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飲水水質檢測是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日照市為例來分析農村飲水水質檢測的必要性和當前農村小型飲水工程水質存在的問題,提出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飲水工程;水質檢測;飲用水安全
1 農村飲水工程和水質檢測情況
自2005年“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實施到2016年底,日照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了98%,極大改善了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目前,日照市已實施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供水后,近2年對較大型農村集中聯片供水開展水質檢測,對于數量眾多的單村小型飲水工程(類型多為從機井、塘壩、山溪、河庫等取水的單村小規模取水工程)水質檢測沒有常規化,目前尚無有效的水質檢測制度,普遍存在檢測項目、頻率未達到規定標準、未配備檢測設備或檢測設備閑置問題。
2 加強農村飲水工程水質檢測的必要性
飲水安全最核心的就是水質安全,水質必須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飲水安全工程除解決飲水方便、水量問題外,水質安全是最重要的。與城市相比,近年農村地區的水環境污染源除了工礦企業污染外,較為常見的污染源還包括種植、畜牧散養、漁業等多種面污染源。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使有害物隨降雨徑流和滲漏滲入地下或進入河流、湖泊、水庫等,造成農村水源的污染,而農村飲水工程又大多取自就近水體,安全隱患多。另外,農村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監管執法的制度環境,與城市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經水傳播的重點腸道傳染病如傷寒、霍亂、痢疾、甲肝等,如遭受洪水等自然因素污染水源水時,有暴發或流行傳染病的風險。例如媒體曾經報道過的某地農戶濫用劇毒農藥種植生姜,將生姜和劇毒農藥長期埋于地下保存,以及某地小化工企業私自向地下排污,某鉛電池廠污染水造成地下水污染等許多案例,也都說明了農村飲水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近2年來,日照市水環境監測中心對全市集中聯片供水工程水質進行了取樣檢測分析,經分析評價,全市大管網集中供水水質整體狀況良好,但個別供水水源也存在硝酸鹽、耗氧量、氨氮、總硬度及大腸桿菌等指標超標現象,飲水水質不容樂觀。而且全市眾多的單村小型飲水工程水質狀況相對較差,特別是單村供水工程大部分沒有按要求進行過濾、消毒等處理,部分單村供水不配備消毒設施,管理也不規范,導致微生物和硝酸鹽氮超標嚴重,微生物中的致病菌有超標現象。
因此,加強農村飲水工程供水水質檢測已成為當前農村群眾最關心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 農村飲水工程水質檢測存在的問題
一是群眾安全飲水意識不強。人們對農村飲水工程水質檢測認識存在誤區,認為農村飲水工程竣工通水了,農村群眾的飲水問題就解決了。長期以來,人們主要考慮得是有水喝,還沒考慮到是否喝得好,喝得安全放心,對飲水水質的質量不關心。
二是農村飲水水質檢測體系不健全,檢驗制度不完善。有些農村集中供水水廠沒有建化驗室,沒有進行水質的常規檢測,大部分小型飲水工程尚未納入市級水環境監測中心的統一檢測網絡。
三是農村小型飲水工程安裝的水質消毒設備使用率不高。農村飲用水水源的微生物含量偏高,部分農村小型飲水工程管理權歸村集體,沒有專職人員管理,致使后續監管滯后。
四是農村飲用水水質檢測力量嚴重不足。由于水源地規模小而分散,開展例行檢測工作難度大,部分單村小型飲水工程沒開展過系統全面的調查與評價。
五是農村飲水工程水質檢測經費嚴重短缺。由于農村飲水衛生檢測工作未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從而造成檢測經費的不足。
4 相關建議
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農村群眾飲水安全,保障飲水安全的重要途徑就是保證供水項目建成后水質達標。建議如下:
(一)切實加強對農村安全飲水工作的組織領導。建議由水利、財政、環保、衛生、水文及水質檢測部門等相關單位為成員的飲水安全領導小組,水利部門為飲水工程主管單位,財政部門為項目運行維護投資單位,環保部門要嚴厲查處污染水源行為,各級水質檢測中心統一負責飲水水源檢測,各部門各司其職,緊密配合,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運行。
(二)將日照市的農村飲水水質檢測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民生工程,具有公益性,兼有扶貧性,應納入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建議財政每年拿出專項經費,用于開展農村飲水水質檢測工作。
(三)建立農村供水水質檢測檢驗機制。把水質檢測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和年終考核目標,并建立定期的水質檢測制度,每年分枯水期和豐水期各采集出口水和末端水樣本檢測兩次,加大冬春時節或持續干旱枯水期的檢測頻次,嚴格按飲用水水質檢測的相關標準規范進行,建立水質檔案,掌握水質動態,為預防控制水源性疾病和應對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提供可靠依據。對在檢測中發現的水質不達標等異常情況,要及時分析成因并反饋給供水單位,督促其查找核實,跟蹤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水質達標。
(四)推進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和水質消毒。應大力提高農村飲水工程的供水保障率,防止突出水源污染事件影響群眾正常用水,規劃建設應急備用水源工程,提高用水保障能力。加強水質消毒,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特別是農村小型飲水工程必須配備有效消毒設施。
(五)采取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措施。根據飲用水源地的規劃,調整區域內的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推廣綠色種植,利用生物防治技術治理病蟲害,從而減少農藥使用;提倡使用有機肥、農家肥等,減少化肥的使用量等,逐步減少面源可能對飲用水源地的影響。
(六)進一步提升水質實驗室檢測能力。應進一步加大實驗室內部建設,配置和更新水質檢測儀器設備,提高檢測能力;強化對檢測人員的專業培訓,實行持證上崗,提高檢測人員技術水平;加強內部質量控制,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有效。
(七)進一提高安全用水和環境衛生意識。日照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力度,建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投訴熱線,通過電視、網絡、電臺、報紙等傳播方式提高農村居民對安全用水和環境衛生的認識,樹立良好的節水、用水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