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蘇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泰州分局下轄興化、姜堰、泰興、靖江四個縣級市水文機構,主要擔負著為各級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提供水文情報預報,為工程規劃設計和管理搜集基本資料,為水資源管理和水生態環境保護進行水量水質監測、水資源調查評價。為建設項目提供水文分析計算、取水和排污論證、防洪評價、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及監測、等專項服務。本轄區濕地豐富,經過研究,我們提出了一種濕地生態水文自動調控系統裝置。
【關鍵詞】水文信息;檢測;系統
1、背景技術
水文過程制約著濕地土壤的諸多生物化學特征,影響著濕地生物區系的類型、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等,是濕地形成、發育和演化最重要的驅動機制。而日益加強的人類活動使得濕地水文過程的連續性受到嚴重干擾,所引起的水流不暢、水文紊亂等現象,導致濕地化學循環過程和蓄水納污等生態服務功能被破壞,濕地退化嚴重。因此濕地水文過程恢復是濕地恢復的重要環節之一,濕地恢復的關鍵。傳統的濕地水文調控方法以修建引水渠等水利工程措施來實現,包括濕地水文連通,修建引水渠、改造地形、抬高水位、生態補水技術等,存在工程龐大,對濕地原有生態破環嚴重,保持性差,維護成本高等問題,實際調控效果不好。
2、技術方案
針對現有濕地水文調控過程中的明顯不足和缺陷的技術現狀,本系統提供了一種濕地生態水文自動調控系統裝置,采用太陽能驅動,可實現自動水文調控,生態補水等功能,維護成本低,對濕地原有生態破環較小,對濕地水文長期自然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種濕地生態水文自動調控系統裝置,包括太陽能儲能板、水泵、電氣箱、防護網、支架、水泥底板、導流水管、水位傳感器、蓄水池、出水管和補水管,在水泥底板上設置有支架、電氣箱和水泵,支架上設置有太陽能儲能板,水泵下安裝有導流水管和出水管,傳感器信號線沿導流水管和出水管接到電氣箱,太陽能儲能板、支架、電氣箱和水泵外設置有防護網,導流水管一端和水泵連接,另外一端安裝有水位傳感器,出水管一端和水泵連接,另外一端伸入蓄水池中,補水管一端露出地面,另外一端伸入蓄水池中。
本系統中,導流水管端頭設置了過濾網。導流水管數量設置與濕地水灘數量相適應。
3、有益效果
這種濕地生態水文自動調控系統裝置,裝置通過太陽能維持工作,環保可靠,維護成本低,可長期調節架設系統的濕地水位。在各個季節設定不同的水位數值,模仿 自然環境水位節律,對濕地植被、硅藻類生長,棲息的水鳥繁衍均有重要意義。
4、具體實施方式
這種濕地生態水文自動調控系統裝置,包括太陽能儲能板(1)、水泵(2)、電氣箱(3)、防護網(4)、支架(5)、水泥底板(6)、導流水管(7)、水位傳感器(8)、蓄水池(10)、出水管(11)和補水管(12),在水泥底板(6)上設置有支架(5)、電氣箱(3)和水泵(2),支架(5)上設置有太陽能儲能板(1),水泵(2)下安裝有導流水管(7)和出水管(11),傳感器信號線沿導流水管(7)和出水管(11)接到電氣箱(3),太陽能儲能板(1)、支架(5)、電氣箱(3)和水泵(2)外設置有防護網(4),導流水管(7)—端和水泵(2)連接,另外一端安裝有水位傳感器(8)并伸入濕地水灘中,出水管一端和水泵連接,另外一端伸入蓄水池(10)中,補水管(12)—端露出地面,另外一端伸入蓄水池(10)中。
系統中,導流水管(7)端頭設置了過濾網(9);導流水管(7)數量設置與濕地水灘數量相適應。
在適用本系統裝置時,在濕地選好地址,開挖蓄水池坑,在坑底打下基層,放入蓄水池(10)埋入地下,留有出水管(11)、補水管;(12)通出地面;在需要水文調節的濕地水灘(13)與蓄水池(10)之間埋入導流水,水泥底板(6)上還安裝有泵(2)與電氣箱(3);太陽能儲能板(1)、泵(2)、電氣箱(3)均在防護網(4)內;導流水管(7)與蓄水池(10)的出水管(11)均接入水泵的控制閥;傳感器信號線沿水管接到電氣箱(3)。
使用本系統裝置時,通過補水管(12)向蓄水池(10)內注入一定量的水,在電氣箱(3)設定好每個需要導流的灘涂水位數據,系統裝置開始自動運行。當某個濕地水灘水位太高而另一個濕地水灘水位太低,水位傳感器(8)將信號傳入電氣箱(3),水泵(2)開始工作,將高水位水灘的水導流到低水位的水灘,直到水位達到設定值。當大部分水灘水位均下降,濕地需要生態補水作業,此時水泵(2)從蓄水池(10)內抽水,通過出水管(11)和各個導流水管(7)輸送到各個水灘。當大部分水灘水位均升高,濕地需要生態排水作業,此時水泵(2)從水灘內抽水,通過各個導流水管(7)輸送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