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乃萬物生長之本源,水利建設是推動三農發展以及抗旱防洪之關鍵,是推動社會前進的自然源動力。如今,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對于水生態環境的需求也越來越嚴苛。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強水利工程的管理是水利工作的重點及主要內容,是推動建設全面小康社會以及農村經濟更快發展、提高人民勞動成果以及生活水平的民生工程。基于此,文章在闡述水利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水利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存的現狀,從而為推動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提供最佳途徑。
【關鍵詞】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管理體制
1水利工程建設運行管理的重要意義
水利興則民生,則國富強。我國當前水資源總量位列全球第6位,僅為2.8萬億立方米,但中國人口已經超過13億,邁入15億大關,如此算來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不足2000立方米,只有美國人均的五分之一、全球平均的四分之一。近些年,由于國內工業經濟快速崛起,水資源的污染、浪費及消耗狀況十分嚴峻,因此,水資源供需形勢不容樂觀。
其實,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就是對水利工程的整個施工、規劃過程,以及對工程后期的相關管理和服務。在運行管理的過程中,對水利工程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測與管理,從而達到在水利工程運行過程中,提高其工作效率,進而達到滿足水資源滿足社會需求的目的,是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本質。由于運行管理與經濟效益息息相關,和運行管理對水利工程的標準有著更嚴格的要求,使運行管理在每一項水利工程中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和作用。在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合理分配下,水資源能充分發揮最大作用,在人們基本生活用水和工業需求用水得到滿足的前提下,為經濟和社會創造更大的效益,是運行管理在水利工程項目中的重要意義。
2水利工程的建設與運行管理的現狀
2.1水利工程建設缺乏建管交叉點
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很多水利工程項目會采取建設性的管理措施,對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方面進行嚴格的檢查與監督,從而保證工程的質量得到有效提高。然而在水利工程完成竣工以后,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為節省成本,就立即將原本的建設管理轉變為運用管理模式,即對水利工程的運行狀態進行建設管理,而非運行管理。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無法通過建設管理得以延續,忽略了其該注意的問題,為水利建設工程的維修增加難度,進而使維修成本加大。此外,由于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方面與后續管理方面的得不到及時的溝通交流,使雙方沒有就水利工程建設的相關資料及實際情況、各自經驗進行有效傳達,是出現建設管理變為運行管理情況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運行管理和建設管理之間沒有交叉點,無形之中加大了水利工程的安全隱患。
2.2工程規劃缺少建管的結合點
由于水利工程建設涉及到工程項目可行性的設計規劃、研究規劃、以及建筑施工規劃等,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整個工作規劃十分重要。這些規劃,對于水利工程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對水利工程在使用后的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方面有著決定性因素。但是,目前的很多水利工程建設在規劃過程中,對建設管理和運行管理兩種管理方式的有效結合產生的作用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使這兩種運營方式仍處于單獨運行中,這種運行方式使研究規劃方案缺少時效性,也使其可行性標準大大降低。在對水利工程建設的前期進行規劃時,沒有對建設管理和運營管理相結合的規劃,會帶來水利工程建設的實際運營效果與設計方案不服,和質量管理在施工過程中得不到保障等問題。
3完善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結合的有效途徑
3.1制定完善的建管規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建管結合模式的整體運行機制,建立科學的規章制度才能確保水利工程實踐階段可以實現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的有機結合,要為其相結合明確道路,指明正確方向,才能科學的靈活的應對各種情況,這對實現對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階段不穩定因素的控制尤為重要。強化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要,這需要通過規章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來進行,為整個水利工程項目的資金流通、人員配置、設備應用能夠滿足其實踐要求奠定了基礎。因此,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對水利工程的建設和運行管理是至關重要的。
3.2水利工程研究階段的建管結合
在水利工程項目中,研究階段雖然只是一個初始階段,但是實施運行與建設管理的結合模式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在水利工程研究階段需要進行各方面的項目評價工作,比如經濟方面、效益方面以及社會環境方面,而只有在運行環節這些評價數據資料才能得以實現。倘若在研究階段就對運行管理環節進行初步的分析論證,那么整個水利工程項目體系就會愈加完善。另外,在研究階段并沒有對水利工程項目完成后實現效益的具體途徑以及項目運行機制、潛在風險、應對措施等方面進行可行性研究分析。
3.3水利工程設計階段的建管結合
在設計階段,就進行運行與建設的有機結合對于水利工程設計工作意義重大。這樣一來,工程項目的設計初期就將日后運行管理過程中的用戶需求問題考慮在內,尤其是站在用戶的角度進行產品設計以及性能檢查工作,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工程設計的實用性和合理性。而且,還可以對設計缺陷問題進行解決優化,及時消除水利工程項目中潛在的安全隱患,在另一方面也為日后可能出現的技術改造節省資金。
3.4水利工程建設階段的建管結合
在水利工程建設階段,運行管理人員需要以日后用戶的身份全程參與其中,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項目缺陷,這樣不僅有利于水利工程的良好運轉,還能減少運行環節的管理費用。此外,運行管理人員還要全方位的參與定期驗收、資金控制以及竣工結算工作,以確保水利工程交接工作與日常運營的水利進行。
總之,水利工程的建管結合已成為水利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由于當前水資源的短缺、水環境污染等現象越來越嚴重,水利工程也顯得越發的重要,這也是保護水資源的一種體現。因此我們在水利工程的建設中應該改變對于運行管理的忽視,必須落實到實處重視起來,這對進一步提高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效率、質量及使用非常重要。也使得我國的水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水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參考文獻:
[1]周楊.如何在水利工程中實現建設管理與運行管理的有機結合[J].科技展望,2016,2618:178.
[2]彭鑫.水利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模式研究[J].湖南水利水電,2014,06:105-107.