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大園壩水電站前池進水孔事故快速門,是一扇小水頭中等孔口閘門。針對該事故快速閘門采用新材料及結構優化設計加以論述。
【關鍵詞】水電站設計;金屬結構;事故快速閘門;優化設計
1 概述
1.1大園壩水電站地處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境內,位于白龍江中游段。水電站為引水式電站,廠房位于大壩下游6.6公里的右岸河邊,裝機36MW。大園壩水電站引水發電系統共設3臺12MW水輪發電機組,電站進水口至前池進水口采用一條引水隧洞和明渠引水,前池出水采用3條管道布置,3條尾水管出水。大園壩水電站水工金屬結構及啟閉設備,主要由引水樞紐泄洪沖砂閘、引水系統進水閘、電站前池快速檢修閘及尾水檢修閘等組成。
1.2在發電引水系統前池出水口設置三孔六扇快速事故工作閘門,閘門布置圖見圖一。
2閘門優化設計
2.1主體結構的優化
2.1.1為提高閘門的止水效果,經方案比較,將門楣設置在下游面。把閘門面板布置在上游面,頂、側止水布置在下游面的頂梁、邊梁的后翼緣板上,這樣有效的利用閘門面板上的水壓力將止水自然壓緊。閘門門體寬3.95m,高5.5m,厚0.670m,面板厚12mm。根據閘門的高跨比,h 2.1.2原快速工作門動水啟閉,啟門力要求很大。在設計中考慮到為降低啟門力,門頂設一個Φ200mm充水閥。充水閥蓋與啟閉機相聯,充水閥開啟行程為182±2mm,待充水平壓后再開啟閘門。這樣啟閉機的噸位比較小,且上部啟閉機室的土建工程量也相應減少,經濟上較優。另充分利用閘門上部水柱壓力可以降低閘門的閉門力。這樣選用相對較經濟的QPK-2*500KN固定卷揚式啟閉機就能滿足操作。 2.1.3快速事故工作門屬潛孔閘門,水壓力相對露頂式較大,并且快速門要求閉門時間短。為滿足閘門快速啟閉的要求,傳統設計一般采用鑄鐵滾輪支撐。而采用鑄鐵滾輪經實踐證明鋼材耗費大、滾輪制造難度大、造價高,需經常維護,使用年代長后易發生銹蝕后卡死。并邊梁需設計為雙腹板箱形梁。加工焊接難度較大。故設計中閘門主支承采用了高分子復合材料滑塊,這樣邊梁可為單腹板梁,兩者相比較又減少了鋼材的使用。同時,單腹板梁較雙腹板梁在焊接施工時要好控制得多。該滑道材料摩擦系數小,在清水中對不銹鋼為0.1-0.03,沖擊強度>187 Mpa;吸水率<0.8%;抗壓強度>125Mpa。并且閘門要求快速降落,鑄鐵滾輪一般摩擦系數在0.05左右,如用滾輪則需考慮加設重塊,而本閘門體型小空間有限很難用加重塊的方法去實現快速閉門。兼于以上原因,設計采用了高分子復合材料滑塊,在閘門下游側設置四塊高分子復合材料滑塊,型號為MGC300-30型滑塊,按等荷載布置,并按構造要求適當調整滑塊位置,其最大線荷載21KN/cm。避免了閘門需使用加重鐵塊或機械壓力閉門帶來的造價高。另外為防止閘門在閘槽中移動時被卡住或碰撞,以確保閘門能順利啟閉,上游面設置四個鑄鐵滑塊。 2.1.4側向限位器的設計為在閘門面板上焊接鋼板三角形限位器,這樣做形式簡單不影響使用并且降低了成本。 2.1.5為防止閘門過水產生振動,設計中采取以下幾條措施。 2.1.5.1事故檢修閘門有動水啟門的要求,為防止啟門時水流對閘門的振動影響,將閘門底緣下游傾角大雨300。 2.1.5.2在設計時對P型止水預加4mm的壓縮量,以保證止水的密封性,從而減少閘門的振動想象。 2.1.5.3在底梁下部加角鋼加強閘門底緣的剛度,同時加固閘門底止水的止水效果。 2.2主軌優化設計: 2.2.1快速事故閘門主支承壓力較大,主軌采用14厚鋼板焊接而成。為提高軌道的側向剛度,把主軌與門槽的護角焊接起來,并用連接板支撐。以提高門槽砼局部承壓強度。主軌主軌高度h=214mm,軌道底板寬度Bk=120mm,為更好的保護高分子復合材料滑塊并提高軌面的光滑。在軌道面焊一斷面為80×4mm 1Cr18Ni9Ti的不銹鋼條。在實際運行中表現良好,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評。 2.2.2為保證門軌的安裝精度,在主軌腹板以及下翼緣面上各開設兩個Φ22mm小孔,內套與混凝土插筋焊牢的焊接單頭螺柱,通過調節螺母來精確控制軌道的安裝位置,比較好的保證主軌安裝精度符合工作技術要求。 3 結束語 事故檢修閘門平時使用很少,出現問題不易發現,在設計時在滿足強度等基本要求外,還要注意在主體結構布置的優化、零部件的選型上下功夫,做到初始投資少,日后運行可靠,日常維護簡單。 本工程事故檢修閘門設計中主支承選用新技術的高分子復合材料,簡化了設計制造難度,提高了閘門的運行可靠度,減少了初始投資和日常維護的費用。閘門由門頂充水閥充水平壓后,靜水啟門,可大大降低啟門力。由于充水孔設在閘門本身的頂主梁上,平壓裝置不與水工布置發生關系,可以簡化水工布置,減少工程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