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旱澇災害是現階段我國范圍之內出現幾率比較高的一種自然災害,在上文中提及到的這種災害問題出現的情況之下,會對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防汛抗旱減災是我國災害防治以及災害抵抗領域中占據較為重要的一項工作。筆者依據實際工作經驗及相關文獻資料的記載是,對現階段我國防洪抗旱減災實際情況展開分析,并站在整體的層面上分析我國防汛抗旱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遇到的影響性因素,最終將我國水旱災害的特征作為依據,找尋出來了有效性比較強的防汛抗旱減災應對措施,希望可以在今后相關的工作人員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鑒性作用,最終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防汛抗旱;減災;措施;分析;現階段
引言
在世界范圍之內各個國家當中我國的人口數量顯得比較多,再加上南北區域之間氣候溫差比較大,所以近些年以來涌現出來了數量眾多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問題。干旱和洪澇這兩種自然災害在我國范圍之內涌現出來的突發性自然災害當中占據的比重比較大,從而也就會對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防汛抗旱減災措施在我國災害防治以及災害抵抗領域當中占據的地位較為重要,但是在旱澇災害的影響之下,使得我國防汛抗旱減災措施施行的過程中較為容易受到各個層面相關因素的影響。所以是應當站在整體的層面上針對防洪抗旱減災工作展開較為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礎之上找尋到有效性比較強的應對措施,希望可以在今后相關的工作人員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鑒性作用。
1、首先對現階段我國范圍之內防洪抗旱減災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促使旱澇災害發生的因素多種多樣,所以想要使得防汛抗旱工作的效果充分的發揮出來顯得比較困難。現階段我國范圍之內防汛抗旱減災工作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層面上的內容:
針對以往防汛抗旱救災工作的實際情況來說。在以往的一段時間當中我國范圍之內的工程項目機制呈現出來一種逐步完善的趨勢,所以防御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自從上個世紀末期我國范圍之內涌現出來以此特大水災問題之后,在這之后黨中央以及政府有關部門針對防汛抗旱工程機制的重視程度就呈現出來一種不斷提升的態勢,在此基礎之上我國范圍之內各個江河流域的防洪能力水平自然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特別是在近一段時間以來,某些臺風出現幾率比較高的區域中施行的防臺風標準也呈現出來一種不斷提升的態勢。除去上文中提及到的這一個問題之外,我國范圍之內構建起來的防洪抗災工程機制也逐漸的完善起來,從而也就會使得我國范圍之內很多干旱區域當中的農業生態環境區域當中形成的損失得到有效的控制,進而也就可以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的貢獻。
組織機構的健全程度比較高,并且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統一調度指揮能力。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政府有關部門針對我國范圍之內各個規模比較大的河流湖泊展開的管理工作的力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也是會在每一個災害易受區域當中構建出來專業的防洪抗旱減災領導班子,從而也就會在各個地區當中針對防洪抗旱工作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匯報。在上文中提及到的這一項措施施行的過程中,從某些層面上使得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合理,與此同時也可以使得我國防洪抗旱減災工作的整體效率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現階段我國在防洪抗旱減災領域當中施行的各項規章制度不斷的完善起來,從而也就可以在日后的減災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證。
與洪澇災害之間有一定程度的相互關系的緊急預案以及防控機制變得更加完善。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以及各項先進的科學技術措施得到應用的前提條件之下,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政府有關部門不管是在防汛抗旱決策領域當中還是在統一指揮調度之上,相較于以往的工作來說都顯得更加科學、快速。特別是在災情出現之后的搶救工作領域中,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除去上文中提及到的這一個因素之外,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在安全意識宣傳領域當中的投資力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此基礎之上自然是可以使得我國人們的整體防汛抗旱意識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防汛抗旱減災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受到的影響
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變得越發嚴重起來,極端天氣在世界范圍之內各個國家當中出現的幾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水旱災害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背景之下,強度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最終呈現出來一種影響范圍擴大的趨勢,暴雨洪水以及超強臺風等極端災害問題出現的幾率大幅度提升,與此同時世界范圍之內各個國家當中呈現出來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問題也變得更加嚴峻,從而也就會對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防御工作的難度得到大幅度提升,防汛抗旱減災工作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背景之下會受到各個層面相關因素的影響。
首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會對防汛抗旱減災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時代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一個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予以個人的生命充分的重視,與此同時將人的生存權利放置在一個較為重要的地位之上,也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以人為本。處于現代社會當中再去想象一場洪水奪取幾萬人的生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一場較為嚴重的旱災之后出現餓殍遍地這種問題的幾率也較為低下。如果在現代化社會當中出現一場水旱災害的情況之下造成了幾百人的傷亡,在這個區域當中的人民政府想要對人民群眾做出一個交代都是不現實的,更不要說是在將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中國當中,基本上是不可能在水旱災害的影響之下出現范圍比較大的人員傷亡以及長時間水電中斷等問題。所以,在水旱災害減災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需要將人民群眾的需求作為出發點,與此同時也應當將對人們做出的保證放置在首要地位之上。
在我國社會向著生態和諧型的方向轉變的過程中,對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諧社會建設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對各方的要求以及利益予以了充分的重視,要求一定區域當中的各個行業逐步實現協調發展。這也就要求在防汛抗旱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既應當將城市和農村統籌兼顧,也應當予以上下游地區充分的重視;既需要予以堤防工作充分的重視,也應當將基礎性設施安全放置在一個較為重要的地位之上;既需要考慮到江河湖泊平原區域當中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的重視。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除去需要科學合理的安排洪水的流經途徑,又需要使得洪水資源得到有效的應用,從而也就可以在人和資源環境之間逐步的使得和諧發展這一個目標得以實現。
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較為嚴重的情況之下對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一段時間以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之下,我國氣候也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將洪澇和干旱作為特征的水資源矛盾問題變得更加明顯,與此同時也是會長期存在。強臺風以及強暴雨,特大洪水等問題出現的頻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出現的模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尤其是區域局部降雨以及突發的山洪問題,上文中提及到的這一個問題出現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征兆,在此基礎之上想要施行有效性比較強的預防工作也就會顯得較為困難。
糧食安全形勢對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時間以來我國都是糧食生產和消費的大國。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糧食產量呈現出來一種逐步增長的趨勢,但是我國糧食仍然呈現出來一種緊張平衡的態勢,在上文中提及到的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出現較為嚴重的水旱災害問題的話,糧食之間的緊張平衡被打破的幾率也就會顯得比較高,在此基礎之上自然是會衍生出來糧食安全問題,從而也就會使得世界范圍之內的糧食平均價格呈現出來一種不斷上漲的趨勢。以往的一段時間當中我國出現氣象干旱問題,在此基礎之上自然會使得世界糧農組織當中的相關工作人員予以這個問題充分的重視,雖然說在世界范圍之內各個國家的努力之下,使得旱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和,但是與此同時仍然還是傳遞出來了一些減產預期,使得麥價格上升,與此同時也使得一些和麥子相關的玉米、早稻等農產品的價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現階段市場經濟背景之下,市場流動性表強,因此也就會有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在對旱災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炒作,使得災害的減產預期大幅度提升,與此同時也就會讓市場之上的糧食價格波動情況加劇,從而也就會對我國社會當中物價水平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最終影響到我國糧食的安全性,最終在我國范圍之內引發一定的社會和經濟層面上的問題。
3、提升防汛抗旱減災能力的過程中應當施行的措施
防汛抗旱減災理念的持續性水平應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洪災其實是在洪水和人類活動共同作用之下產生的結果,一定需要對洪水形成有效控制的基礎上才可以逐漸的使得人們的活動向著標準化的方向轉變,以此為基礎自然是需要針對洪水施行全方位的管制措施,從而也就可以使得洪水危害性得到有效的控制。因為旱災已經逐漸的由以往的農業逐漸的進入到工業、城市以及生態環境等領域當中,在此情況之下應當對旱災形成多元化的認識,一定需要使得抗旱服務對象和應對措施發生一定程度的拜年話。因此我們是應當在嶄新的時代背景之下,使得服務對象以及應對措施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所以在嶄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應當提出防汛抗旱工作的兩個轉變。其實就是堅持將防汛和抗旱工作放置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之上,逐步的由以往的洪水控制向著洪水管理的方向轉變,最終也就可以由以往的單一方向抗旱逐步的向著全面抗旱的方向轉變。
洪水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會涉及到三個較為重要的問題,第一是使得人類的誰活動逐漸的向著規范化的方向轉變,第二是施行一定的風險管理措施,點是是使得洪水逐漸的向著資源化的方向轉變。全面抗旱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也是會涉及到三個方面的重點內容,首先是使得抗旱的領域得到一定程度的延伸,第二是抗旱過程中使用到的措施應當逐漸的向著多元化的方向轉變。第三是逐步由以往的被動抗旱向著主動抗旱的方向轉變。“兩個轉變”這種思想的實質其實就是予以工程體系建設工作的同時,也使得風險和社會管理措施的強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風險管理措施的強度水平應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之所以施行水寒再喊風險管理措施,那么就是從客觀層面上承認水旱災害是存在的,逐步的認識到我們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并不可能對風險形成全面的控制,僅僅可以在對工程建設以及體制創新等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將風險控制在既定的范圍之內,并在此基礎之上使得我國風險化解和抵抗能力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最終自然也就可以將洪水和干旱問題造成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我們可以接受的范疇之內。
4、結語
總而言之,以往的一段時間當中,我國范圍之內涌現出來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大都是洪澇災害,在洪澇災害出現的基礎上會對我國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在加上受到全球氣候變暖這個因素的影響,我國范圍之內的防汛抗旱減災工作正式施行的過程中面臨著的挑戰顯得較為嚴峻。所以我國范圍之內的政府有關部門以及防災抗災部門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對我國范圍之內防洪抗旱減災實際情況形成全面且明確的了解,并站在整體的層面上針對現階段我國防汛抗旱工作面臨著的挑戰充分的重視,將我國范圍之內水旱災害實際情況作為依據,積極的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找尋有效性比較強的措施解決問題,以此為基礎使得我國范圍之內涌現出來的突發性洪澇災害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終使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證。
參考文獻:
[1]高麗陽.關于防汛抗旱減災對策的思考[J].黑龍江科學,2017(04):74-75.
[2]溫智穎.防汛抗旱減災對策思考[J].企業技術開發,2015(05):64+69.
[3]李榮蘭.關于防汛抗旱減災對策的思考[J].山西農經,2015(01):20-21.
[4]李坤輝.論我國農業旱澇防災減災法制的構建[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5]王曉雯.關于防汛抗旱減災對策的思考[J].民營科技,2014(0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