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資源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塔里木河流域由于氣候因素,水資源相對貧瘠,給當地農業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脆弱,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農業大量無計劃利用水資源,造成水資源浪費,因此對塔里木河灌區農業發展進行探究很有必要。通過對塔里木河灌區農業灌溉發展的探究,以期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更加科學合理地利用塔里木河水資源,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塔里木河;灌區;農業灌溉
引言
干旱地區對人類活動往往圍繞水源,干旱區水資源主要來源于綠洲。由于塔里木河冰川融水的滋潤,塔里木河中小游大面積的綠洲,帶來了農業的發展。
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南部,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河,其四周被塔克拉瑪干沙漠保衛,屬于溫帶干旱大陸性氣候,一年四季光資源比較豐富,氣候干燥,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其河水由葉爾羌河、和田河、阿克蘇河等匯合而成,河水很不穩定,被稱為“無韁的野馬”。塔里木河從西向東,繞塔克拉瑪干沙漠貫穿塔里木盆地,處于天上山脈和昆侖上北麓,夏季隨著冰川融化,河水急劇增多,冰川和雨水為塔里木地區帶來了水源,促進了沿河地區農林牧業的發展。在進入20世紀50年代以來,塔里木河流域上流出現了盲目開墾,大量引水,農業灌溉面積得到擴大,造成中下游水量減少,一些流域出現斷流,造成中下游生態環境嚴重惡化。2000年開始,從博斯騰湖通過人西海子水庫向塔里木河下游輸水,拯救中下游生態環境,挽救綠色走廊。塔里木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脆弱的生態環境,不合理的水資源利用和開發,造成了中下游生態惡化。塔里木河“四源一干”水利工程非常多,總庫容已經超過了25.47億m3,興利庫容超過20.95億m3,建成的引水渠首超過286初,總設計引水能力882m3/s,各級灌溉渠道總長度超過4.85萬kM。規模眾多的水利工程主要以引用地表水和平原水庫水為主,許多簡陋的小型水利工程存在大量水資源浪費和管理脫節現象。
1、塔里木河灌區農業發展狀況
塔里木河流域灌區農業發展過程中用水組要來源于地下水和河水,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農業用水緊缺,供需矛盾的現象,農業用水管理中的弊病顯現。
塔里木河流域農業用水管理主要是計劃經濟下的產物,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進行集中管理,政府部門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者,通過行政命令的手段進行水資源配給。國家福利供水,造成水資源價格扭曲,造成生態破壞。
2、塔里木河流域灌區農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農業灌溉實行4級行政管理,分別對所屬區域的灌溉進行管理。流域管理處、縣市級水管部門、鄉水管所、村管誰委員會。由于管理環節多,存在“搭車收費”現象,水權不明,權能界定不清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薄弱、水價不合理,缺少對水資源管理的參與和監督等問題。
2.1 開荒屢禁不止,高耗水作物居高不下。雖然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亂開墾荒地,但受到利益驅使,存在開墾荒地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此外,塔里木河源流和干流長期以來形成的掠奪式開發,造成塔里木河流域斷流和生態環境破壞。一些地方政府對粗放式擴大耕地管理意識不強,節水型農業沒有得到農民的認同,高耗水農作物種植面積長期居高不下。
2.2 下游生態系統完整性欠缺,生態恢復任重道遠。在多次應急輸水之后,胡楊林的生存環境得到一定改善,但是生態環境易燃非常惡劣,生態系統脆弱,灌、草植被長期生長緩慢,成喬、灌、草的生態系統沒有形成。一些地區風蝕、沙化現象嚴重,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已經形成的喬、灌、草的生態系統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形成。
2.3 缺乏水資源利用的行政和市場雙重調節。一些開荒大戶在種植過程中享受著較低水價,開荒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成本沒有在經濟上反映,一些人通過從農民手中購買水資源使用權,沒有承擔額外的環境補償成本。在對水資源利用過程中缺少監管,地下水和地上水大量開采,水利部門無法進行嚴格約束,一些地區大量抽取地下水。一些農民使用節水灌溉,但是大量的用水大戶開荒、種植高耗水植物,節約的水源成本被轉嫁到農民身上,節水措施推廣困難。
3、塔里木河灌區農業灌溉發展建議
3.1 對水資源進行科學調控和規劃。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型的控制型水庫,對水資源進行人為有計劃配置。通過對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對中下游生產生活、生態用水進行調度,解決春旱、缺電、洪災的問題。可以代替部分平原水庫,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制定相關政策,對水資源利用進行管理,對新建、改建、擴建的引、蓄、提、取水的水利工程進行綜合規劃,流域管理部門應對水利項目進行科學的論證和審查,確定每個地區的用水定額。
3.2 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由于塔里木河流域氣候干燥降水較少,應在考慮灌區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基礎上,優先利用地表水,通過修防滲渠道、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有序進行地下水開發,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鼓勵地表水源自灌區,對干、支、斗骨干工程進行防滲處理,配置渠系建筑物,進行節水改造。可以利用落差發展自灌工程,減少設施的投入。
3.3 加強灌區信息化建設。農業灌溉的信息化水平對農業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要實現灌區農業現代化就必須實現農業灌區管理信息化。首先要建立灌區數據庫,進行數據庫結構和內容完善。此外,對基礎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建立現代化的信息采集系統,對灌區的水情、氣象、墑情、作物長勢等信息進行采集。然后建立現代化的通信系統,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監控,利用水管理決策支持系統,進行自動化水量、用水決策、閘門等管理。
參考文獻:
[1]李亞娟,楊晴,關春曼.灌區節水改造對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作用[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1,(06).
[2]黃領梅.和田子項目區水鹽平衡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00.
[3]陳亞寧,李衛紅,張元明,崔旺誠.新疆塔里木河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育對策[J].資源科學,2004(S1):74-80.
[4]陳小兵,楊勁松,楊朝暉,余世鵬,汪玉磊.基于水鹽平衡的綠洲灌區次生鹽堿化防治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7(03):32-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