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持續發展是現階段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是實現自然和人類和諧共處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唯一的途徑。本文對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展開了分析,在對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加以一定程度的分析的基礎上,引出水土保持工作在優化調整水環境的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引申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在今后相關的工作人員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的時候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鑒性作用,從而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性作用。
【關鍵詞】水土保持;水資源;可持續發展;重要性;現階段
1、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分析
1.1 枯水季節中水量的減少,容易引發干旱和水荒等問題。在水土流失問題出現之后引發的首要問題就是使得枯水季節中水量大幅度減少,甚至有一些問題比較嚴重的區域水源枯竭、河道斷流。具體來說是在兩個層面上有所體現的:第一,各種類型的土壤中的水含量變得比較少。有些地方的土壤顆粒間空隙甚至能夠占據土壤總體積的30-50%,土壤顆粒間空隙是貯存土壤貯存水分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空間,能夠對土壤蓄水能力起到決定性作用,因為在水土流失問題出現之后,土壤是會隨著水流而去的,原本土壤中貯存水的空間自然也就會消失,從水文的層面上進行分析,使得地表徑流在同一年中的變化變得比較的強,使得洪水季節水量顯著的提升,枯水季節水量大幅度的降低;第二,水土流失使得水塘、水函以及河道等水資源貯存點中發生淤積問題的幾率大幅度的提升,蓄水量也就就會減少。在土壤蓄水量減少的情況之下,在枯水季節這個區域內出現旱災的幾率就大幅度的提升,蓄水量也是會相應的減少的。土壤中水分貯存數量減少的情況之下,在枯水季節中發生旱災的幾率就大幅度提升,并且蓄水工程建筑中水量減少發生水荒這種問題的幾率也是會大幅度的提升額的。
1.2 增強徑流,使得洪水發生的幾率大幅度提升。當在一個區域當中發生水土流失問題的時候,枯水季節中水量大幅度減少。但是在洪水季節中的時候卻是正好相反的。在水土流失問題比較嚴重的區域中,植被一般情況下都是會被大面積的破壞的。當洪水季節中這個地區發生暴雨的時候,因為地面缺少植被覆蓋,土壤貯存水分的能力相對來說比較的弱,地表徑流形成的幾率就變得比較的高,尤其是在山區當中,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就形成山洪。洪水的漲跌是難以預料的,并且存在的時間一般情況下也是比較短暫的,但是卻可以攜帶數量眾多的泥沙噴涌而來,從而就會使得河流下游的人民蒙受不必要的生命財產風險。
1.3 形成大量的水庫淤積,難以將水利工程的效益展現出來。在水土流失問題頻發的區域中,因為表層的突然是裸露在外的,在水流的侵蝕作用之下,數量眾多的泥沙是會隨著水流匯集到水利工程建筑中的,一個層面上水利工程建筑中淤積的泥沙使得有效庫容大幅度的減少,使得水庫的防洪抗旱能力變得比較弱,并且也是會對水庫的使用壽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的,甚至在嚴重的時候有可能引發漫壩以及堤壩垮塌等問題;另一個層面之上,容易使得江河湖泊的河床提升,嚴重的時候是會對河流的行洪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在洪水季節中難以有效的將洪水排出,水流續存在同一個地方,使得水位大幅度提升,甚至嚴重的時候有可能引發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進而就會對河流周邊的居民的生民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2、水土保持在改善水環境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
水土流失問題是能夠對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造成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的,從某些層面上來說,是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解決水土流失問題,施行水土保持戰略,是改善現階段我過水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別是在一些水土流失問題比較嚴重,生態環境嚴重失衡的地區,在對水土保持策略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可以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科學、合理的對水土資源進行優化調整,維護、保持土壤的生產力,從而就能夠將水土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展現出來,總而言之水土保持就是在協調人和生態環境之間呈現出來的相互關系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重要科學技術。下面就對水土保持在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進行分析。
2.1 使得洪澇災害發生的幾率大幅度降低。在對水土保持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可以使得土壤的水分滲入量維持不變或者有所提升,某些工程性的水土保持措施(比方說梯田、水庫以及植物種植等等)也是能夠對地表徑流進行攔截的,一個層面上是可以在汛期的時候有效的對洪峰進行削弱的,使得區域內防洪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另一個層面之上,枯水季節的時候可以有效的對徑流進行補充,從而就能夠有效的縮減統一年份中地表徑流的變化幅度。
2.2 大幅度減少水土流失量。很多的水土保持設施也是可以對地表徑流攜帶的泥沙進行攔截的,從而就能夠對水庫的有效庫容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證,將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展現出來,減少河流、水道中的泥沙淤積量,增大河道的行洪能力,降低洪水季節出現洪水的幾率,并且在攔截下來泥沙之后,也是可以增強土壤的貯存水分能力的,進而就能夠對土地的生產能力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證。
2.3 能夠使得區域內水環境的質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從而就能夠為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文社,方鐸,楊具瑞,楊勝發,劉有錄.試論水土保持在我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中的戰略地位[J].水土保持學報,2001(S2):24-28.
[2]何文社,方鐸,楊具瑞,李昌志,曹叔尤.水土保持與水資源可持續發展[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1(02):13-17.
[3]張鳳華.瑪納斯河流域綠洲農業生態系統演替及可持續發展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4.
[4]高鐵.淺論水土保持與水利可持續發展[A].《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15年8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15.
[5]唐繼斗.搞好水土保持 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A].重慶市水利學會.重慶市水利學會“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資源 服務城鄉發展”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重慶市水利學會,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