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寧波市發出抓落實專項行動動員令后,寧海以標兵姿態迅速行動,將區域發展最迫切、百姓反映最強烈的項目,制成攻堅清單掛圖作戰,著力把“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作為啃下“硬骨頭”、解決遺留問題的一號抓手。5個月來,寧海縣廣大干部深入一線、現場辦公,各級部門上下聯動、包干到底,干出了發展實效,干出了鐵軍風采,干出了人民群眾獲得感。
上下同欲 清障提速
聚焦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寧海縣迅速進行動員部署,周密制定“5+4”專項行動體系,即按照縣第十四次黨代會“五優并進”發展戰略,確定創新優先、產業優化、環境優美、城鄉優質、民生優享五個方面122個破難項目,推進“清障提速”“社會維穩” “基層治理”“干部作風”四大保障行動,實現項目無障礙推進。
寧海對每個攻堅項目逐一明確牽頭領導、工作目標、責任單位、配合部門,逐一制定具體行動方案,掛牌督辦,逐項落實工作要求、推進措施和具體抓手,確保責任落實無盲區、零遺漏。同時,該縣四套班子主要負責同志帶頭啃最硬的骨頭,縣級干部全部受領任務,立下軍令狀、沖在一線干。
寧海縣將每周一確定為“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工作日,縣委書記楊勇每周下鄉入村到戶開展“晝訪夜談、蹲點破難”系列行動,帶著小分隊白天看現場、晚上開夜會,吃在食堂、住在民房,共商對策破難題。
在縣領導的帶領下,寧海上下同欲,干事創業,一批疑難滯緩項目正在寧海“清障提速”。甬臨線改道工程一拖數年,由于重要節點烏巖山隧道與杭深鐵路前黃隧道的走向基本平行,同時還要下穿甬臺溫高速公路,施工難度很大。該縣主要領導帶隊一線破難,同時交通部門派出小分隊與施工單位逐一探索改進方案,累計試驗了8種工藝組合。近日,終于突破瓶頸打通了烏巖山隧道,待完成交通道路相關附屬設施后即可交付使用。
一批久拖不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正被逐一破解。小分隊夜以繼日“釘”在拆遷戶家里做工作,一舉攻破了30多個拖延數年甚至10多年的問題項目。115個攻堅項目細化成564個攻堅環節,已成功打通497個。阻礙兩條城市要道10多年的飛轎造漆廠搬遷項目,以及停滯9年多的時代悅府、停滯8年多的陽光名苑、停滯7年多的十里紅妝博物館等一大批征收拆遷“老大難”項目,半年時間內全部拿下。
固化機制 一舉破難
“我們敢于較真碰硬碰難,但絕不蠻干,我們用創新的理念,探索攻堅破難的方式方法,蹲點一線,破難助發展。”寧海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寧海第一時間組織精干力量成立縣抓落實專項辦,下設綜合協調、督導巡查、宣傳報道、作風督查4個工作組,聘任20名退出現職的縣管干部為督查專員,實施清單式管理,一月一通報。同時,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在實踐中得到探索應用。
比如,將“五優并進”相關的122個具體項目列入破難范圍,綜合研判制約項目進展的共性化問題,形成個性問題與共性問題相結合的難題解決機制;主動與聯系市領導和市直部門加強聯系、密切配合,組建了126個縣級小分隊、74個部門小分隊、18個鎮鄉(街道)小分隊,固化形成上下聯動與左右協同相結合的合作攻堅機制。
機制有效,項目突破迅速。目前,3個列入市攻堅項目的重點項目有序推進:總投資79.5億元的抽水蓄能電站獲省發改委批復核準;依托通用機場成功引進寧波國際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總投資約10億元;清溪水庫建設成功簽訂三方合作框架協議,正式啟動前期工作,這個曾因多種原因長達16年無法簽訂協議的“硬骨頭”,經市、縣兩級小分隊上下聯動、積極協調,最終被一舉拿下。
三級聯動 精準攻堅
燕山君瀾溫泉度假酒店是寧波市重點工程和寧海縣重大旅游項目,總投資11.8億元,是集度假酒店、大眾溫泉、水上樂園、戶外運動于一體的綜合型旅游項目。為保證該項目順利開工,縣、鎮、村同時發力,縣委書記楊勇先后三次帶隊到深甽鎮開展調研,晝訪夜談、蹲點破難,為森林溫泉小鎮的發展出謀劃策、問診開方;鎮、村則組建了“快速+高效”指揮小分隊、“項目責任領導+項目相關人員”突擊小分隊、“專家+鄉賢”智囊小分隊和“人大+紀委”督查小分隊四支隊伍,精準解決項目推進中碰到的問題。
在縣領導擔任分隊長的122個縣級攻堅項目的基礎上,寧海縣梳理明確420個第三級抓落實專項行動項目。其中,18個鎮鄉(街道)負責項目248個,54個部門負責項目172個。目前,各第三級抓落實專項行動已分別確定1名縣管干部擔任分隊長,并各配備1名項目聯絡員,所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同時,一批引領發展的改革創新項目打出品牌。“最多跑一次”改革相關做法得到省市層面肯定,全縣近90%的行政審批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在全市率先公布首批66項“一次也不跑”清單,創新推出的視頻工作站、微信預審批等做法得到省市乃至國家層面的肯定和推廣。
啟示
抓落實工作需要拿出“帶頭破難”的力度,實現“以上率下”。縣委“一把手”“定期+不定期”走一線,體現了縣委重視,更帶動所有縣領導多走、快走、深走、常走,在全縣形成領導帶頭真走實破的氛圍,層層傳導壓力,促使責任逐級落實。
抓落實工作需要打造“蹲點破難”的模式,實現“以點帶面”。蹲點地點要“準”,蹲阻礙最集中的項目現場、蹲治水最難突破的鎮鄉、蹲民眾呼聲最響亮的基層一線,才能抓住最關鍵的點,用點上突破帶動面上突破;蹲點人員要“精”,選項目直接相關的部門、選可以直接問責的紀委書記、選公開監督的新聞媒體,精簡小分隊成員,配強破難力量;蹲點成效要“快”,現場辦公要當場分解任務、明確責任部門、立下時間節點,才能最大限度提升破難效率,用看得到的成效給群眾展示政府最大的決心。
抓落實工作需要遵循“長效破難”的原則,實現“治標治本”。抓落實專項行動破的不只是一時的難、眼前的難,更是要通過改革制度直擊矛盾,實現有效破難、長效破難。因而個性問題現場解決,共性問題用改革創新的方式實現突破。如設計、建設、使用三個環節三張皮現象由來已久,簡單解決面上問題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必須進行“三位一體”改革,徹底避免類似矛盾出現在其他項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