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國家的發展進程逐步加快,各種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實用效益。在水利工程項目中涉及到眾多的混凝土施工環節,其施工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本文通過對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研究,討論其先進的施工技術應用,并分析其技術應用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以促進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進而促進我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水利施工 混凝土 工程質量 控制要點
引言
水利工程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到國民的生產建設中,實現了防洪蓄水、水資源合理調配的作用,是國民基礎設施建設中非常重要的建設項目之一。混凝土具有抗壓性強、牢固性強、耐腐蝕性強等明顯特質,被廣泛運用到水利工程項目中。作為保障水利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關鍵環節,混凝土施工技術成為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管理和控制的重點,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建設項目后期的使用作用能否有效的發揮,能否在規定的使用年限內發揮其做到的應用效能。
一、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一)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原材料質量控制
混凝土的原材料以及原材料的配比,對于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要在施工材料的選擇時,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選擇性能最佳的水泥型號,對于粉煤灰以及骨料的選擇,也要對其質量進行嚴格的考查和控制,每批進場水泥應有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試驗報告。水泥在采購之后要進行取樣檢驗,每200t~400t同廠家、同強度等級、同品種的水泥為一取樣單位,不足400t也作為一個取樣單位,進行驗收檢驗。袋裝水泥儲運時間超過3個月,散裝水泥儲運時間超過6個月,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驗,保證其能夠滿足施工要求。同時,要對原材料的配置情況進行嚴格管理,保證其配比合理化,不同的施工環節和位置對于混凝土的強度有不同的需求,技術人員要根據不同的施工需求進行合理的材料配比,避免因為原材料配比的失誤造成的工程質量不過關或者材料浪費的情況。表1為混凝土的施工材料配比計算方案:
(二)混凝土技術中模板技術的應用
模板技術是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初始環節,同樣也是關鍵環節,對于后期施工作業的開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模板施工技術包括:模板制作、模板安裝、模板拆除等幾個操作環節。模板的制作首先要對工程設計方案和圖紙進行充分的了解,嚴格按照相關的制度執行標準,必須達到施工要求的技術指標,在模板的剛度和強度等預應力支撐方面都要滿足相關的設計需要,才能夠保證模板質量,保障后期的施工正常進行。在進行模板的安裝時,首先要保證基土的條件滿足施工要求,在相鄰模板的接縫處,要進行相關的技術處理,避免出現漏漿的現象,這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同時還要設計相應的排水措施,以避免出現積水的現象,影響施工質量。在模板的拆除工作進行時,首先要采取鋼件對底部位置進行加固處理,設計合適的撬孔位置,防止出現模板出現大面積脫落的情況,避免出現模板出現損壞和破裂等現象的發生。
(三)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鋼筋施工技術
鋼筋施工技術有效應用的關鍵也是鋼筋材料的選擇,鋼筋的規格、標號要嚴格按照施工設計的要求,在不同的施工環節能夠采用相應的連接方式進行鋼筋的處理,在進行焊接的作業時,要保證外形規整,不存在不合理、不規則的接頭現象。
二、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一)混凝土拌和物水膠比控制
水膠比是決定土強度和耐久性能的主要因素,在施工中必須加強控制,現場水膠比的允許范圍,宜在±(0.02~0.03)內,較小水膠比時按0.02,較大水膠比時按0.03進行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流動性、粘聚性、保水性三個方面。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有水膠比、水泥強度、施工方法及施工質量、骨料種類及級配、養護條件及齡期等。以新疆爾臣河大石門水利樞紐工程為例,其主要的混凝土施工以瀝青混凝土作為主要施工工藝,在進行拌和物的水膠比要按照有機膠結料混凝土的水膠比進行控制。
(二)混凝土拌和物塌落度、含氣量控制
混凝土的拌和過程中加入引氣劑,能產生大量獨立并分布均勻的微小氣泡,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顯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混凝土的抗凍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混凝土的含氣量,因而在混凝土拌合生產中,含氣量至現場控制的重要內容之一。經試驗表明:當摻引氣劑混凝土水灰比小于0.5時,含氣量增加1%,強度約損失5%;水灰比大于0.5時,含氣量每增加1%,強度降低7%。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檢測坍落度時,還應觀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盡管混凝土塌落度可以與設計要求有偏差,但因盡量控制在設計合理范圍內,塌落度波動范圍大會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進而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和外觀質量。外加劑溶液配制。粉狀高效減水劑可直接加入干粉,也可配成溶液加入。膏狀引氣劑宜用開水將其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實踐證明用開水配制引氣劑溶液引氣效果最好。溶液濃度及均勻性也應每天檢測。溶液罐、池中應配有攪拌裝置,保證溶液均勻性。
(三)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盡量縮短運輸時間及減少運轉次數。因故停歇過久,混凝土已失去可塑性,應作廢料處理。嚴禁在中途加水。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1.5米,超過時采取緩降或其它措施,以防止骨料分離。使用溜槽、溜管運輸混凝土應遵守下列規定:溜槽、流管內壁應光滑,澆筑前應用砂漿潤滑內壁;卸料過程中應避免骨料分離,嚴禁向溜槽內加水。
(四)混凝土澆筑環節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的澆筑環節也是整體施工環節的重點環節,相關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技術施工標準和項目的個性化需求,對澆筑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下圖為澆筑環節技術施工技術標準:
只有澆筑環節能夠做到質量的把控,才能實現整體施工項目的質量安全。
(五)混凝土施工進行施工技術的整體完善
為保證水利工程項目的整體施工質量,需要對混凝土施工技術整體施工環節進行適當的改進和完善。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要對模板工作環節進行全面的檢查,同時進行相應的數據記錄,為保證混凝土構建的完整性,盡量減少中途停歇的時間,下圖為混凝土施工允許的間歇時間控制:
避免過長的間歇時間,出現新舊混凝土出現結合縫隙問題,如果工程停歇超過相關規定時間以上,需要進行相應的技術處理,避免新舊混凝土的不結合,保證其整體的均勻度和堅實度,進而保證其施工質量能夠滿足整體的項目需求。
結論
水利工程項目是民生工程中的重點項目,混凝土是其項目建設中的重點環節,對其主要的施工工藝進行深入的了解,并對其重點施工環節進行必要的技術控制,對于水利工程項目的綜合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相關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施工設計要求,嚴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質量,保證混凝土施工環節的施工質量,進而保障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水利工程項目是國家民生之大計,工作人員要用嚴謹的工作態度,為國家和人民的生活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 李偉延.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要點[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0):2150-2150.
[2] 吳倬,吳超.略談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要點[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2):1957.
[3] 周國暉.分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要點[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7):495-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