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化的農業生產中需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及技術,為農業生產提供必要物質條件,促進農業生產模式改革和生產技術提高。要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需要加強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建設,在充分發揮其灌溉和防洪抗汛功能基礎上提高農作物種植有效率。針對農田水利建設中容易存在的問題,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對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戰略內容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戰略;方法 分析
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要實現新時期下農業發展的持續性、長久性和穩定性,就要解決好農村、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加大資金、技術、人力和科研等研究投入。在基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改善農村農業生產、發展的條件和環境,促使農民勞作模式發生轉變,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發展。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能夠提高農業生產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實現農村地區水資源和電力資源等合理配用,針對新時期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基本要求和戰略,需要從實際分析角度展開研究與分析。
1、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戰略內容及方法
1項目勘查
農田水利設施在施工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好現場調研工作,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對周邊的環境、生態等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實地考察中需要重點了解和掌握當地的氣候、水文以及土質等情況。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要考慮到夏季防洪抗汛問題,施工設計人員需要根據現場地勢、河道等分析,了解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使用后可以借助哪些河道進行幫助排水。[1]應用農田水利設施防洪抗澇可以在洪災發生時使用水泵等進行抽水,但是對電力資源消耗大,因而在早期的工程設計中考慮改善周邊河道狀況,建立排澇聯系,增強農田水利設施排澇功能。
2蓄洪規劃
農村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得主要目的是為農業生產提供便利,應用方面包括灌溉等,而新時期下農田水利設施規劃建設則需要綜合考慮其發電、蓄洪等功能。在設施規劃建設中要注意采取有效辦法防止洪災和決堤等災害產生。[2]建設防汛墻能夠使洪澇發生侵害的土地面積減少,因而在農田水利設施規劃中進行防汛墻建設的同時還要補充加固處理,在建筑旁邊種植綠化帶,穩固地基、減少水土流失,同時減少強排時間、降低能耗,降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對周邊環境帶來的破壞。
3自排設計
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要進行自排設計,由于運水系統分布和河道結構影響,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要意識到河道自身結構無法改變,因而施工設計人員需要進行水系整改。合理選擇河道斷面,將最佳的規劃位置標注出,對農田水利設施節制閘孔的寬度予以制定,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減少泵站的建設數量,工程資金得到節約,同時農田水利設施能夠在閘前和閘后進行水位差距自排操作,水泵能耗降低。
2、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戰略要求
1關于生態維護
農田水利設施在建設過程中由于人工施工操作,對周邊環境的自然狀態和生態情況改造較大,在項目實施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將會導致自然環境的破壞,繼而導致其他次生災害的產生。因而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需要根據項目建設規劃制定出合理的生態保護戰略,進行綜合性的環境設計,使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變化。[3]例如在工程方案制定中需要因勢利導,盡量減少大幅度的環境改造,尤其對于河道結構和主干水系等不能隨意改動,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要充分結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理論,使農田水利設施與生態發展相適應。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要保護好水生態系統,堅持因地制宜,調查水文條件和土質條件,加大綠植種植和地基鞏固投入,優化設計方案。
2關于水泵匹配性
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需要保證水泵的布置和閘的布置具有較高的匹配性,農田水利設施一味依靠自身的自排方法難以在夏季防洪抗汛工作中有效實現排澇,需要在農田水利設施進行配套工程建設,即增加泵站的建設。[4]在工程設計中對于泵站的建立需要從節能降耗等角度進行泵閘相結合的布置設計方式,節制閘的修建位置應該安排在距離泵站較近的地方,使節制閘能夠自排,在水位差變大時開啟水泵進行強排,強排總次數和時間減少,節能效用好。
3資金投入和技術研究
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需要加大的資金投入,當地政府需要重視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工作,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撥給工程建設資金,同時注重人才隊伍建設,鼓勵科學研究,提高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技術水平。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節水灌溉工作結合,可以采用管道噴灌或滴灌的方式完成農田灌溉,減少水分的無效蒸發。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還可以采用微灌等灌溉方式,加強渠道和河道的漿砌,使水資源利用有效率提高。另外政府還要積極做好宣傳教育工作,進行節水宣傳,增強農民的節約用水意識,并且在夏季汛期做好防洪抗汛宣傳,提前制定應對措施,發揮農田水利設施使用效益,減少災害損失,維護農業生產。[5]
結語
農業生產中面臨的主要風險是自然災害和能源問題,我國農業生產中由于市場和資源等因素影響,總體發展水平和條件存在較大不足,導致農業發展滯后。在這種情況下,加大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增加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在農業生產中為其提供基本的物質基礎,有效實現了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進步。農田水利建設中需要當地政府積極出臺相應的扶持對策,撥給資金,在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中加大科學研究力度,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做好規范性工作,減少對周邊自然環境的破壞,加強生態建設,提高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與社會人文效益。
參考文獻:
[1]魏淑玲.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戰略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4,12:287.[2017-08-04].
[2]姜明法,徐哲.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戰略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1,06:32.[2017-08-04].
[3]韓世英.關于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思考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5,3513:57-58.[2017-08-04].
[4]崔春霞.駐馬店市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投資管理實證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6,06:214-215.[2017-08-04].
[5]毛艷鳳.概評新時期我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問題[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10:309-310.[2017-08-04].DOI:10.14122/j.cnki.hskj.2012.1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