燃油汽車產能,使吉利汽車增加產能之路增添“變數”。一邊是不可逾越的產業紅線,一邊是寧波市汽車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突破口”在何方?面對企業無法解決的難題,寧波市發改委統籌協調,組織吉利集團多次赴省進京專題匯報,陳述事實,申明理由,提出需求。最終國家發改委在出臺的具體產業政策中明確,汽車平均產能利用率、新能源汽車占比、研發投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車企可以擴建傳統燃油汽車,從而使問題迎刃而解。思路決定出路。他們就是這樣,以問題為導向,夯實責任擔當,找準切入口、突破口,當參謀,出主意,匯集各方力量,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步驟和措施,使抓落實專項行動凸顯“含金量”。
辦實事。寧海把專項行動作為推進省市重點工作和項目建設的有效抓手。縣委主要領導在動員會后第二天就直赴現場辦公,并將每周一固定為“大腳板日”“無會日”,深入基層第一線,走到項目最前沿,察看推進滯緩、群眾關切的項目。截至9月初,縣委領導已帶頭專題破難15次,實地督導40個項目加速推進,全體縣領導現場考察623次,發現問題680個,已協調解決582個,30多個拖延數年的難題被逐一攻破。行勝于言,事成于實。各小分隊在制定明確的目標和解決方案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腳踏實地的工作和長期艱苦的努力,使橫亙在前進道路上的重重困難逐一破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見實效。慈溪市敢啃“硬骨頭”,在全市公開征集破難項目和信訪積案,對一批久推不動、久拖不解、多年積淀的發展難題和歷史遺留問題進行集中攻堅,并實施領導掛牌督辦。隨著專項行動的強勢推進,成效初顯,49個破難項目有48個進展順利,23個信訪積案已有6個成功化解。調動千軍萬馬,歷經千難萬險,費盡千辛萬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使所推進的項目見到成效,開花結果。他們深知,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虛張聲勢,達不到預期目標,就好比推舟于陸,勞而無功。建設“名城名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項宏偉的戰略目標是由若干戰術級目標組成的,只爭朝夕,將難題如期破解、項目按期建設、目標早日實現,才能積小勝為大勝,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