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城市建設過程中,河道治理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過去傳統的工作方式常常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或破壞。所以,如何在水利規劃建設過程中找到保持生態環境的一個協調點,一直以來都是業界和專家學者們普遍關注和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基于此,文章從生態水利的基本概念等相關內容入手,分別從河堤建設和河道治理兩方面對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希望本文的淺見能給廣大同仁們提供有益的借鑒和思考。
【關鍵詞】生態水利 河道治理 應用
生態水利作為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基礎部分,不但與人類的生存發展密切相關,而且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間也有著密切的聯系。而隨著水利工程建設的不斷加速,其發展給人類所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也在不斷加強。而生態水利作為推動生態系統良性發展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因子之一,我們必須對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應用給予高度重視。特別是在全球環境日益惡化的重要時期,人們對河道治理、水環境的改善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作如下研究:
一、生態水利相關內容概述
1、生態水利的基本概念
所謂生態水利,指的是水利工程在建設中,要想建設一套相對完善的生態水利系統,就必須將水利樞紐構建和生態系統構建相結合,始終將河流作為其中的骨干來進行建設的工程。
2、生態水利建設的基本原則
生態水利建設中,必須遵循如下幾個基本原則:一是多樣性,二是整體性。所謂多樣性,就是要在河道治理過程中,確保多樣生物能在同一河道中共存共生,實現生物群落的多樣性,進而實現生態平衡,并盡可能的減少人工養殖和養植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的投入。而整體性則是對自然景觀的設計美感及其功能使用要求是否滿足的一種綜合考量。
3、生態水利建設的實現途徑
為了達成生態水利建設目標,應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水利水文特點進行全面研究。二是對河道生物種群及其與河流間的關系做出全面、準確的梳理。三是要確保生態系統盡可能的完善。為了實現這一建設目標。就要求河道治理開發設計人員必須深入項目地進行實地考察,全面了解河流上下游及其周圍聚集的生物類群,并將各種因素放在一起進行綜合考慮,確保設計出的方案在能滿足河道治理基本功能發揮的基礎上,還能不破壞河流內生物群的多樣性,以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尤其在濕地生態系統的河道治理中,更應注重對生態系統的保護。
二、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應用分析
1、在護堤建設方面的應用
當前,生態河堤建設已經成為生態水利的一個重要部分。指的是通過人工修建河堤的方法來修復原始河堤,通俗來講,就是進行人工護岸處理,其建設宗旨有二:一是確保河堤原有的護堤功能能正常發揮,抗洪防澇功能良好。二是其滲透性符合一定的標準,不會對河流內的生物類群的生存造成影響,具有良好的水分交換和調節作用。
根據本人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總結發現,當前我國的生態河堤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型:一是自然原型護岸,多是河道周圍生長著一定數量的植物,如蘆葦、水草和柳樹等,這些對堤壩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二是自然型護岸。這是一種人工處理的方法,即在堤壩位置加入了一些天然的材料來對河道底部進行保護,三是人工自然型。它主要是利用混凝土作為材料來堅固河堤的一種建設方法,在發揮河堤防洪抗災能力方面有明顯優勢。
而在生態護岸的設計中,設計人員必須將建設的經濟性和協調性作為建設的基本原則。即在注意為建設企業節約成本支出的同時,還應考慮到生態環境的使用要求,在確保其剛性結構良好的同時注重提升其美觀度。這就要求相關設計人員必須對河道不同流域的生物種類及保有量進行全面的勘察,多應用自然材料,始終堅持多孔構造,優化配置,合理布局。此外,由于現代人們對于河道水景的觀感和體驗感要求更高,為了滿足其近水性要求,應在滿足相應水利工程防洪要求的基礎上,適當將護岸高度設計放低一些,給人一種親近感。
2、在河道治理方面的應用
除了護堤的建設外,河道治理是能夠確保其達到生態水利標準的關鍵所在。為了實現這一建設目標,相關設計人員最好不要對河流流經區域的自然樣貌做出大的變動,最好是在保證其抗洪防澇功能正常發揮的基礎上,能小動怡情,少造景,多給人自然美感體驗。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河道治理對周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此,在河道治理規劃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綜合考慮水邊環境、空間環境、水環境、生物環境等綜合因素,合理設計治理方案,以減少河道治理對生態水利建設的不利影響。
為了實現這一建設目標,本人認為,在河道治理過程中,可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第一,改善河道流速帶。不同的河流區域其河流道路和河床構造是有一定差異的,我們從表面很難看出河底到底是淺灘還是深潭,所以,為了提升河道的防洪抗澇能力,應充分發揮多孔河床的優勢功能,這樣在提升抗洪防澇能力的同時還能促進不同流域河流生物種群的多樣化發展。例如,在河道的生態化治理中在河床的深溝和淺灘位置植入一定的石塊,但需要提醒的是:此種河道治理方法雖然效果好,但對于河道構造要求是比較高的,所以不能亂用,必須滿足植入條件時方可使用。第二,護岸治理。即采用科學、合理、可行的河道治理方案對河岸進行自然型的護岸處理,在此不做贅述。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河道治理自古就是一項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重大水利工程,生態水利作為現代河道治理的一種廣泛模式,在生態環境日漸遭受破壞的新時期更加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盡管當前我國的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應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張小書,陳輝.簡析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應用[J].農家科技旬刊. 2015 (6):291-291.
[2]龔俊春.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3 (18) :125-126.
[3]孫樂.關于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應用[J].才智.2012 (26) :23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